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江苏省 > 南通市民俗文化

南通市民俗文化介绍第11页

  风筝制作技艺(南通板鹞风筝),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传统技艺类项目。分布区域主要包括南通市崇川区、港闸区和通州区,是我国南方最具代表性的风筝品种。南通板鹞风筝起源于北宋年间,因其造型如同一块平板而得名。其造型分正方形、长方形、六角形、八角形多种,以六角形居多。也有由多个六角形组成的“七联星”“九联星”“十九联星”等。南通板鹞风筝制作技艺融扎裱造型、配色绘画、音律设计、哨口雕刻于一……[详细]
  南通蓝印花布印染技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传统技艺类项目。该项目遍及南通地区各县,影响较大的作坊在如皋的石庄、通州的二甲和石港、海门的三阳、启东的汇龙及南通市区。蓝印花布是传统的镂空版白浆防染印花,又称靛蓝花布,俗称“药斑布”,距今已有八百余年历史,最初以蓝草为染料印染而成。随着元末明初棉纺织业在南通的逐步发展,促进和推动了蓝靛在棉纺织品上的使用。据记载,明代的南通地区已有蓝靛……[详细]
  盆景技艺(如皋盆景),江苏省如皋市传统美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如皋盆景是中国盆景艺术七大流派之一。如皋盆景起始于北宋,发展于明清,鼎盛于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如皋盆景以蟠扎为主,辅之以修剪,称为扎景,选取桧柏类、罗汉松、五针松、紫杉、黄杨、六月雪为主要素材,因树造型。蟠扎使用的棕丝经过选棕、抽丝、浸泡、制绳等工序,丝如细枝,与树混为一色。如皋盆景以蟠扎为主,根据盆景制作者的理念选用……[详细]
  江苏省南通市,滨江濒海,气候湿润,土壤肥沃,自明代起就是中国著名的棉产区。数百年来,当地农民男耕女织,“家家习为恒业”,史有“木棉花布之产甲诸郡”之称。19世纪末,南通色织土布以其精湛的手工织造、独特的工艺印染以及粗厚坚牢、经洗耐着的特性享誉海内外,成为地方一大特产。20世纪初,南通色织土布获得空前发展。农村专业土布织户十余万户,从业人员达百万众,土布年总销量达1700万匹。南通成为历史上继松江之……[详细]
  如皋丝毯,是江苏如皋的传统工艺,入选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如皋丝毯设计上兼收并蓄、造型独特、色彩丰富,既继承了我国传统工艺特色,又融进了世界现代艺术风格。生产工艺上,在挖掘传统的“手工栽绒”和“倒钩”工艺的基础上,又融编、织、拉、盘、簇、片等工艺于一体,大大增强了丝毯的粗犷、浑厚、古朴的韵味。如皋丝毯是传承了距今已有二千多年历史的丝毯工艺,又于明末清初形成了地方独特风格的传统手工工艺。其独特……[详细]
  季德胜蛇药系由江苏省南通市著名蛇医专家季德胜先生祖传6代秘方发展而来的传统中成药。1954年,季德胜毅然决定把季氏家族6代人心血凝成的蛇药秘方献给人民政府,先在南通中医院小批量生产,1957年由市政府指定南通制药厂独家生产。至今五十余年从未间断。季德胜蛇药从家庭手工生产通过不断改良过渡到工业化生产,制药技艺由工序严谨的原药材前处理加工技艺和成药的后道特色工艺集合而成,制作技艺日臻完善,传统工艺的精……[详细]
  曹瘦脸儿故事曹瘦脸儿是如东境内老少妇孺皆知的机智人物,其帮助贫苦劳动群众“打官司”的故事,在民间口耳相传,代代相因。《曹瘦脸儿的故事》是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赵志毅搜集整理的民间故事集,全书收入曹瘦脸儿打官司的民间故事近100则,20万字。故事以“打官司”为其特色,饱含地方民俗风情和地方语言特色,行文朗朗上口,情节幽默风趣。20世纪80年代,该书由中国民间文学出版社出版,面向海内外发行,深受读者喜……[详细]
