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四川省 > 达州市民俗文化

达州市十大民俗文化

安仁板凳龙
  达州市达川区安仁板凳龙,产生于达县安仁乡、流传于周边达川区麻柳、檀木、花红、东兴、大滩等20余个乡镇。它是一种以板凳为道具的民间舞蹈,2007年列入四川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安仁板凳龙是“湖广填四川”时湖南籍移民引入的,由乡民世代相承,至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相传,很久以前,安仁遭受极为罕见的旱灾,为发泄对龙王爷渎职的愤怒,人们把稻草用篾条绑在长条板凳上,令一壮汉背负着匍匐爬行,旁边的人则拿起锄头、扁担等劳动工具进行围追、堵、打,并用碗、盆、瓢等器皿舀水不断地向它泼水,雨很快就下下来了。原来,板凳龙就是东海龙王爷丢在凡间的私生子,它心痛儿子挨打,逼迫施雨。按照规定,下雨是要经过玉皇大帝审批、雷公下令,打几声雷就下多少雨。然而,东海龙王为了保护自己的私生子,私自下雨,触犯天条,激怒了……[详细]
达州“元九”登高节
  达州“元九”登高,是绵延上千年传承下来的一项盛大的登高民俗活动。每年正月初九,达州全城数十万人清晨倾巢出动,登高踏青,野炊山间,极目远眺,日暮尽兴而归。攀高望远,既是纪念先贤元稹,又是借此祭天祈福,期待一扫往岁的不快,迎来新年万事畅达。2009年列入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有关达州人“元九”登高习俗的由来一直存在着两种说法:一种是为纪念玉皇大帝。古时达城翠屏山上有玉皇大帝庙,正月初九是玉皇大帝生日,每逢该日,达州人便上山烧香,为玉皇过生。另一种是为纪念元稹。相传公元815年,元稹(唐代诗人,世称元九)贬谪通州(今达州)任司马,初到任时,“人稀地僻、蛇虫当道”,元稹励精图治,清正廉洁,政绩斐然,为当地百姓干了不少好事。公元818年正月初九,元稹离别达州。相传,当天全城父老倾城出送,元稹沿……[详细]
巴渠童谣
  张打铁,李打铁,打把剪子送姐姐,姐姐留我歇,我不歇,我在桥脚歇。螃蟹把我耳朵夹个缺,杀个猪儿补不起,杀个牛儿补半截……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中国民俗摄影协会联合主办的第五届国际民俗摄影“人类贡献奖”年赛颁奖典礼上,一群身着大巴山传统服饰的孩子们翩翩起舞,以稚嫩的童声演绎了一首首脍炙人口的巴渠童谣,赢得了参会外宾们的热烈掌声——经通川区收集整理申报,2007年3月,“巴渠童谣”被认定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自古传唱影响深远《太平寰宇记》载:巴渠居民“其民俗聚会则击鼓、踏木牙、唱竹枝为乐”——漫漫历史长河中,大巴山南麓的达州民间世世代代流传着土俗的儿童口头歌谣,从摇篮曲到训练口齿的绕口令,充分表现了巴渠儿童在不同历史时期接受教育、享受童趣、成长进步等方面的内容。巴山渠水山高水长,生活自古极为艰辛。闭……[详细]
  谭氏子孙龙既是一种民间舞蹈,也是一项民间体育活动。流行于达州市达川区东南方的安仁乡,2009年7月被列入四川非物质文化遗产第一批扩展项目保护名录。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湖广填四川”时,湖南籍移民从湖南省安化县来川,定居达州安仁乡。初来时,为了家族在异域他乡能够繁衍昌盛、人丁兴旺、和谐平安,入川始祖根据湖南湘中地区的龙舞锥形,再融入川东地区特色,创制了子孙龙,300年来,当地谭氏移民的后裔们,一直秉持祖宗的遗训,坚持年年舞子孙龙,未间断过。子孙龙是用竹篾轧制,外糊彩纸。龙头造型独特,温顺祥和,龙舌不是人们常见的可以摇动的长条形状,而是呈圆球形,被称为“宝”,也叫“龙珠”。龙身长度固定为九节,从龙头到龙尾,每一节内都必须点龙灯,共十灯,龙头内两灯,俗称“九节十灯”。火捻(灯芯)的制作特别讲……[详细]
  火龙,是指产生在川东北部达川区石桥古镇一带的民间纸扎工艺;烧火龙,就是正月间晚上用烟花烧“龙”和耍龙的人。2009年列入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石桥烧火龙活动作为一种民间民俗文化在石桥古镇代代传承,并先后流传于通川区、渠县、营山、平昌等地。石桥是达州的一个小镇,始建汉代,明末战毁。清顺治年间“湖广填川”移民重建。石桥“耍火龙”的习俗始于清顺治“湖广填川”时期,相传,“湖广填四川”的各地移民,每逢春节,都要表演各地传统的民间节目:抬亭子、抬娃娃班、耍车车灯、耍狮舞等,由此出现了大量的民间纸扎艺人。顺治末年,由于天旱,人们便利用纸扎艺术,制作火龙,乞求风调雨顺,消灾祛邪,定为元宵前的正月十一至十五的夜间玩耍,深受群众的喜爱。人们为了求得平安,祈求风调雨顺,防止火灾,减少瘟疫,渐渐形成了“耍……[详细]
