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江苏省 > 盐城市民俗文化

盐城市民俗文化介绍第9页

  《北龙港剪纸》北龙港剪纸,第二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传统美术类项目。剪纸在盐都已有几百余年的历史,人们在劳动之余,以纸张为材料,通过剪、刻、撕等手法,塑创出各种形象用于生活环境的装饰及节日、喜庆等活动的点缀。北龙港剪纸受扬州剪纸的影响,具备南方中部剪纸的特点,即:小巧玲珑,柔美工整。剪纸大致有两项用途,其一是喜庆节日里有祈祥纳福,应节之兆,平时最为常见。如过年过节,常用的剪纸有连年有余……[详细]
  《三人花鼓》三人花鼓,第二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传统舞蹈类项目。“花鼓戏”是劳动人民创造的一个民间小戏剧种。它形成于清代,距今已有一百余年,是地方民间的一个特色文化,是一个艺术风格独特、群众基础深厚、地方色彩鲜明、生活气息浓郁的地方小戏剧种。“三人花鼓”又称盐城花鼓,以舞为主,以唱为辅,是区别于其它地区流行的一种花鼓形式。相传在清代中、晚期,流离失所的乡民为了生计,在沿街乞讨的过程中为……[详细]
  打莲湘,第二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传统舞蹈类项目。盐都历史悠久,人文荟萃,盐都打莲湘以盐都区楼王镇最具代表性。楼王镇是苏北里下河地区一座古老集镇,物肥水美,人杰地灵,群众文化活动别具特色,尤以民间舞蹈见长,2002年被市文化局授予“十佳特色文化乡镇”(民间舞蹈)。随着时代的变迁,民间舞蹈赋予了该镇新的活力,其中打莲湘独树一帜,她不仅继承传统特色,更充满了时代气息。近20多年来,挖掘整理……[详细]
  九狮图,盐城市第二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传统舞蹈类项目。据建阳民间艺人陈庆恩(生于1895年)生前叙述,《九狮图》是根据唐贞观年间尉迟恭忠心护主的民间故事创作而成,人民为了纪念和赞颂尉迟恭忠心保主精神,创作了民间舞蹈《九狮图》。2010年,被列入第二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九狮图》中的舞蹈从传统形式上分为七个部分:狮王下山、群狮出谷、八狮拜王、双狮对嬉、九狮戏球、群狮追逐、拱王……[详细]
  马良传说,盐城市第二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民间文学类项目。自明朝崇德年间以来,传说元朝中期,淮安府山阳县城东有位叫马斯文的秀才(马良祖父)与其母在此营生度日。有一日,马母因年老体衰生病,正值湖荡发洪水退潮,马秀才发现家中门口的猫洞中有一只青绿大海螺,欲杀于母亲滋补身体,其母不愿,叫马秀才把它放生湖中。不日,马母病故,马秀才孤身一人来到山阳县城内一位姓张的财主家做长工。张家见马斯文为人忠……[详细]
  《藕粉圆制作技艺》藕粉圆制作技艺,第一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传统技艺类项目。苏北藕粉圆子距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相传清代中叶,一位出身苏北的御厨,根据家乡的食俗精心制作出了一道甜品小吃--藕粉圆子,进呈皇上,皇帝品尝后,大为赞赏,从此藕粉圆子便成为了宫廷御膳。数年以后,御厨告老还乡,便将藕粉圆子的制作方法带回了家乡,从此这道宫廷御膳便在苏北传开了。藕粉是一种清血滋养品,味甘,气芬芳,……[详细]
  建湖方言,盐城市第四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曲艺类项目。建湖地处江淮方言区,建湖方言属“北方官话”语系。建湖方言语音纯正,四声分明,尖、团字清晰,无卷舌音,具有相对稳定性,而且词汇丰富生动形象,包容广泛,语调又多变而柔和,舒展而明畅。尤其是以县城为中心的一定范围内的语言,既无“旱调”之硬,也无“水腔”之软,发音平和,力度适中。建湖方言也是直接形成了淮剧的舞台方言。2018年,被列入第四批……[详细]
