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江苏省 > 淮安市民俗文化

淮安市民俗文化介绍第2页

  博里刺绣,淮安市第六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传统美术类项目。​​​​​​​历史沿革与分布情况刺绣,古称“黹”、“针黹”,是用绣针引彩线,将设计的花纹在纺织品上刺绣运针,以绣迹构成花纹图案的一种传统工艺,故属于“女红”的重要组成部分。刺绣是中国最古老的手工技艺之,已有2000多年历史。据《尚书》载,远在40……[详细]
  糖画,淮安市第六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传统美术类项目。​​​​​​​糖画,民间俗称“倒糖人儿”、“倒糖饼儿”、“糖灯影儿”。历史悠久,可以追溯到四百多年前的明朝,在明代宫廷中,就有“熔就糖霜”印铸成动物和人物作为祀品的习俗。历经清代的发展演变,在民国时期逐渐达到鼎盛。明清时期,淮安经济繁荣,文化繁荣,糖……[详细]
  莲湘(仇集打钱杆),淮安市第六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传统舞蹈类扩展项目。盱眙县仇集位于县城西南,属丘陵山区,西、南两面与安徽来安,嘉山两县接壤。仇集钱杆从明代初年从安徽明光,五河流入。一直到解放前,成为贫苦农民冬闲外出乞讨的表演工具。在革命战争年代以及解放后各个历史时期,群众把钱杆的说唱表演作为宣传的主要节目,近年来又作为广场舞流传于城乡各地。仇集钱杆分布很广,不仅全县覆盖,就连周边的……[详细]
  杨家荡高跷,淮安市第六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传统舞蹈类项目。​​​​​​​杨家荡高跷,是淮安市淮阴区西宋集镇望族杨氏世代流传的一种以舞蹈为主伴以说唱的一种民间艺术形式,用腰鼓和苏锣伴奏。主要流布于淮阴区西宋集镇及周边乡镇,以及宿迁市泗阳县和沭阳县部分乡镇。相传起源于东汉年间,唐宋元明时为发展时期,清末民……[详细]
  打硪号子,淮安市第六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传统音乐类项目。打硪号子,是淮阴区高家堰一带历代先民为了兴修水利、筑堤打坝的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一种民间音乐形式。明嘉靖年间,黄淮并涨,大水齐发,泥沙淤积,湖水渐高,高家堰横亘南北,泗州城地势低下,终被水淹没,继而逐渐被泥沙淤没。洪泽湖逐渐变成悬湖,其湖底的高程超过楚州城楼顶部,因此修筑了高家堰大堤。当地流传有“倒了高家堰,两淮不见面”的说法,也是……[详细]
  桂五十三番锣鼓,淮安市第六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传统音乐类项目。桂五是盱眙山区重镇,因革命烈士李桂五命名。相传桂五的十三番锣鼓是南宋抗金女英雄梁红玉击鼓抗金的鼓谱传承而来,系纯粹的打击乐表演,长久以来,是当地庆典活动中的必备节目。主要流传在盱眙山区的几个乡镇及安徽来安的半塔、自来桥等乡镇。十三番锣鼓早先为四人一组,堂鼓、苏锣、小堂鼓、钹。基本打法有长鼓、不隆冬、单绞丝、双绞丝、长锣、七……[详细]
  淮阴运河船工号子,淮安市第六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传统音乐类项目。历史沿革与分布情况淮阴运河船工号子是淮安地区船工、纤夫们在行船中为配合航运、船务等劳动过程,提高劳动效率而自然创作的民歌体裁号子的一种。淮安地区漕运历史悠久,自隋起,朝廷在淮安设漕运专署,宋设江淮转运使,东南六路之粟皆由淮入汴而至京师,明清在这里设总督漕运部院衙门,以督查、催促漕运事宜,主管南粮北调、北盐南运等筹运工作。……[详细]
  赶牛号子,淮安市第六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传统音乐类项目。赶牛号子在金湖被俗称为“打嘞嘞”,是伴随着用牛耕作的劳动而产生的民间音乐。起源虽无史料典籍可查,但宋代诗人梅尧臣就曾写有“破领耕不休,何暇顾羸犊。夜归喘明月,朝出穿深谷”的诗句。而有记载的用牛从事农耕的历史和中国古老的农耕文化则可以追溯到更早的先秦时期。金湖县地处淮河下游,三面环湖。西部与洪泽、盱眙接壤,东与宝应毗邻,东南与高邮……[详细]
