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港市十大民俗文化

塘桥陆氏中医儿科
  儿科疗法(塘桥陆氏中医儿科、谦字门儿科中医术、兴化史氏中医幼科疗法)扩展张家港市,扬州市,兴化市塘桥陆氏中医儿科,位于张家港市域东部的塘桥镇鹿苑集镇,由陆曙卿始创于清光绪年间。陆曙卿,因家境贫穷,中途辍学,21岁时,师从该市凤凰镇名医徐润斋。陆曙卿潜心钻研业务,对儿科、喉科专业有很深的造诣,且医德高尚,名扬百里,深得百姓敬重。陆氏中医儿科为家族传承,至今已有4代,120年历史。2000年,陆星罡之子陆义进成立了陆氏中医儿科诊所,2004年3月,陆氏药店开张营业。陆氏中医儿科以独特的诊疗方法,自配中药,自制散剂,药到病除。方圆百里,享有盛誉。陆氏自制的散剂有:口疮散、咽喉散、咳喘一贴灵、腹泻一贴灵等。此外,还根据患儿不同的病情,自制中药丸、膏、丹等,成为陆氏中医儿科的一大特征。陆氏中医儿科的施……[详细]
传统棉纺织技艺 (雷沟大布制作技艺)
  传统棉纺织技艺(雷沟大布制作技艺、丰县棉纺织技艺)扩展雷沟,地处苏州张家港市金港镇后塍、南沙一带。宋元年间,雷沟民间广植棉花,百姓都纺纱、织布,“家家机声,户户纺纱”。民间自纺自织为土布,这种布,最早为杜经杜纬,故称雷沟杜布,因为方言“杜”与“大”同音,故又称“雷沟大布”。到了明清期间,雷沟大布为江南一绝,饮誉海内外。北京的“瑞蚨祥”布庄,南京的“恒源大”布庄,扬州的“老协升”布庄等均销售雷沟大布,并由南北布庄将其运销到东南亚一带。雷沟地区周围的各集镇都设有布庄,据不完全统计有布庄40-50家,雷沟大布盛极一时。每天可收购雷沟大布一万五千匹到二万匹,还有染坊、染料店林立。清代诗人陶孚尹有诗赞:“嘉湖平原共争艳,邑产土布数雷沟。”清末民初,除了民间家家户户纺纱织布外,私人布厂开始兴起。在民国二……[详细]
酿造酒酿造技艺 (后塍黄酒)
  酿造酒酿造技艺(后塍黄酒酿造技艺)扩展​​​​​​​黄酒主要以半干型,半甜型为主。半干型黄酒以浙江古越龙山为代表,半甜型黄酒则以张家港后塍黄酒“沙洲优黄”为代表。后塍,位于张家港市金港镇。早在明代,后塍地区农家酿酒已很普遍。清光绪十二年(1886年),江阴人汤锦涛在后塍购地筑屋,引入严墓黄酒,开办汤恒元酿酒糟坊。汤恒元酿造出来的酒橙黄清冽、味美醇厚,于是后塍黄酒名声鹊起。1939年汤恒元账房陈耀枢离开汤家,自己开设糟坊。此后,后塍相继开出了鼎源隆、永源丰、永义丰、允聚等糟坊。解放后,后塍酿酒作坊合并在60年代了“国营后塍酒厂”。20世纪70年代中期后,后塍酿酒优化和完善了半甜型黄酒生产工艺,形成了新的黄酒品种……[详细]
后塍竹编
  竹编(后塍竹编)扩展​​​​​​​张家港后塍,地处长江岸边,自南宋起,江沙日涨,引来大批移民开发围垦沙田,在圩岸上种竹住人。至明万历年间,大片江滩积涨成陆。于是靖江、镇江、常熟等地的贫苦农民及民间工匠大量涌入并建村落。清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后塍建镇,农村初步形成一批竹艺工匠,并逐步发展为专业编制,将制成品上集市出售。至清未民国初,后塍竹编工艺逐步向精细化、工艺化发展,并涌现了一批各具特色的专业能工巧匠,统称竹篾匠。精细的专业分工促进了竹制品的实用性,观赏性,工艺性的提高,很多竹制品成了民间珍藏及收集的珍品。1950年初,后塍镇域五个大小集镇中有竹器店10余家,民间专业竹匠20家。1956年后建立了手工业……[详细]
张家港金村庙会
  张家港市塘桥镇金村村水土清淑,民风纯朴,民生和美,庙会隆盛。金村庙会又名永昌庙会,历史悠久,它始于宋代,明清时期,由于金氏家业兴旺,名声威震四乡,金村庙会也越办越好。其时举办庙会主要靠地方上的乡绅和各自然村的社头联手出资举办,金村地方有臂锣社、开面社、高脚社、香社、红衣社、蓝衣社等。早期的金村庙会没有“出会”的形式,只是在金村集镇前街、后街上舞龙灯、调花篮、摇荡湖船、打莲湘、坐太保轿等民间习俗文化节目表演,场面壮观,非常热闹。明朝嘉靖三十七年(1559年)以后,为纪念本地抗倭民族英雄金七,设立“出会”形式,目的是为了弘扬金七在抗倭中牺牲的英雄事迹,渗透爱国主义思想教育。“出会”在金村周边的乡村大道和前街、后街等地进行,通常从庙场出发——小桥头——新造桥(高家村)——羊福路——十号桥——潘圻桥……[详细]
