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清代乾隆年间以来,我县龙港大桥铺村郭氏就开始了年度宗祠当祭活动。名曰“祠堂当祭”的习俗。祭祀的主要对象是郭氏一世祖郭子仪暨列祖列宗,祭祀时间为每年农历八月十三至十五,由十六祭承担。十六祭祀氛围内八祭(四门庄3祭,北园庄2祭。荆山庄2祭,华斗、禄海、德铉三庄共承半祭,贤户轮流承担半祭),外八祭(梁头庄3祭,坑口庄2祭,塘庄1祭,得秀、得荣二公承1祭,祥户1祭)。祭祖时间定为八月十三至十五,原因为:……[详细] |
伍家祠,是阳新县王英镇国和一处伍氏的家祠。伍家祠传承的一脉之伍氏子孙念念不忘祖训,堪为人文精华。秋社则是既致祭,又唱戏,且是三天三夜。伍家祠社戏活动场景恢弘,形势壮观,影响广远。在伍氏族谱上记载东周时期,伍子胥有贾、彭二位夫人。而在楚平王听信费无忌谗言,杀掉伍员(伍子胥)的父兄后,伍子胥闻信逃难,昼伏夜行。就在伍子胥过韶关期间的逃匿过程中,既遇到过一名好心的渔丈人,为伍子胥摆渡;更有抱石沉躯的浣纱……[详细] |
阳新纯谷酒酿制工艺历史久远,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历经几百年的传承和发展,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工艺流程。阳新纯谷酒原材料主要是以稻谷酿制而成,制作工艺大致可以分六个步骤:一、浸谷。稻谷以冷水浸泡,浸泡时间以季节而定,稻谷米粒浸透95%以上。二、蒸谷。将浸泡稻谷装入甑内加盖蒸,使稻谷受热膨胀。整个蒸谷过程中大概每2小时加冷水并翻动稻谷一次,使之受热均匀蒸透,无硬心。三、摊晾。蒸熟原料用扬渣或晾渣的方法,使……[详细] |
三国时期,富池口北部江中的半壁山是重要的锁江战场,吴国大将甘宁曾统下雉、阳新两县而驻守富池口。甘宁勇武善战、爱国爱民深受富池百姓爱戴,战死后葬于富池镇。当地人民为祭拜、纪念甘宁将军,宋代就建有塑像建庙、修缮甘宁墓。富池现建有吴王庙(昭勇祠)、甘宁公园,甘宁公园内有甘宁塑像、甘宁寺、甘宁墓、甘宁泉、古戏台等。自宋以来,富池地区就开始有怀古祭贤、祈福禳灾的祭祀甘宁和祭拜甘宁墓的活动,俗称“富池三月三庙……[详细] |
我国使用蔑编用具的历史可追溯到先秦时期。阳新地处长江中游南岸,气候温湿,盛产毛竹、水竹等。唐宋时期,阳新人便大量使用竹床、竹席、竹椅、蒸笼、簸箕、竹篮等生活劳动用具。蔑编工艺源自民间蔑编技术,制作流程讲究又复杂,编织的技术要求较高,整个流程包括选材、破竹、分蔑、铡蔑、煮蔑(浸泡)、编织等多项工艺。蔑具画面以竹蔑的原色黄色为底色,或配以通过染成红色、绿色竹蔑条编织图案、文字,以表现吉祥喜庆。篾匠艺人……[详细] |
草编,民间广泛流传的一种手工艺品,是利用各种柔韧草本植物编成各种用品,如草帽、草席、提篮、果盘、草扇、草鞋、蒲团等。阳新草编主要原料为当地所产的稻草杆、麦草杆,经过简单加工编制物品。编织工艺方法极为丰富,常用的有编辫、平编、绞编、编花、锥砌法、串接、串钉、串连、缠扣、缠边、缠花、包裹、拧编、卷折、缝绣、粘贴等种种。有的将编制草料染上五颜六色的色彩,编织各种图案,有的则编好后用各种色彩线加绣装饰纹样……[详细] |
阳新年粑是阳新县的特产,具有千余年的历史,远近闻名。阳新的年粑分两种,一种是用大米制作的白粑,蒸熟后在粑中点红,代表丰收、喜庆和圣洁;一种是用高梁制作的红粑,代表日子兴旺发达,越过越红火。过春节时,当地人便蒸粑、煮粑待客,或送亲友作礼品。阳新的年粑每年制作两次,一次在春节前,一次在二月花朝后(农历二月十五)。腊月二十四开始过小年,家家户户开始做年耙。年粑的原料以粳米为主,兑进适量糯米,洗米晾干后用……[详细] |
