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偶戏,在山西的传播历史悠久,这种又称之为“傀儡戏”、“傀儡子”的民间戏曲,源于汉代,是由殉葬木俑演变发展而来的。清末民初,浮山地区木偶兴盛,当地有许多人以制作偶制箱而闻名,涌现了许多木偶戏艺人。1949年,浮山县成立了木偶剧团,剧团吸收蒲州梆子和眉户戏的音乐唱腔,排演了《金刚庙》、《闹堂》、《斩子》等剧目。之后,浮山木偶剧团参加了山西省第一届民间艺术观摩演出并随国家文艺代表团赴朝鲜慰问演出,博得各界人士的赞赏。70年代,木偶戏进一步发展,编演剧目达三百多出,在山西各地演出频繁,还到附近省份及四川等地外出表演。然而到了二十世纪80年代,随着市场经济、外来文化的冲击,木偶戏演出日渐式微。浮山木偶集杖头、提线表演为一体,并可同台演艺,节省人力,一人多用。木偶戏艺人一人多艺,操纵演唱配合密切,水0……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