  沙上宝卷,苏州市二批宣卷扩展项目,苏州市第六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民间文学类项目。沙上宣卷流布于张家港市北部沿江地区,包括锦丰镇的三兴、锦丰、合兴,乐余镇的兆丰、乐余、东沙,金港镇的中兴、德积、晨阳、和大新镇以及南丰镇和常阴沙农场等地,几乎覆盖市域的五分之三。沙上宝卷流行于明清与民国时期。沙上宝卷的基本内容可分为三类:一是专门叙述佛道界著名人物故事的卷本。如《玉皇宝卷》、《灶皇宝卷》、《观音十二园觉全传》等。二是以民间传说、人物故事为载体,宣讲佛道经义劝人为善的卷本。如《陈子春恩怨宝卷》、《李翠莲宝卷》、《珍珠塔宝卷》等。三是佛道经义仪式本。如《请道佛登科宝卷》、《荷花结缘宝卷》、《花名宝卷》等。在所收集到的沙上宝卷中,有部分属于沙上地区独有的珍品。如《后娘宝卷》、《张义宝卷》、……[详细]
  施耐庵的传说,苏州市第六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民间文学类项目。在张家港河阳山地区,民间自元末就流传着关于施耐庵的传说,至今已有六百多年,河阳山地区的百姓代代相传,流传至今。自上世纪70年代始,张家港民间文艺工作者在河阳山地区共搜集到关于施耐庵传说故事40余只。主要有以下三类:第一类,关于施耐庵在张家港河阳山地区不畏- 、为民出谋划策、扶危济困、与同僚交往应酬以及过人的才智的传说。如:《施耐庵巧计镇贼党》、《比力治痞》、《撞官船有赏》、《赋诗惩恶少》、《秉公断案》等,反应他不畏- 的传说;《施家桥的来历》、《一张笔据》、《赠画济贫》、《帮佃户出谋》是讲他为百姓出谋划策、扶危济困的传说;《三试主人》、《苦谏》、《平坟》、《再建招魂冢》是讲他对待亲人、同僚和与朋辈交往应酬的传说;《种童……[详细]
  摸壁鬼,苏州市第五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传统舞蹈项目。​​​​​​​摸壁鬼是庙会仪仗中一种具有摊舞色彩的民间舞蹈。由于它有吆喝开道的功能,民间又称之为“喝道”。主要流行在张家港市北片沿长江地区乐余等沙上地带。乐余镇四季分明,气温适宜,雨量充沛,植被丰富,景色优美。域内地势平坦,河多、水多、桥多、船多,将江南水乡的特色演绎得淋漓尽致。据说,当年有个叫顾七斤的在南通来沙上垦荒途中翻船落水,随波沉浮竟数日不死。获救后自感有神灵相助,为谢神恩,便在沙上毛竹镇捐资修了神王庙,每逢农历十月初一至初五举办庙会,抬神出巡,求神保佑。“摸壁鬼”便是他从苏北地区带过来用于仪仗的。毛竹镇1949年前坍入长江,神庙也已不……[详细]
  沙洲哨口板式类风筝制作技艺,苏州市第三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传统技艺类项目。风筝,古时称为「鹞」,北方谓「鸢」,是一种传统的民间工艺品。中国最早出现的风筝是用木材作的,至东汉时蔡伦发明造纸术后,坊间才开始以纸做风筝,称为「纸鸢」。沙洲哨口板式风筝是能在空中发出悦耳音响的风筝,在全国占独特的地位。张家港市,原名沙洲县。位于长江岸线的张家港乐余镇,是由顺水而下的泥沙与东海潮汐反推作用而淤积成的沙洲。清光绪年间,各地移民开始在这里围垦安居。他们在辛苦耕作之余,将放鹞子、听鹞声成为耕余生活的补充。近几十年来,随着人们生活的日益富裕,人们在风筝的制作上越来越讲究时政性、艺术性和趣味性。1999年,岑国龙制作了用1999只哨子拼成“喜迎澳门回归”字样的特大型风筝。2004年,乐余镇风筝代表队……[详细]
  锡剧在张家港境内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1962年成立张家港市锡剧团,逐步发展最后并入张家港市艺术中心。张家港锡剧先后创编有《要塞新雷》、《双桥联姻》、《星河情》等十数个剧目,同时移植改编演出了《天雨花》《梁山伯与祝英台》《珍珠塔》等一大批优秀传统剧目。锡剧虽然发源于无锡,但在其形成过程中,曾经大量吸收了苏州滩簧的曲调。就其声腔而言,它和苏州地方戏苏剧可以称为“姐妹剧”。因此,流行于苏州地区称为“苏锡文戏”。苏锡文戏甚至可以用苏州方言念唱。当代锡剧唱腔中仍旧保留了许多苏州滩簧的曲调、曲牌,如弦索调、太平调、迷魂调、陈调和柴调等。锡剧长期受到苏州人文的哺育,与苏州有着亲密的人文关系,具有相当的历史文化价值和艺术欣赏价值,对研究苏南戏剧发展史也有科学价值。……[详细]

全部张家港市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