  义丰龙舞,第一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传统舞蹈类项目。义丰龙舞历史悠久,早在汉代史书就有记载,属中华龙舞布龙系列,她是流传于盐城一代的典型的民间舞蹈表演艺术。盐城一带龙舞尤以盐都义丰龙舞为尖端代表而闻名。义丰和北龙港两镇均位于里下河腹部地区,河网密布,沟河纵横,是方圆百里出了名的“锅底洼”,过去十有九年遭受洪涝灾害的侵袭,为祈求上天保佑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义丰和北龙港人于明正德年间,在龙……[详细]
  《枯枝牡丹的保护与传承》​​​​​​枯枝牡丹的保护与传承,第一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民间文学类项目。2010年秋,盐城枯枝牡丹的历史文化传说,申报了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730多年的枯枝牡丹源远流长,它始于宋末元初,一路时历朝代更换,唐代用火灸烤成枯枝,民国战火摧残,沧桑轮回,盛而不衰,如今根繁叶茂,国色天香,……[详细]
  滨海何首乌古法制作技艺“何首乌古法制作技艺”是全国首乌主产地滨海县百姓在一百多年的首乌摄食过程中研发出的,应首乌自身特性,以及其自然古朴的生产加工方式,最大程度保留和提取首乌药用和营养价值。“滨海白首乌”是中国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嘉庆年间,滨海白首乌即被选为朝廷贡品。“陈爹首乌坊”是滨海首乌加工业的开山鼻祖,光绪十二年《阜宁县志》(滨海县未建制前与现阜宁县统称阜宁)、民国二十一年《阜宁县新志》、《滨……[详细]
  射阳草编技艺是一种运用柴撕、石磙、竹夹、刀、剪、纺纱车、捻线团、木杠、绞绳机、劈篾器、划蒲器、木制织布机、平织机等简单工具,采用苇、蒲、草、麻等原生态材料,制作成篮、席、摺、篓等多种生产、生活用品的传统手工技艺。据地方志记载,该项技艺2000多年前起源于古射阳(今宝应射阳湖)一带,清康熙晚期随移民传入盐阜沿海即今射阳地区,至今已有300多年历史。射阳草编技艺就是通过对原材料的割、抽、剝、切、劈、碾……[详细]
  吴氏膏药盐城新兴场膏药(吴氏膏药)传承于清代膏药师祖吴师机,起源于苏北里下河地区,距今已有一百六十余年历史。吴氏膏药以其独特配方、制作工艺和疗效,在众多膏药中独树一帜。吴氏膏药第五代传人吴登清,在祖传秘方的基础上,不断融合创新,使膏药配方更加合理有效。经过20年数十万人次的临床应用和治疗,证明此膏药在治疗颈肩腰腿痛等方面有良好的医疗效果。吴氏膏药有效成分含量高、析出速度缓慢、作用持久、局部疗效切实……[详细]
  东台鱼汤面是江苏省东台市地方传统面食,属于苏菜,主要原料是面条,汤白汁浓,滴点成珠,清爽可口。东台鱼汤面不仅味道鲜美,还具有较好的养生作用,能够润脾健胃,补虚疗肠。经常食用,可强身健体。这是因为东台鱼汤面在汤料上,选择了野生鲫鱼、鳝鱼骨、猪骨等原料,具有高蛋白、低脂肪且富含活性钙和各种氨基酸的特点。食后不上火、不口干,营养丰富,符合当代人所追求的膳食养生。民间常有“吃碗鱼汤面,赛过老寿星”之说。相……[详细]
  糕点制作技艺(阜宁大糕制作技艺),江苏省省级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传统技艺类项目,由江苏省盐城市阜宁县申报。阜宁大糕,又名玉带糕、一品玉带糕,阜宁地区传统糕类佳品。产于中国散文之乡——江苏省盐城市阜宁县,糕片白如雪,柔如云,甜如蜜,卷得起、放得开,入口香甜、滋润细软、营养丰富、老幼皆宜。阜宁大糕十分美味,主要以糯米粉精制而成。清乾隆年间,乾隆南巡江南,住宿淮安府,阜宁县令以糕点进贡皇帝……[详细]
  柳编(盐都柳编),江苏省第四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传统技艺类项目。相传明朝洪武年间,苏州表兄弟二人带着篾匠工具来到龙冈储巷,看到此地柳条长势旺盛,就利用柳条编制生活用具出售,村民在表兄弟二人的启发下,充分利用本地柳条资源,学做自己生活用的菜篮子等简易的生活用品。经过几代人的努力,人们把柳制品发展到系列化,渗透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现在以盐城市盐都区龙冈镇储巷为主,辐射到苏北地区。柳编的……[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