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福建省 > 泉州市 > 安溪县民俗文化

安溪县十大民俗文化

民间信俗(清水祖师信俗)
  清水祖师信俗发祥于安溪清水岩,至今已流传900余年,流布于福建泉州、漳州、厦门、龙岩、南平等地,并辐射到广东潮汕地区、浙江平阳地区,以及台湾、香港、澳门、日本、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菲律宾、泰国、缅甸等地区和国家,形成了一个信众人口逾1亿的“清水祖师信俗”文化圈。据民国十五年(1926)版《清水岩志》记载,清水祖师原名陈荣祖,自幼落发为僧,法号普足,又称麻章上人,为北宋名僧。据宋政和三年陈浩然撰《清水祖师本传》称:“麻章上人,道行精严,能感动天地”;他广造桥亭、多植竹木、祷佛弭灾,足迹远及汀、漳,享誉闽南。正是“祖师生前,德高道深,多行善事”,故其逝后,“百姓感恩,崇奉为佛,香火旺盛”。每逢病疫,乡人必恭抬佛像,求师法除;每遇干旱,乡邻以至府县1,也必迎请佛像,祈雨驱灾。清水祖师被百……[详细]
铁观音制作技艺
  铁观音,中国十大名茶之一,原产于福建泉州市安溪县西坪镇,属于乌龙茶类。福建安溪产茶历史悠久,始于唐末,兴于明清,盛于当代。清代雍正、乾隆年间,因茶质特异,乌润结实,沉重似铁,香韵形美,犹如观音,而得名铁观音。安溪铁观音传统制作技艺是我国所有茶类中最高超、精湛、独特的制茶技艺。安溪茶农吸取了红茶“全发酵”和绿茶“不发酵”的制茶原理,结合安溪的实际,创造出一套“半发酵”独特的铁观音制茶工艺,并根据季节、气候、鲜叶等不同情况灵活“看青做青”和“看天做青”技术,被茶叶界公认为“最高超的制茶工艺”,形成了我国六大茶类之一—乌龙茶。安溪铁观音制作技艺包括采摘、初制、精制三个部分。采摘工艺有采摘期、采摘标准和采摘技术。初制工艺起初工序比较简单,纯粹用“脚揉手捻”人工操作,后来制作工序、机具逐渐完善,至民国……[详细]
竹编(安溪竹藤编)
  安溪县竹藤编工艺历史悠久,早在唐末就已经相当盛行。宋元时期,安溪竹藤编开始向农村普及,而且工艺技术越来越精细美观,农具、茶具、生活用具中属于竹藤编的相当普遍,有篾箍、筛、笼、篱、笠、蓆、簾、桌椅、盘、筐、箱、斗箕、蒸笼、灯等14类四十多种品种。安溪竹藤编主要原料有毛竹、部分木料(如编织各色瓶的模具)和海南藤、龙须藤、猫儿藤、本地山藤,以及各色染色料、醇酸清油等。编织是竹藤编工艺品成型的主要工艺流程,其是在两向互相垂直的编织材料间相互作挑和压的交织中完成的,纵向的线条称之为“经”,横向的线条称之为“纬”,由此延伸变化多端的编织花样来。编织在形式上有立体编织和平面编织两大类,在方法上有密编和疏编两种;密编的编线之间相扣较紧,不留空隙,而疏编则疏朗有致,并形成有规则的几何图纹。不同的编织方法产生出……[详细]
安溪成珍桔红糕制作技艺
  清以前,安溪官桥一带居民逢节日喜庆便制作一种以糯米为主要原料的糕点。成珍桔红糕的传统制作技艺,系家族式传承,清初至民国,均在安溪官桥赤岭大路街发展。清雍正年间(1723-1735年),因钦差陈万策奉旨到安溪赈灾而有机会让雍正帝品尝并赐名桔红糕。清光绪年间(1875-1908年)林光武嗣孙林维扁对其加以精心改进,形成一套独特的手工制作技艺,其流程包括研磨、配制、切块三个部分。制作成珍桔红糕首先要挑选优质糯米,放入25-50摄氏度温水(水温视季节气候而定)里浸泡5-10小时,洗净,每次取约30克糯米,伴水放进石磨眼,慢速推动石磨研磨成糯米浆,之后把糯米浆放进布袋里,滤出多余的水,使其变成干湿适度的糯米浆团。接下来把糯米浆团加入一定比例的花生油,翻拌均匀,放进蒸笼里蒸熟,倒入瓷壶(一种特制的大瓷盆……[详细]
安溪蓝印花布
  安溪的蓝印花布始于宋代,盛于明清。安溪妇女善于织布,其产品质地优良,品种繁多。随着种棉、织布的兴起,乡镇中染布的作坊也应运而生,当时安溪农村,大都设有染布房染制蓝印花布,产品远销台湾和南洋群岛。安溪古时的蓝印花布不仅局限于棉布,县志记载的还有:葛布(以葛藤编织,主要产于大坪乡)、蕉布(用芭蕉干所织)、艼布(用艼麻编织)、罗布(芋麻缕杂纬)、麻布(用青麻或黄麻所织)等,明清时期至民国,在安溪的蓝田乡、长坑乡、感德镇、桃舟乡、尚卿乡、湖头镇以及凤城、城厢等地,均有蓝印花布作坊,尤以号称“小泉州”的湖头镇为盛。安溪蓝田乡,因盛产用作染料的蓝靛草而得名,而安溪西支流,又称蓝溪,古时因水中漂洗蓝印花布水色如蓝而得名。2007年3月,安溪蓝印花布经泉州市人民政府批准列入泉州市第一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详细]

全部安溪县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