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福建省 > 南平市民俗文化

南平市民俗文化介绍

  南词戏,自清代乾隆、嘉庆年间从苏州传入,至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原为滩簧小调,唱、白均用苏州“土官话”,以唱为主,间以说白。曲调有“大调”与“小调”两类,清中叶至民国期间,南词在南平得到了发展,成立的第一个班社叫“静逸轩”,参加者多是知识界人士与商人。2005年,“南平南词戏”经福建省人民政府批准列入福建省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南词在未搬上舞台之前一向属坐唱形式,演唱7至10多人不等,每……[详细]
  三角戏,亦称三脚戏。并有茶灯戏、采茶戏、花鼓灯、三人土戏等别称。主要流布于闽北的南平市辖管区内,以及三明市辖管的泰宁县等地。而以光泽县较为集中,清代至今从未间断过。而今民间仍有三角戏艺人,以及采茶灯、马子灯艺人在活动。从三角戏的剧目、唱腔、艺人师承关系等方面比较,三角戏与赣南采茶戏、上饶采茶戏和抚州采茶戏有密切的亲缘关系。光泽三角戏既演采茶灯、马子灯,又演赣南采茶戏的早期剧目。“姑嫂观灯”、“挖笋……[详细]
  在光泽县寨里镇,还保存着一种古老的木雕活字印刷作坊。他们仍然沿用着千百年来先民们发明的印刷技术,早在北宋仁宗时期(1041-1048),传说中的毕升就发明了活字印刷术。这在同时期人沈括所著的《梦溪笔谈》中,就有详细的资料介绍。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梦溪笔谈》中所介绍的活字模是用泥雕烧陶而成的,而在光泽县寨里镇,民间艺人邱盛衍,至今仍保留了自雕的木活字模印刷书籍的技艺。而且还具有实用价值。从古至……[详细]
  越王台太平鼓相传是汉闽越王诸在抵御敌军凯旋时,为庆贺抗敌胜利,保一方太平而编排的击鼓敲锣活动,后发展到每年正月迎佛时进行,用以祝颂风调雨顺,一年平安。由于这项活动规模大、操练难,很长一段时期已经中断。直到1995年,在挖掘王台文化遗产时,根据王台村民提议,由镇文化站组织人员收集散落在民间的鼓谱教具,进行整理加工,并聘请民间艺人传授鼓技,重新组建了太平鼓队。基本内容:太平鼓由四面大鼓、二十面(可多达……[详细]
  每年正月十三之夜,延平区茫荡镇筠竹村里,欢声笑语、热闹异常,村民们舞起了自制的烛桥灯,以独特的方式欢度元宵佳节,欢庆丰收年景,祝愿新年气象。据传,闽王王审知第二十八世孙王佑,系筠竹始祖王成都之曾孙,其因木匠手艺精湛,于明初受皇帝册封为“四大匠人”之一,封龙凤标票加玉印,王佑奏帝曰:“谢主龙恩,在下身居深山辟壤,匪祸日胜,受此厚封,恐难安居。”皇上曰:“再封汝神铳四口。”当时,神铳几口是身份的象征,……[详细]
  唱山歌的起源可追溯到原始社会。相传畲民是五帝之一帝喾(高辛氏)的后代,以盘瓠为祖先。盘瓠(又叫龙骐)死后,要做三天三夜功德(超度升天),第一夜,经收被贼偷光,子孙们只好改为唱山歌来超度畲族的老祖宗升天。(有畲族《高皇高》为证),可见畲族唱山歌已有五千年的历史。据有关资料证明,在明末清初就有畲民定居的岭炳料了。据岭炳洋的雷氏碑可证。此墓碑立于乾隆十二年(1746年),墓碑上刻着其子孙四代人之名字,足……[详细]
  民间器乐曲《十番》,源于福州,明清时期传入樟湖溪口,至今约200多年。民间器乐《十番》于1990年由樟湖溪口传入南平,并于2003年由延平区文化馆牵头成立“延平区文化馆民间喜庆表演队”。现《十番曲》已风行延平区各个乡镇,《十番》已成为乡村庙会必不可缺的踩街器乐曲。由十种乐器,即:浪串鼓、大锣、小锣、大拨、小拨、小锁呐、笛子、二胡、三弦、斗卷十种乐器组成的合奏曲。早在明清时期,福州地区庙会、元宵庆典……[详细]