  沙乌头猪以江苏省的南通地区为繁殖中心。主要分布于江苏省的启东、海门等市和上海市的崇明县。生长环境:产区地处亚热带地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农作物产量高,是我国著名的农业高产稳产地区之一。外貌特征:沙乌头猪体质较紧凑。头大额宽、额部皱褶多、深,耳特大,软而下垂,耳尖齐或超过嘴角,形似大蒲扇。全身被毛黑色或青灰色,毛稀疏,毛丛密,毛丛间距离大,腹部皮肤多呈紫红色,也有鼻吻白色或尾尖白色的。0数多为16……[详细]
  跳马伕,汉族祭祀舞蹈,流传于江苏如东一带,是祭祀他们所信奉的都天王爷时跳的舞蹈。参加者手持马扦(长的针状物)象征马桩,身挂用于马具上的马铃,把自己比作是供神使役的马,行进中进两脚不停地跳动,马铃声铿锵作响,以此虔诚的心理求神保佑。都天王爷的诞辰日,乡民们抬着都天王爷的神驾(放着神像的轿子)出巡,参加跳马伕的人,始终伴着神驾在其前后跳舞;舞蹈中常出现的挑担、行船、撒网等相似的动态,显示出渔民、盐民、……[详细]
  钟馗,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故事人物。相传唐明皇于病时梦见一大鬼提一小鬼啖之。上问之,自称名钟馗,生前应武举因貌丑未中,死后决心消灭天下妖孽。明皇醒后即愈,遂命画工吴道子绘成图像,这是沈括《梦溪笔谈>中记载的故事。钟馗之像五代时悬于除夕,后来民间多悬于端午,说是能打鬼和驱除邪祟。在一些民俗中,钟馗的形象大都是顶盔贯甲、举鞭扬铜或持刀握斧的勇武门神。而在如东岔河一带,钟馗却成了一个生动、笨拙而又可爱的判……[详细]
  江边海滩,风光无限,无限的风光里更有一番风光,那就是南通海安的海安花鼓。“海安花鼓”在海安的流传,可以追溯到明代的嘉靖年间。《明斋真识·广陵韵事》有“花鼓传来三十年,而变者屡矣,始以男、继以女,始以日、继以夜,始以乡野、继以镇市,始以村俗民氓、继以纨裤子弟”的记载;成书于清同治甲子三年的《海陵竹枝词》有词曰:“村部平安时作会,觋巫歌舞历年年,敲镇伐鼓都卢语,聒得居人夜不眠”。海安古称宁海,属海陵郡……[详细]
  浒澪花鼓,又称下洋花鼓,流传在江苏如东西北浒澪一带。浒澪花鼓是一种为老百姓喜闻乐见的歌舞结合的民间艺术。相传在十九世纪五十年代,一批安徽移民随太平军沿长江东下来到江苏沿海的西下洋地区(今如东浒澪),他们带来了安徽的民间花鼓艺术,当地的民间艺人把安徽花鼓和当地的民间小调结合起来,形成了浒澪花鼓。浒澪花鼓的演出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由民间艺人们到富人家门上演出(堂会),二是逢年过节时乡民们1时,民间艺人……[详细]
  吕四,唐五代时是一片沙洲,遥遥浮现在烟波之上,古时称“东瀛洲”。东瀛涨沙成洲,逐渐水草茂盛,统治者把一批批“犯人”发配到这里来煮盐为生。三分盐七分渔,沙洲逐渐成熟,海鸟翔集,鱼游浅滩,盐民开始下海捕鱼,于是产生了渔歌。渔歌有反映生产劳动欢乐情绪的。如《撑船歌》:“春夏秋冬四季天,我撑船逍遥在外边,三十六行买卖我不做,我撑船为业去天边……”渔民作业生产时,人要出力、出劲,就必须打号子,渔民把打号子叫……[详细]
  海门山歌剧是流行于海门一带的传统戏剧剧种,它源于海门山歌,1955年发展成舞台剧。海门山歌剧团是海门山歌剧种唯一的剧团,被誉为“江海平原一枝花”。2008年6月,江苏省海门市申报的“”海门山歌“”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1]遗产序号:593Ⅱ-94。海门山歌剧的演出范围除了海门本地外,还包括整个南通地区和江浙沪的吴语区。海门山剧团不仅是个专业戏曲团体,也是海门山歌传播的载……[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