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湖北省 > 黄石市 > 阳新县民俗文化

阳新县民俗文化介绍第2页

  龙港道情源于明末清初,龙燕一带连年发大水,百姓流离失所,一些茶艺人被逼,将茶戏的唱腔加以改编,配上一个渔鼓筒、扎板,随水寻岸去他乡谋生,他们初始多是单档徒歌,沿门傍户换得一点裹腹之食,渐渐走进堂会、庙会、茶馆、酒肆,当水退后,又流落回乡,结帮卖唱,这样客、里往返不掇巡演,培养了不少听众群体,也就成就了曲种的形成。一般一人独立拉场演唱,一人一台戏,常讲唱大型故事连台本,主要曲目有:《韩湘子化斋》、《……[详细]
  《山伯歌》亦称《英台记》,是阳新民间长诗的典型代表。以“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为内容,以独特的七音五句子为基本句法,五句一韵,语言通俗平实,不拘于比兴形式,而以合乎情理的递进语言阵式,显示语言魅力,引人入胜。有强烈的感情、悲情、娱情特色,文学篇章结构宏富完整,语言精湛感人,生产劳动之余可独唱亦可合唱。其分构乐章又有相对独立完整性,如《十里程》、《访友》《四季相思》、《十杯酒》都十分有名。上一代人几……[详细]
  《海棠花》又称《三百六》,是阳新县周边(原兴国州地区独创的明见叙事长诗)以五句子形式徒唱,故事梗概是一对倾心相爱的青年男女不得团圆,女死于疾病(另说为殉情)后,葬于后山竹林中,男依恋不改,多次梦中相聚,并于竹林中哭泣刻诗,男子出家后,计留有情诗三百六十首。包括有:借茶相遇、梅山生情、五更鼓、十二时辰想郎、十二月相思、十恨怀川、十哭姐、七七做祭、十叹情姐、十怨、十二月思情等篇目。诗章充满真挚和浪漫的……[详细]
  阳新有女儿出嫁哭嫁的习俗,最早的哭嫁习俗起源于不平等的原始强掠婚俗。这种哭喊之声,既是一种反抗的行为,也是一种情感的表达形式和手段。其中也有“嫁女哭嫁,越哭越发”的民间习俗在其中。【哭百花】哭嫁习俗的别称。兴国州人哭嫁,凡歌必以花起兴开言,所谓“无歌不哭花,无花不哭歌”,在嫁者的心目中,五谷开花、草木开花、月亮开花、天祥开花、石头也开花,可以说,哭嫁歌是花的世界,花的诗篇。哭百花有七个严格的习俗仪……[详细]
  原兴国州区域道教流传久远,宗教歌主要是指道歌,有少量的经歌从伙居道中流入民间,成为一种时尚小调被俗人传唱。也因道徒多介入民间的喜忧俗事活动,有时乡人并直接参与期帮腔唱和,人们对其十分熟悉,故道歌流入民间不足为怪。最有名的有:“叹百花、铁板道情、十样景”等,曲调清新委婉、飘渺欲仙是其特点。阳新地域的道教宗派大体有龙虎宗、洛河宗、颜山宗、和尚宗四个,县内影响大而历史长的数龙虎宗,主要流传在兴国镇周边乡……[详细]
  龙港单鼓是一种劳动歌舞,距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表演场地大多以荒山野岭,田头地边为主,观众是边干活,边负有合唱任务的劳动者。一个人一面鼓,鼓挂胸前。主要动作是“犁田步”。本舞曲曲调优美流畅,快能激昂有力,慢能抒 怀,在劳动中给人一种劳逸结合的愉快感觉,在表演过程中,击鼓人还可以见景生情,就地取材,借题发挥,即兴创作。单鼓调是龙港人民在长期的劳动生活中采用了山歌《十二月劝春》而形成的一种劳动歌,鼓……[详细]
  阳新县伍家祠一代分布有伍氏族人,为伍子胥后裔,当地有与伍子胥相关的古迹“将军林”,有将军庙并祭祀伍子胥、樊烩、关长云、岳飞。伍氏族人有每年秋社“祭伍社”等习俗相传,因此留有大量与伍子胥相关的传说。这些传说与阳新当地的地名传说子胥城(高陵故城)、子胥营、伍福主庙相关一致,映证着当时吴楚边关的战事故事,流传着一系列相关的民俗活动。……[详细]
