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安徽省 > 宣城市 > 宁国民俗文化

宁国十大民俗文化

畲族婚嫁习俗
  宁国市位于安徽省的东南部,与浙江省的临安、安吉毗连。常住民族以汉为主,畲族次之。宁国畲族有蓝、雷、钟3姓,主要居住在宁国市云梯乡及周边的仙霞、杨山、狮桥等地。他们分别于光绪五年(1879)、九年(1883)、十三年(1887),从浙江省的淳安、景宁、桐庐、兰溪和福建的莆城等地迁至云梯及周边乡镇落户。经过历代的繁衍生息宁国畲族人口逐年增多,占安徽省畲族总人口的96%。一九九二年十一月八日,经安徽省人民政府批准,设立云梯畲族乡。该乡由汉、畲、苗、回、壮五个民族组成,其中畲族人口占全乡总人口的35%。是安徽省唯一的畲族乡。千百年的历史沧桑,畲族成为我国东南部的主要少数民族之一,她作为一个独立的民族实体是由众多民族部落与其他族体分化、同化,融合而成的。畲族婚姻实行一夫一妻制,且只限于蓝、雷、钟三姓内……[详细]
云梯畲族民歌
  宁国市位于安徽省东南部,安徽省唯一的畲族乡——宁国市云梯畲族乡位于宁国市东南边陲,天目山北峦,是宁国市东南门户,东北与浙江安吉接壤,南与浙江临安毗邻,据宁国市区40公里,面积51.1平方公里。境内山峦起伏,泉水潺潺,千秋关高耸入云,唐代词人罗隐有“回望千秋岭上云”之句,云梯因此得名。云梯畲族乡的畲民共有2100人,占全乡总人口的35%,占安徽省畲族总人口的96%,是安徽省继回、满后人口较多的第3个少数民族。1992年11月10日,省政府批准成立“宁国县云梯畲族乡”,成为安徽省江南片唯一的一个少数民族乡。清光绪五年(1879年),畲民由浙江、福建一带迁徙至此,在这里繁衍生息,他们同汉族人民一起为开发建设这块土地作出了较大的贡献。云梯畲族有自己的民族服装,有自己的语言,但没有自己的文字,通用汉字……[详细]
宁国龙窑制陶技艺
  宁国市株木店陶瓷厂1958年恢复重建。株木店陶瓷厂位于港口镇凉亭村,距市区10公里。株木店生产陶瓷历史悠久,《宁国县志》记载:“株木店陶土资源丰富,质地优良,是历史上传统陶器生产地。”1958年在场内挖掘出土古窑址(龙窑)30多座,清理出土清康熙十四年(1675)制大花缸一只和大量陶器碎片(1997年《宁国县志》)。宁国龙窑大器主要以粘土原料制成泥,捶坯、拤把成型,上釉,然后装入龙窑烧制而成。龙窑,在江南已有二千多年的历史(冯先铭《中国陶瓷》)。从《宁国市方塘龙窑窑址发掘报告》可知,最迟在唐代就已经掌握,宁国龙窑依山而建,长20—60米不等,以似龙斜卧小山坡而得名。龙窑采用自然通风方式,以松枝、杂柴等植物为燃料,窑内火焰多平行窑底流动。宁国烧造大器缸、坛、花钵、瓮和小型陶器盆、钵、壶、罐、坛……[详细]
红曲酒酿造技艺
  畲族最早发脉于河南偃师,唐朝中叶前南迁广东潮州,之后,分迁广东、福建、浙江等地。宁国畲族钟姓、雷姓、蓝姓分别于1879年、1887年、1893年由浙江省淳安县、景宁县、兰溪县迁移到云梯乡千秋关、云梯村独山头、白鹿村西坑等地定居,当前,宁国县云梯畲族乡是安徽省唯一的畲族乡。红曲酒起源于广东潮州畲族,至今有千余年历史。红曲酒以纯粮酿造,主要成份是糯米、红酒曲、泉水。《本草纲目》中记载,红曲有活血化淤、健脾暖胃之功效。红曲酒有通血脉、活经络、破血行药势、除风湿、厚肠胃、润皮肤、散温气、消宿食、御风寒的药理作用,是当地人的保健秘方。现代医学临床试验证实它还具有降脂、降糖、降压功效,更符合人们健康饮酒的理念。云梯畲民有百余年酿红曲酒的历史。云梯畲族红曲酒,其色泽鲜红、酒气清香、酒味甘醇、营养丰富,是一……[详细]
宁国竹画
  我国画坛新近崛起的一株奇葩。它以江南盛产的毛竹、元竹为原料,经过选、破蔑、漂白、下样、垫压、选型、小装、喷漆等多道工序精制而成。 竹画对蔑工技术要求很高,一片花瓣要削成一毫米十分之一那样薄,蝴蝶的触须要削成头发丝一样细。宁国竹画有国画的艺术风格,又有浮雕的立体感,既可水墨淡妆,又可象彩塑那样浓抹,堪与铁画媲美。( 合肥)……[详细]

全部宁国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