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江苏省 > 常州市民俗文化

常州市民俗文化介绍第10页

  上阮隶属于金坛市薛埠镇,与溧阳后周、竹箦等镇交界。清同治年间始,至民国初期,相继有多批数百名来自河南罗山县、光山县的移民迁徙、繁衍于上阮一带。由此带来了河南地区民众的生活方式和文化传统,其最鲜明的标志,即是中原花鼓戏的盛行。在发展中,中原花鼓戏又吸收了江南戏曲、民间山歌曲调等众多音乐元素,历经百余年的延续、传承,在当地形成了其鲜明的艺术风格,被称为“上阮花鼓戏”。上阮花鼓戏唱腔抒情丰富,曲调旋律优……[详细]
  常州是苏东坡的“第二故乡”。而常州人对苏东坡的挚诚亦是世间所少有的。在他处于危境和失意之时。朝中各式人等对他都避如蛇蝎,而常州和常州人,始终对他敞开温暖的胸怀。宋元符三年(1100)苏东坡被贬至海南儋州,无人相送。唯有常州人葛延之,不远万里,深入不毛,给他送去龟寿帽、百家衣、茶叶及笔墨等文房数宝,为他祷祝平安。苏东坡对于常州,则是一种伟大的文化力量。常州地区历来崇文崇艺。一位伟大的文人,在常州安居……[详细]
  传说属于我国民间口头叙事文学范畴。传说在故事情节方面具有浓郁的传奇性。而民间传说的流传往往带有鲜明的地域性。一些影响深远的民间传说常与当地的风土人情相结合,乾隆在常州的传说就属于这种典型的产物。中国历史上,乾隆当政时,曾六下江南。这是我国大量史书、史志记载着的。乾隆本人也专门由此撰写了《南巡记》,总结性叙述了六次南巡的原因、目的及成效。据常州地方文献记载,乾隆先后亦有六次到达江南古城常州,而且几次……[详细]
  常州为吴地,处于苏南板块的中心地带。明清时期,为江苏巡抚管辖之地。朱元璋当政以后,发现自己的老家凤阳,在兵革之后,形成人烟稀少的境地,许多人出外乞讨,将田地荒芜。洪武三年(1307),朱元璋下圣旨,责成大将周德兴负责从常州府、苏州府等地“徙江南民众十四万田凤阳”,于是常州民众与安徽凤阳有了广泛的联系,也由此催生了常州民间有关朱元璋传说的形成。常州版朱元璋传说的内容极为丰富,从整体而言,所涉及题材、……[详细]
  圩墩遗址位于常州市戚墅堰区大运河南侧的圩墩村、市四中、梅港小学及附近一带,在这周边流传着有关于圩墩村的一系列神奇的传说故事。其流布区域主要以圩墩村为中心,辐射至周边雕庄、潞城、横山桥等乡镇,流行于常武地区。圩墩遗址是迄今发现的常州市区最早的先民定居地之一——圩墩村新石器时代遗址,文化堆积较丰富。经过五次的考古发掘表明,圩墩新石器时代遗址居民是太湖流域先民中的重要一支。圩墩村传说主要有远古时期圩墩村……[详细]
  据历史文献记载,掮轮车产生于隋朝,是为纪念常州人陈杲仁而设立的。陈杲仁,公元583年,为隋太仆丞元祐的部将时,参与了平定浙东义军。后来,其又助吴兴郡守沈法兴,攻打江南十余郡,逐渐成为江南最大的地方势力。陈杲仁在带领士兵攻打南京时,因城高而坚固,久攻难以破城,最后用轮车攻下了南京城。自唐代以来,陈杲仁便成了常州及周边地区民间庙宇所普遍供奉、尊崇的武烈帝。后列入官方正祠,为神祗,且一直受到朝廷的封赐。……[详细]
  常州市武进遥观镇的鹞灯有着悠久的历史,从元末明初形成至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武进阳湖合志·卷四》记载,每年正月初至清明节期间,在遥观周围农村都有放飞鹞子和鹞灯的民间习俗。据考,鹞灯的始创由元末明初扯天灯杀“鞑子”演化而来,当时,元朝统治者为掌控局势,在江南一带,实行了十户三鞑子的做法。为团结起来反抗元朝的统治,广大百姓以“扯天灯”为信号,统一行动杀鞑子。那时遥观街上有一座“五都庙”(现为国宁……[详细]