  阳新县城北门外,有一口很大的池子,昔时池水清澈见底,每年六月,开满了娇艳的莲花,人们都叫它莲花池。很久以前,兴国州有一个穷秀才,名叫寒窗。他一心攻读书文,三十岁了,还无人提亲做媒。一日,寒窗手拿诗稿,在池边苦思冥想,不想吹来一阵风,把他手中的诗稿吹跑了。这诗稿飘进池边一家小姐的绣楼里。这小姐名叫朱莲花,懂得诗文的她捡起诗稿一看,见上面的几首诗都以莲花为题,不觉一惊。她伸出头往外一望,见一个秀才立在……[详细]
  在阳新洋港一带有供奉岳飞为祖师爷、练习岳家拳的习俗,并且世世代代流传下来。岳家拳为南宋民族英雄岳飞所创。后发展流传至武穴市、蕲春县乃至鄂东南广大地区。岳家拳由此广泛流传于民间,扎根群众之中。岳家拳分为架子、成拳、拧拳、器械等四部分。拳法套路有:一字拳、二连拳、三门桩、四门架、五法、六合、七星、八法、九连环、十字桩等十套拳法及气功。其在攻防进取上是多拳法而少腿法,手法灵活多变,变化莫测,出手快,路径……[详细]
  打草鞋是历代农民遗传下来的生活习俗手工技艺,与农民生活密切相关。过去农民在农作时穿用,特别是雨天上山打柴时,穿草鞋就不打滑了。农家有一担草打的草鞋卖的钱可以买一担谷的说法。草鞋制作需要干稻草、草鞋耙,首先搓草绳(用稻草搓成草绳),再用草绳编草鞋(把草绳系成结,套在七个齿的草鞋耙最外端的两个齿上,进行编作,依次向内部的齿上移动编织,最后落在中间的那个齿上,就收尾制成了)。打草鞋、卖草鞋、穿草鞋,频频……[详细]
  油面是黄石阳新县的知名美食,在鄂东南地区享有盛名,尤其在阳新一带流传甚广。在阳新县木港镇下彭村一带,是生活养家的必要手艺,逢年过节时走亲戚访友时,油面是最好的礼物;女子坐月子时这也是必备的“补品”,而且这习俗沿袭至今。红秀油面生产制作工艺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于3-4百年前的明末清初时期,不知为何人发明创造,现在尚无考证。经历了几十代的传承与演化,红秀油面相比较周边其他县镇的各种油面做法,红秀油面的很……[详细]
  阳新各地往日过大春、小春、天花时,有“送水”习俗,亦称之送天花娘娘。小春过后,请道士,并请两个人,一个担火桶,一个端茅船。担火桶的人在送娘娘的头天的晚上到各家各户收煞。过小春的人家将一片烧红的瓦片丢到桶内,为灸火桶。端茅船的人也上各家各户,每家将盐和茶叶包在一起,放入船内,然后放在祖宗堂内做几场道。次日,将茅船送到村外的水边烧掉。第一个人端船,第二个人担火桶。接下来是道士送水人们看着旗帆,拿着棍棒……[详细]
  相传清朝嘉庆年间,有位钦差大臣下江南巡察。路过韦源口镇时,被一阵奇特的香味吸引,遂下马寻找。他和侍从们沿途找了很久,也没有发现人家,后见到湖中的渔船上飘出阵阵烟雾,才发现香味正是从湖中传来。原来,捕鱼为生的渔家吃住都在渔船上,一日三餐就是用湖水将鲜鱼和大米煮成鱼饭,而引得钦差下马的香味正是这鱼饭散发出的。钦差尝了鱼饭后大赞:“春湖活水煮活鱼、味道鲜美遍九州。”临走,他还把渔民煮饭的锅也一起带了去。……[详细]
  相传古时候的妇女是没有系围胸的习俗的。这里有一个特别神奇的传说。古时候的妇女要比男人聪明得多,每一个家庭都是妇女当家,每一件事情都是女人说了算。有一天,罗颖骑着马从地边经过,见一农民正在地里锄草,就问他:“你每天锄草,千锄锄,万锄锄,一天锄了几千几百几十锄?”农民答不上来,回家将这件事跟老婆说了,他老婆将后脑一摸,有了主意,告诉丈夫:“他要是再这样问你,你就如此回敬他几句,”就在丈夫的耳边悄悄的耳……[详细]
  阳新县浮屠镇茶铺鱼面,是当地一种传统特色食品。早在明末时期(1606年)先祖柯大信由湋源口迁入(大唐铺)新来柯,劈山开荒,搭巢安居,看中了新来柯区位优势,东高有丘陵可以种粮,南低有湖泊可捕鱼摸虾。先祖定居以来,世代繁衍,素有以务农为本,打鱼摸虾,生活过得怡然自得,为了储藏和利用好各类小产品,先祖与黄氏太婆一起精心创制了“捶鱼”食品。经过代代相传,至今已有400余年制作历史。新来柯捶鱼,制作工序复杂……[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