位于阳新中部南坦湖区的栗林村有赛龙舟的传统习俗,栗林赛龙舟习俗历经200多年的传承和发展,形成了鲜明的节日民俗文化特色,其传承脉络清晰,蕴涵了丰富的传统文化价值。明末清初赵氏族人在南坦湖与赵家湖边围绕的半岛栗林嘴落业,以渔业农业为生,湖水与命运息息相关,为禳灾赐福和纪念屈原,赛龙舟这一民俗活动流传了下来。每年农历四月初八,本村身强力壮的男性在当地的湖上训练划船。五月初一驾船去栗林嘴半岛伸入到湖心的……[详细] |
以沿富河为界划分为“南乡采茶戏”和“北乡采茶戏”两个大类。北乡采茶戏被称之为“哦嗬戏”,又叫“东路高腔”等。清代后期,阳新县境内流行采茶戏,富河南北共有戏班200余个。由于受传承和流变因素的影响,县境内不同区域的科班又有所区别。哦嗬戏主要分布在韦源口、太子、大王、王英、三溪、白沙、陶港等地。其唱腔由正腔、彩腔、击乐三个部分组成,属板腔体音乐。正腔包括[四平]、[叹腔]、[还魂腔]、[四马回堂]等。……[详细] |
板凳龙,是流行于湖北省阳新县浮屠镇、白沙镇、太子镇以及周边的富有武术技巧的民间传统舞蹈表现形式,流传至今已有150余年。板凳龙表演是龙灯地花鼓的一种。因在三只脚的长条木板登上扎出栩栩如生的金龙被人们玩耍而得名。多在春节或喜庆、大型祭祀等俗事活动中表演,是当地百姓禳灾、祈福的一种形式。舞蹈时,常用三人分执三只凳脚,主要动作有“祈五福、插柳花、摆四门、倒推磨、龙擦痒、滚芦灰”等。表演动作灵活巧妙,节奏……[详细] |
阳新历史悠久,是一个农业大县,主要种植的农作物有水稻、小麦、红薯等20余种,盛产的糯米是人们经常食用的粮食之一。因其香糯粘滑,营养丰富,故而可制成各种风味小吃,如年糕、元宵、粽子、糍粑、糯米糖等。阳新糯米糖又叫麦芽糖,因原料使用糯米和麦芽而得名,是阳新有名的农家甜点。虽然现在的甜点品类繁多、丰富多彩,各种极具创意的糖食令人眼花缭乱,但唯有糯米糖是传统手工制作,且以家庭式代代传承下来的技艺。他们坚守……[详细] |
阳新县宗教文化渊源久远,唐、北宋时期寺观林林总总,蔚为大观,到南宋便产生了影响深远的颜山混元道派。位于阳新县富河南岸的颜山,是中国道教混元派的发源地,当地人们俗称颜山道。颜山道在阳新接代相传已有700多年历史,至今有47代传承人。这一广泛传播的重要道派,在当地逐渐形成了一系列常规化的古老民间习俗。颜山道有别于其他宗教信俗的宗教人士集体性活动,主要指颜山道发源地的普通信众个体和群体信仰活动,具有鲜明……[详细] |
阳新折子粉制作技艺是蕴含特定历史信息,展现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传统地方食品的制作方法。其历史价值主要体现在民俗文化和饮食文化的完美结合上。阳新折子粉享誉鄂赣边区,距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从明朝起,在阳新就有人从事折子粉的手工制作,民国时期至今也有很多人在民间传承折子粉制作技艺。据当地制作折子粉的老人讲,历史上折子粉是进贡朝廷的“贡粉”。解放前,折子粉是招待贵客、孕妇催乳的佳品,有钱人家才能吃……[详细] |
木榨压榨制油是华夏民族特有的传统民俗工艺,蕴涵五千年文明精髓,距今1300年前的唐代就有木榨油作为朝廷贡品的史料记载。阳新县属鄂东南低山丘陵区,非常适宜油茶、油菜、芝麻等农作物的栽种,是油料作物的传统产区。明清时期,阳新较大的村落都有油榨坊。阳新木榨榨油技艺经历代相传至今,至少已有400余年的历史,传统的榨油过程主要包含焙干、碾粉、蒸粉、包饼、入榨、出榨、装缸等工序。每道工序、每个工艺都靠师徒口传……[详细] |
浮屠镇玉堍村油面制作有着悠久的历史,制作技艺是浮屠镇数百年来代代相传的民间手工技艺,其质量享誉鄂赣边区。明朝期间,李氏落业浮屠镇玉堍村,就有人从事油面制作,其工艺前后有四百多年历史。浮屠玉堍油面手工制作工艺历经几百多年的传承和发展,形成一套完整的工艺流程,工艺流程为和面、割面、搓条、盘(条)面、上筷、拉面、晾晒、割面头。其主要原料有面粉、植物油(菜油、豆油、花生油)和食盐。主要制作工具是油面架、竹……[详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