  盱眙民间古乐,淮安市第六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传统音乐类项目。盱眙民间古乐源远流长,秦朝末年,刘邦、项羽拥立楚怀王在盱眙迁都,国号大梁。当时这里楚乐盛行。到了隋朝,隋炀帝下扬州观琼花在盱眙建行宫歇息,也把汉、魏六朝的乐府民歌带到这里。明历代太子及大臣每年都到明祖陵祭祀,又把宫廷雅乐带到盱眙,并流传至民间。千百年来,这些古乐一直活跃在在民间的庆典、祭祀、婚礼、葬礼等场合。盱眙民间古乐分布……[详细]
  唢呐艺术,淮安市第六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传统音乐类项目。唢呐艺术是一种传统的民间音乐形式。其基本乐器唢呐,俗称“喇叭”,是一种在我国各地广泛流传的民间乐器,根据不同分类标准可以分不同的种类,发音高亢、嘹亮,过去多在民间的吹歌会、秧歌会、鼓乐班和地方曲艺、戏曲的伴奏中应用。经过不断发展,丰富了演奏技巧,提高了表现力,已成为一件具有特色的独奏乐器,并用于民族乐队合奏或戏曲、歌舞伴奏。盱眙……[详细]
  兴隆秧歌,淮安市第六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传统音乐类项目。历史沿革与分布情况兴隆秧歌,是流传在盱眙的兴隆、管镇、鲍集、铁佛等地区的一种民间音乐形式,它是当地民众在插秧及薅秧等进行秧田田间管理过程中所唱的田歌,俗称“秧号子”。兴隆乡等地,位于盱眙县西部,四面环水,东、南被淮河以U形包围,西、北则是下草湾引河及洪泽湖的浩淼水面。因水源充沛,水稻种植历史悠久,每年种植水稻的“秧季”里,活儿繁……[详细]
  戚天官的传说,淮安市第六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民间文学类项目。戚天官的传说讲述的是明朝泗州招贤里(今盱眙鲍集镇)进士戚天官戚杰(1545—1576)巧改圣旨救灾民的故事,距今已有三百多年历史,在盱眙及周边地区传承至今,经久不衰。戚天官以他冒死为民抗争的美德,为世代所推崇,也成为古泗州、盱眙人尊崇的偶像、福星。自清至今,更成为当地人民神话了的人物,而“天官赐福”也成为苏北人民世代承传的习……[详细]
  汪孟棠与铁心夫人,淮安市第六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民间文学类项目。历史沿革与分布汪孟棠,即汪云任(1784-1850),字孟棠,号茧园,盱眙人。嘉庆12年举人,嘉庆二十二年中进士,历任广东三水、番禺知县,赣州知府、苏州知府、海关监督、陕西按察使及布政使等职。任番禺知县时期,不畏西方列强势力,曾判处肇事的意大利水手绞刑,引发中美两国第一次重大冲突,史称“德兰诺瓦事件”,事后受到道光帝的嘉……[详细]
  东阳传说,淮安市第六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民间文学类项目。历史沿革及分布情况东阳传说是以发生在古东阳镇(今盱眙县马坝镇及周边地区)及周边地区的众多民间传说的集合。春秋战国时期,这里是贯穿南北交通的古邑重镇,秦汉时为东阳郡县所在地,曾被汉高祖刘邦封为侯国,经济文化繁荣。在秦末起义浪潮中,东阳人民也揭竿而起,拥立陈婴为王,陈婴不受,率众与途经东阳的项梁队伍回合,共同推翻了秦朝。现存的东阳城……[详细]
  历史沿革及分布地区盱眙龙虾民俗文化节据说起源于清早期。龙虾,因其形似龙,其状像虾,获名龙虾。传说康熙十九年,水漫泗州,大灾之后,饥民们食尽各类水族和树皮、草根。最后唯剩龙虾,遍地爬行。欲食之,又怕触犯龙神、虾神。于是有於姓(今“於氏龙虾”的先祖)智者想出食龙虾之法:即塑造龙虾之神像立于河湖之滨,焚香、膜拜,祈求恕罪。拜毕,於氏率先捕食,始觉无毒无害。之后便有杨氏、郁氏、陈姓等相继追随。不久,盱眙百……[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