  余门拳流传于川东北地区,尤以宣汉县的南坝镇闻名。它以强硬的姿态,和“得饶人处且饶人”、“化干戈为玉帛”、“退一步海阔天空”等柔软的处世哲学一起,共同组成了广为乡邻认可和接纳的生存智慧,承担着维系家族荣誉,维持乡村生态平衡的使命。土家余门拳于2008年正式成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据《宣汉县志》和《四川武术大全》记载,东汉末年,大医学家华佗创编了“五禽戏”后被曹操杀害,其门下两名弟子吴普、樊问逃离中原避祸,远走云南研习医学,沿河而下至宣汉东乡,露宿一余姓农家,见余家老父身染重疾,卧床不起,将师传“五禽戏”中适宜治病- 悉心传授并授以药方。当吴、樊二人于七、八月后返回时,卧病者早已体健神爽,余姓主人万分感激,请教“五禽戏”全部- 和更多特效验方。从此,宣汉余家练“五禽戏”,世代相传,传男不传女……[详细]
7、拗棒
  拗棒是起源于清乾隆年间并流传于四川省达州市开江县境内的一种特殊的民间游艺。2007年列入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开江拗棒的雏形是人们在劳动歇憩时,用抬石头的两根杠棒“十”字相架,让一人坐于棒上,被伙伴们拗上拗下的一种喜乐逗趣的游戏。清末,由于清政府腐败无能,对外屈膝强权,对内肆意压榨,广大劳动群众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出于对统治阶级的义愤,人们将“十”字相架的杠棒换成专门制作的由八人肩抬的大拗棒,让穿上古代官服、化妆成“拗老爷”(贪官、昏官)的表演者,坐于拗棒一端,再由二至三人将杠棒另一端时而按下,时而放高,使坐于另一端的“拗老爷”时而升空,时而落下,并让“拗老爷”表演一些滑稽动作。杠架两旁,由装扮成“差人”的演员举着写有“回避”、“肃静”的牌子。杠架前面,由两名“差人”分别鸣锣和“道板”……[详细]
  渠县竹编工艺以渠江镇为中心,流布于渠县境内。渠县地处四川东北部,这里气候温和,雨量充沛,物产丰富,尤其盛产慈竹,为竹编工艺提供了优质的原材料。渠县竹编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两千三百多年前,生活在这一带的古代人即已开始用竹材编制劳动工具和生活用具。到唐代,渠县竹编业已十分发达,日常的生产、生活中,人们住竹房、坐竹椅、背竹筐、戴竹笠、持竹扇,处处都会用到竹编制品。入清以后,渠县的竹丝宫扇、细篾凉席等名噪一时,被朝廷列为贡品。渠县刘氏竹编工艺技艺复杂,工序繁多,从砍伐竹子到制作出成品要经过三十多道工序,每道工序都精细严密,是现代技术和机械所无法替代的。以这种技艺编织一件工艺品少则数天,多则需数月甚至数年。渠县刘氏竹编的工艺产品可分数十个大类,有近千个花色品种。其中的竹编字画、提花瓷胎竹编、双面竹丝编、竹……[详细]
  三汇彩亭会是流传于四川省渠县三汇镇的一种传统民间文化活动,它以亭子造型和表演为主要特点,每年农历三月十六日至十八日在街道或广场进行表演。三汇镇地处四川东部华蓥山北段西侧,跨州河、巴河、渠江,交通发达,物产丰富,商贾云集,经济活跃,彩亭会就在这种特殊的地理环境中产生发展起来。清代初年,彩亭会开始在三汇形成,清代中后期至民国年间逐步趋于兴盛。新中国成立后,三汇彩亭会成为当地民间文化活动的主要形式,在群众文化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彩亭是彩亭会中最突出的表演形式,表演时,约四平方米的平台上竖立一根底柱细长而分节、首尾相衔的杆子,杆上支架(铁环)横伸斜展,“饰幼孩为戏妆,缚于舆杆上,用机环转动舁游”,将戏文或生活中的人物、故事扮演出来,叠成三到五层,高八至十米,“四人舁之以行,游曳大街,游乐码头”。……[详细]
  中国民歌体裁劳动号子的一种。亦称“岩工号子”、“送石号子”。流传于南方的开山采石工地,其中以四川、湖南、浙江、福建等省为最普遍石工号子的歌词有两种一种是无特定内容的劳动呼号;一种是触景生情的即兴编唱和传统叙事歌词,如《孟姜女》、《唐僧取经》之类。后者歌词多为7字上下句或4句为一段。歌唱时每句第4字和第7字之后常加入节奏性很强的呼号声音乐特征①多为套歌结构形式根据劳动程序,一般都包含有:到采石场时唱的“开场号子”;用大锤钻打巨石时唱的“大锤号子”;巨石开缝后用钢条、木棒撬动石料时唱的“撬石号子”;用绳索将石料拉走时唱的“拉石号子”;集体将石料抬走时唱的“抬石号子”等②成套石工号子中的各单个曲目,彼此间风格各异,如大锤号子多由劳动者在挥锤前唱出自由辽亮的山歌性腔调,然后在举锤和落锤时唱出极有力的……[详细]

全部达州市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