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湖北省 > 黄石市 > 阳新县民俗文化

阳新县十大民俗文化

阳新布贴画
  起源于阳新民间工艺美术,至今已有1500余年的历史,被称为“神奇的东方特有的艺术品”。阳新布贴画是在一块底布上通过剪样、拼贴、缝制、刺绣制作而成的具有浅浮雕效果的民间实用美术品,用于装饰衣服、鞋帽、披肩等穿戴物和帐沿、飘带、布枕及童玩等。阳新布贴图案取材于民间故事、戏曲人物、民俗风情和乡间景物,如观音坐莲、凤戏牡丹、福寿八宝、金鸡鲤鱼、桃榴茶兰等。阳新布贴画具有题材传统、色彩浓烈、造型稚拙、构成浪漫、做工精致、体系丰富等特色。……[详细]
阳新采茶戏
  阳新采茶戏,至今已两三百多年的历史。早在清康熙年间(1662年-1722年),阳新就出现茶歌和民歌小调为唱腔的“花灯戏”,这是采茶戏的雏形。在“花灯戏”发展为“采茶戏”的过程中,黄梅戏和汉剧的传入,在道白、表演、板式等方面给予阳新采茶戏很多影响,至清咸丰年间(1851年-1861年),它已成为独具风格、行当齐全的地方剧种,剧目多达一百多个,还涌现出如李盛满、徐世怀、陈新岩等名演员。阳新采茶戏音乐由正腔、彩调、击乐构成,正腔包括“北腔”、“汉腔”、“叹腔”、“四平”等,可塑性大,板式变化多,表现力强。彩调节奏明快,包括民歌、灯歌、田歌以及从说唱音乐中吸收过来的道情。采茶戏的演唱形式是“时唱时和,锣鼓伴奏”,唱、做、念、打融为一体,配合默契。2008年6月7日,阳新采茶戏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详细]
阳新板凳龙
  板凳龙,是流行于湖北省阳新县浮屠镇、白沙镇、太子镇以及周边的富有武术技巧的民间传统舞蹈表现形式,流传至今已有150余年。板凳龙表演是龙灯地花鼓的一种。因在三只脚的长条木板登上扎出栩栩如生的金龙被人们玩耍而得名。多在春节或喜庆、大型祭祀等俗事活动中表演,是当地百姓禳灾、祈福的一种形式。舞蹈时,常用三人分执三只凳脚,主要动作有“祈五福、插柳花、摆四门、倒推磨、龙擦痒、滚芦灰”等。表演动作灵活巧妙,节奏性强,动作连续协调,幅度大,要求三个表演者始终保持高度一致,形式活泼欢快,深受当地群众喜爱。表演时无音乐伴奏,全用打击乐、人声衬托气氛,乐器为大锣、马锣、铙钹、小锣。整个击乐以长、短锤为主,长锤以XXX|XXX节奏,首尾配合,鼓舞斗志,短锤以XXX|XO节奏,在“送福”和“谢情”之中表现出沉懑,配合……[详细]
打草鞋
  打草鞋是历代农民遗传下来的生活习俗手工技艺,与农民生活密切相关。过去农民在农作时穿用,特别是雨天上山打柴时,穿草鞋就不打滑了。农家有一担草打的草鞋卖的钱可以买一担谷的说法。草鞋制作需要干稻草、草鞋耙,首先搓草绳(用稻草搓成草绳),再用草绳编草鞋(把草绳系成结,套在七个齿的草鞋耙最外端的两个齿上,进行编作,依次向内部的齿上移动编织,最后落在中间的那个齿上,就收尾制成了)。打草鞋、卖草鞋、穿草鞋,频频地向人们挥手告别,将销声匿迹、寿终正寝了。然而,打草鞋、穿草鞋这种勤劳节俭、艰苦奋斗的传统美德,正是源远流长的“鞋文化”之精华,它曾为广大农民创造财富和工农子弟兵打天下,立下汗马之功。史学者会将其功劳记入人类光荣史册里,让其光照千秋,激励新时代新行业繁荣昌盛。……[详细]
阳新苏区红色故事
  “阳新苏区红色故事”主要流传于阳新地区,以龙港镇为中心向外辐射,在阳新的三溪镇、木港镇、王英镇等地也广泛流传。“阳新苏区红色故事”史料记载最早见于《阳新县志》,主要由民间口头流传,经过近百年的丰富和发展,已经成为湘鄂赣鄂东南阳新苏区的先进文化标志。“阳新苏区红色故事”由三类特色故事群组成,一是中国革命史影响巨大的伟大人物故事,他们分别是彭德怀、王平、胡乾秀、黄骅四位为代表的第一故事方阵。二是以阳新苏区当地极具影响力的人物故事,如曹大骏、柯松涛、罗伟等。三是阳新巨大革命事件,如:玉岭山战斗、五湖镇暴-动 和湖市区全区数十个村庄的扩红运动记述等。该项目于2022年被阳新县人民政府批准列入阳新县第六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详细]
妇女系胸围的来历