  猴拳是中国传统武术象形拳的一种。据考,常州潞城猴拳产生于清咸丰年间,已有150多年历史。旧时,潞城猴拳曾广泛盛行于以常武地区为中心,周边包括金坛、溧阳、宜兴、江阴等苏南一带城乡,潞城也由此赢得了“拳术之乡”的美誉。潞城猴拳艺技多以套路的形式出现,其动作内容既模仿猴子机灵、敏捷的形象,又符合武术的技击特点。潞城猴拳生成以来,经过不断发展,形成了主要包括猴型拳、猴子拳、白猿通臂拳等以及猴棍、猴刀、白猿……[详细]
  关于酒酿的记录,元代张昱在《湖上漫兴》诗中云:“尊中酒酿湖波绿,席上人歌凤语清。”明代徐弘祖在《徐霞客游记》中记载“有卖浆者,连糟而啜之,即余地之酒酿也。”由此可见,在我国,食用酒酿的历史不短。常州酒酿元宵是常州地区的传统特色小吃之一。以糯米元宵配以优质甜白酒(酒酿),佐以糖桂花,其味软糯酸甜,酒香怡人,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常州,为江南鱼米之乡,物产丰饶之地。据地方史料记载,唐宋的常州地区就已糟坊……[详细]
  溧阳社渚是一个神奇的地方。与安徽省的郎溪、广德及本省的高淳接壤。古时,属“三不管”地区。受战乱、饥荒、水患等多重因素所迫,北方一批批灾民、难民常常举家流离迁徙而来,久而久之,这特殊的地理区位条件和生态环境,形成了多种民俗文化的大融汇。据考证,大田村的跳五猖傩舞生成于明代万历年间(公元1612年),迄今已有近四百年的历史。大田村跳五猖是一种颇具苏南山区特色的傩舞。多年来,大田村跳五猖以其原始、拙朴、……[详细]
  在中国几千年的传统农耕生产活动中,牛是人类劳作的主要工具,也是不可缺少的朋友,农民在与牛长期相依为命的过程中,建立了深厚的感情。为了表达这种感情,杨桥人于明朝洪武十三年(公元1380年)在永福庵塑了“牛郎菩萨”,同时创编了“调犟牛”这一传统舞蹈。相传,清乾隆皇帝在第三次微服私访下江南时,经过杨桥太平庵门前,恰遇杨桥人在表演调犟牛舞蹈,乾隆观后不由拍手叫好。由此可见,调犟牛这一传统舞蹈在杨桥地区已有……[详细]
  据地方史料和多位艺人确证,常州雕庄鸟笼制作技艺、工艺形成于清同治年间,且历经140多年的历史,世代延续,迄今已传至第五代。古时常州东郊一带竹林成片,具有丰富的竹资源。及至清末民初,常州雕庄及周边地区逐次崛起50多家制作作坊和工场。规模日甚,产品畅销江、浙、沪、港澳及南洋地区,受到广泛赞誉。常州雕庄精品鸟笼以南方流派的方形笼为主,140多年来,素以选料考究,制艺做功精细,风格古雅精致,享誉中外。严谨……[详细]
  八卦掌,又称游身八卦掌、八卦连环掌,是一种以掌法变化和行步走转为主的拳术。由于其运动时纵横交错,分为四正四隅八个方位,与“周易”八卦图中的卦相相似,故名八卦掌。史式八卦掌出于宋代道士邱处机首创的道家修身养性、祛病延寿的转天掌。后逐而发展,由河北人董海川将此拳术悉心传予高徒、义婿史计栋和溧阳狄兆龙、王永昌、彭袭明等人。史式八卦掌拳理套周易,以道家的阴阳平衡与内外气息调谐与人之气脉相联系,来印证刚柔,……[详细]
  金坛面塑在清代即已流行,民间俗称为“面花”、“礼馍”、“花糕”、“面人”等。它以糯米干面为主料,调成不同色彩后,用手和简单制作工具,塑造成各种活灵活现的形象,既是观赏物,又可作玩具,过去还因其以“油面粮蜜造”而可食之,所以得以代代相传,并深受人们的喜爱。金坛面塑一般以小剪刀、小竹刀、小切刀、小压棍、小梳子、牛角针等为制作工具,以米粉、小麦粉、食用颜料、蜂蜜、甘油、明矾、石盐、防腐剂、润滑剂、铜金粉……[详细]
  常州网油卷制作技艺创制于清末,距今已有100多年历史。提起网油卷,常州民间有一个传说:北宋神宗年间大文豪苏东坡一天在食米团时,忽发奇想:“若内藏以豆泥,外裹以‘雪衣’,如糕团之炮制,改蒸煮之方为炸熘之法,岂非佳肴乎?”于是,这位美食家便尝试着亲自下厨,几经周折,终因未完全掌握“雪衣”制作之技法,只能以蛋清包裹,成品不太理想。但有了一个类似小面团的雏型。后经常州名厨反复研制,才成了今日的常州名点——……[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