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山西省 > 吕梁市 > 汾阳民俗文化

汾阳民俗文化介绍

  汾阳王酒是我国清香型白酒的代表之一,其酿造工艺是从唐代名将“汾阳郡王”郭子仪的王府家酒传承、演变而来的。郭氏后裔中从事酿造者历代均有传人,据艾子村老人回忆,民国时期虽受战乱影响,但每逢年节,仍有村首、社首组织村人酿造郭府家酒。汾阳王酒是以汾阳优质高梁为原料,将大麦、豌豆与神泉水等物质在一定温度下进行发酵,并采用缓火蒸馏而生成。在汾阳王酒的传统酿造过程中,人的直觉和经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许多关键的……[详细]
  汾酒也称“老白汾酒”,汉族传统名酒,因产于山西省汾阳县杏花村,故又称“杏花村汾酒”。汾酒工艺精湛,源远流长,素以入口绵、落口甜、饮后余香、回味悠长特色而著称,是清香型白酒的典型代表。酿造汾酒选用的原料是晋中平川的“一把抓高粱”、发酵剂是用大麦、豌豆制成的糖化发酵剂,采用的是“清蒸二次清”独特酿造工艺。在酿造过程中,酿酒师傅的悟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像制曲、发酵、蒸馏等都是经验性极强的技能。著名的微……[详细]
  汾阳土地肥沃,物产丰富,交通便利,历史上是一个商贾云集的重镇。优越的地理环境、政治经济与历史文化,催生了汾州传统宴席制作技艺,并且代代相传至今。汾州传统宴席集历代汾阳传统菜肴精华,共分“四盘八碗席”、“八盘八碗席”(二八八席)、“八盘八碗八烩碗席”(三八八席)三种,其中“八盘八碗席”使用最为普遍。汾州传统宴席选料讲究细、特、鲜、嫩,炒、炸、烩、熘、蒸、炖等烹饪技高一筹。汾州传统宴席的菜式造型美观、……[详细]
  汾孝秧歌也称“圪圈圈”秧歌,流传于山西汾阳、孝义一带,最初以民间歌舞形式撂地演出,故又称“地秧歌”,后来发展成以舞蹈为主的“武场地秧歌”和以唱曲为主的“文场地秧歌”两种形式。“文场地秧歌”吸收了各类民间故事情节,又加入人物扮演,逐渐向戏曲表演形式过渡,形成了集歌、舞、乐、技四位一体的综合性民间艺术。武场,俗称“掏场子”,是揉武术、舞蹈、音乐为一体的广场艺术;文场,即戏曲表演,一般仅有两至三人,故事……[详细]
  汾阳德义园酱园创立于明末,全称“万记德义园”,是传统老字号店铺。昔日的汾州府人称“三晋旱码头”,各地客商尤其是晋陕之间从事皮毛、粮食交易的商人常年往返于此。德义园府酱因酱香独特、经济实惠、便于携带,而成为广大民众餐饮之必备佳品。当时,“府酱”除汾州八县(汾阳、平遥、介休、孝义、离石、中阳、临县、石楼)外,还远销太原府、平阳府(临汾)、潞安府(长治)、陕北榆林府等地。德义园府酱以汾阳优质小麦为原料,……[详细]
  古汾州民间文学,系指分布在汾阳市境内,以及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初划入文水县境内的若干村落中,流传的民间文学作品,主要分为散文体的传说、故事、笑话;韵文体的汾阳文场秧歌(包括过街板)、莲花落、顺口溜、三弦书、小曲、小调、叙事诗等。汾阳市境西高东低,依次为山区、丘陵区、平川区、河灌区。由于地形特点分明,这些地域内的气候物产、民风民俗也有很大差异,如山区、丘陵区的民风较为淳朴,而河灌区由于历史上经常发生争水……[详细]
  汾阳围铙旧称虢虞围铙(古汾阳乃虢虞二国被灭之后迁徙- 之所),因表演时以大鼓为中心,持铙者环鼓排立演奏而得名,流传于汾阳市西南虢城、虞城、阳城、田屯、靳屯、文侯、董和村等地,主要集中于春节闹社火(一般到二月初二后结束)以及祈雨、祭冷雨(冰雹)、酬神等民俗活动当中。虢虞围铙表演道具很简单,主要是鼓、铙、钹、镲四种打击乐器,鼓有大鼓(代表王)、中鼓(代表师帅)、战鼓(代表士兵),大鼓用于指挥钹(代表司……[详细]
  “汾阳地秧歌”是流传在山西省汾阳市、孝义市一带的一种独特的民间艺术,分为以舞蹈为主的“武场地秧歌”和以演唱为主的“文场地秧歌”。汾阳,为山西千年古邑,乃三晋文化名乡。汾阳位于北方游牧民族与中原民族交融地带,素有“1旱码头”之称,历史悠久。人民尚武习文,文化包容兼汇,唐代五律诗鼻祖宋之问、宋代名将狄青均诞生在汾阳这块土地上。汾阳市还荣膺全国文化先进市、全国体育先进市等荣誉称号。汾阳武场地秧歌,演员角……[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