  相传古时候的妇女是没有系围胸的习俗的。这里有一个特别神奇的传说。古时候的妇女要比男人聪明得多,每一个家庭都是妇女当家,每一件事情都是女人说了算。有一天,罗颖骑着马从地边经过,见一农民正在地里锄草,就问他:“你每天锄草,千锄锄,万锄锄,一天锄了几千几百几十锄?”农民答不上来,回家将这件事跟老婆说了,他老婆将后脑一摸,有了主意,告诉丈夫:“他要是再这样问你,你就如此回敬他几句,”就在丈夫的耳边悄悄的耳语几句。第二天,罗颖又来了,问这位农民想起来了没有,农民说“你骑马走路,千蹄蹄,万蹄蹄,一天蹄了几千几百几十蹄”,问得罗颖也无法回答,罗颖问农民:“我昨天问你,你无言对答,今天答得这么快,一定是有人告诉你的。”农民照直说了是老婆教的。就对这位农民说:“我明天要到你家里做客,你叫你老婆这样准备,六样的……[详细]
茶铺鱼面
  阳新县浮屠镇茶铺鱼面,是当地一种传统特色食品。早在明末时期(1606年)先祖柯大信由湋源口迁入(大唐铺)新来柯,劈山开荒,搭巢安居,看中了新来柯区位优势,东高有丘陵可以种粮,南低有湖泊可捕鱼摸虾。先祖定居以来,世代繁衍,素有以务农为本,打鱼摸虾,生活过得怡然自得,为了储藏和利用好各类小产品,先祖与黄氏太婆一起精心创制了“捶鱼”食品。经过代代相传,至今已有400余年制作历史。新来柯捶鱼,制作工序复杂,耐人寻味,经久不衰而闻名于世。捶鱼制作技艺流传从清末在传承人不断探索和创新过程中,改“捶”为“擀”,现称茶铺鱼面。茶铺鱼面,具有传统手工制作技艺。主料为纯净鱼肉,辅料为苕粉,佐料为姜、葱、食盐等,先将鱼清洗打麟、除内脏、去皮别刺、剁浆;再将红苕先进行洗刷削皮、磨制、过滤成粉;把鱼肉伴苕粉,加入适当……[详细]
阳新纯谷酒酿制技艺
  阳新纯谷酒酿制工艺历史久远,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历经几百年的传承和发展,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工艺流程。阳新纯谷酒原材料主要是以稻谷酿制而成,制作工艺大致可以分六个步骤:一、浸谷。稻谷以冷水浸泡,浸泡时间以季节而定,稻谷米粒浸透95%以上。二、蒸谷。将浸泡稻谷装入甑内加盖蒸,使稻谷受热膨胀。整个蒸谷过程中大概每2小时加冷水并翻动稻谷一次,使之受热均匀蒸透,无硬心。三、摊晾。蒸熟原料用扬渣或晾渣的方法,使料迅速冷却,使之达到微生物适宜生长的温度冷却至38°C左右。四、培菌。将适量酒曲碾成粉状后均匀的撒在蒸熟冷却后的稻谷上,十多分钟后翻动均匀归拢,归拢后用麻布盖上闷24小时左右入缸。五、入缸发酵。入缸的醅料既不能压紧也不能过松,装好后加盖用黄泥、草木灰密封发酵。发酵时间的长短,根据温度来确定,一般为一……[详细]
蔑编工艺
  我国使用蔑编用具的历史可追溯到先秦时期。阳新地处长江中游南岸,气候温湿,盛产毛竹、水竹等。唐宋时期,阳新人便大量使用竹床、竹席、竹椅、蒸笼、簸箕、竹篮等生活劳动用具。蔑编工艺源自民间蔑编技术,制作流程讲究又复杂,编织的技术要求较高,整个流程包括选材、破竹、分蔑、铡蔑、煮蔑(浸泡)、编织等多项工艺。蔑具画面以竹蔑的原色黄色为底色,或配以通过染成红色、绿色竹蔑条编织图案、文字,以表现吉祥喜庆。篾匠艺人都必须掌握砍、锯、切、剖、拉、撬、编、织、磨等篾匠的基本功,在编织中,以经纬编织法为主,并交叉利用疏、编、穿、锁、扎、套等多种编织技法,从而编织出质朴美观,各式各样的花纹图案来。蔑编工艺作品以生产生活用具为载体,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和经济价值,同时又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和收藏价值,一直以来,受到人民群众……[详细]
阳新年粑
  阳新年粑是阳新县的特产,具有千余年的历史,远近闻名。阳新的年粑分两种,一种是用大米制作的白粑,蒸熟后在粑中点红,代表丰收、喜庆和圣洁;一种是用高梁制作的红粑,代表日子兴旺发达,越过越红火。过春节时,当地人便蒸粑、煮粑待客,或送亲友作礼品。阳新的年粑每年制作两次,一次在春节前,一次在二月花朝后(农历二月十五)。腊月二十四开始过小年,家家户户开始做年耙。年粑的原料以粳米为主,兑进适量糯米,洗米晾干后用碓舂舂米或石磨磨米成粉,用竹筛筛粉,米粉加水揉和成米团,在刻有各种精美图案的粑印上模制成印子粑,最后摆放蒸笼蒸熟。年粑冷却晾干以后,放在水里浸着,可以放较长时间不变质。蒸熟后的年粑晶莹白皙,入口黏而不腻、香而柔软,可煎烤、蒸煮、煨汤食用。如今,这一古老的制作工艺正在形成一种产业,年粑不再是特定时节的……[详细]

全部阳新县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