  农历“三月三”,是南平市延平区夏道镇徐洋村一个重大民俗节日,举村同庆,热闹的场面远超过春节的气氛。家家户户呼朋引伴,远乡疏亲,聚首相庆,甚至是路过的陌生人,只要你愿意,纯朴、好客的徐洋人都会将你待为上宾,视为知己,觥筹交错,其乐融融。午后,村中大庙——真武庙,举行的“游菩萨”活动更是热闹非凡,也拉开了“三月三”的高潮序幕。南平夏道镇徐洋村处在一个山青水秀的山陵中,这个闽北独一无二的“三月三”来历,……[详细]
  猎神陈六公是福建人原创的一位行业保获神。关于他的传说主要是:相传西汉末年有陈六公(啟松)、陈七公(啟武)、陈八公(啟昌)三兄弟世居长安,三人同朝为官。王莽纂汉时,三人携母逃难至会稽地郭冶县(今福建建阳市南关外)白鹤村山林中隐居。一日饿虎入宅,其母葬身虎口,兄弟三人悲伤欲绝,立誓杀尽天下恶兽,兄弟结伴四处杀豺狼、猎虎豹、为民除害。三人行至古田县三都口地界,陈八公被山寨强盗杀害,陈六公、陈七公又结伴至……[详细]
  樟湖镇崇蛇习俗历史悠久,有据可考的历史可追溯到明代,但这一习俗的流传时限不止于此,其历史的渊源可追溯到福建古老的土著文化——闽越文化。如今,在闽江流域崇蛇文化圈中,仍保留着比较完整原始古朴的蛇王庙、游蛇灯、赛蛇神等民间系列活动,甚称是我国保存最完整的崇蛇民俗活化石。游蛇灯起源于清末时期,传说樟湖地形象块木排,漂浮于闽江岸边,怕被洪水冲走,而蒙受灾难,人们祈求蛇神保佑,因此每年正月上元灯节,家家户户……[详细]
  南剑戏,原名“乱弹”,清末由江西传入闽北,后来不断吸收其它戏曲的剧目和表演艺术,由于唱腔、表演都很新颖,很快得到群众的赞赏,流行于南平地区(延平区范围)。因延平为古南剑治所,故早期将其命名为“南剑戏”。在魏恭源的倡导下,组建小梅第一代赣剧团,人员21人。民国初期,该剧团继续由陈鸣岗,范孝增为主的民间艺人,四处游演。陈鸣岗、范孝增二人并在建瓯“富连城”科班深造五年之后,再回到小梅赣剧团培养演员。南剑……[详细]
  提线木偶戏(原名:传子木偶戏)为浦城文人创造,清顺治年间(1644-1661年)诞生,距今已有300多年历史。演出节目自隋朝开始,一朝一朝按次序传演,直到明朝为止,内容为每朝历史故事,故称传子。清顺治时,浦城绅士王明秀酷爱戏曲,常集友吹唱,后根据《水浒传》人物命匠人制作108个木偶,罩以戏曲服装,称108将,又称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每个木偶配一块提线板,板上拴11根提线,木偶操持灵活自如。有一……[详细]
  浦城包酒历史悠久,明万历《浦城县志》有明确记载:“色似琥珀,其味醇浓,俗名‘七倒金’”。清朝著名学者梁章钜(历任江苏巡抚、两江总督)的评价尤为突出,他数居浦城,必饮其酒,每为之倾倒,并赞之:“余谓必求琥珀光者,惟浦城之红酒(包酒)足以当之,似此色香味俱佳,再得藏至五年以外者,当妙绝天下矣”;“若贮至十年,恐海内之佳酝,无能出其右者矣”。浦城包酒酿造的特殊技艺在酿酒业有着重要的地位,与当地人们生活息……[详细]
  邵武有七夕妇女行桥的传统习俗,“行桥”是邵武方言,即走桥,起源当在元或明初,传承至今。“行桥”习俗在我国许多地方都有,大多称为“走桥”、“踩桥”、“走百病”等,唯有邵武和广东佛山称“行桥”。各地走桥的时间不尽相同,只有邵武是在“七夕”这天。邵武“七夕行桥”,须按顺序次第走过三座桥,首先是芹田的“父母桥”(通济桥),然后是南关外的“夫妻桥”(白渚桥),最后是东关外的“子孙桥”( 桥)。七夕这一天,上……[详细]
  南平邵武市洪墩镇桥头村每年农历三月二十三日都要举行妈祖诞辰祭祀活动,也称为“妈祖圣诞庙会”。桥头村遗存一座清代建筑天后宫,供奉妈祖,平时香火颇盛。虽然正月也有举行祭祀活动,但都是小型活动,远非妈祖诞辰这天的祭祀规模可比拟。每年八月二十三日一大早,桥头及附近村庄的乐队、腰鼓队和前来参加祭祀活动的乡民都陆续赶到桥头村天后宫。天后宫内张灯结彩,香烟燎绕,鞭炮轰鸣,鼓乐齐奏,手捻佛珠的老妪念念有词,虔诚的……[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