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江苏省 > 宿迁市民俗文化

宿迁市民俗文化介绍

  1985年,石榴花就被选为沭阳县花。清代的小说家李汝珍说过:“沭阳石榴甲天下”。在《镜花缘》中,李汝珍写道:此花(指沭阳的石榴花)后来送到东海郡,附近流传,莫不保护。所以沭阳地方,仍有异种,并有一株而开五色者。每花一盆,非数十金不可得,真可甲于天下。”。据说,乾隆皇帝下江南时,还曾专程骑马到沭阳县的新河来观赏石榴花,足以说明沭阳石榴当时的名气和盛景。《镜花缘》中道出了原委:武则天用火强攻群芳圃和上……[详细]
  面塑是宿迁民间传统手工艺术,主要发源于宿豫区大兴镇。面塑手艺人用面粉、糯米粉为主料,甘油、蜂蜜等为辅料,用各色颜料调成不同色彩面团,用手和简单工具,塑造出各种栩栩如生的作品。面塑主要制作摆件、挂件、人物肖像、彩蛋面塑、传统人物等手工艺品。目前,区文旅局会同宿迁技师学院成立面塑传承基地,将以面塑第四代传承人高恩奎老师为领头人,通过政、校、企三方合作,把面塑传承基地建设成为具有教学、培训和社会服务三大……[详细]
  根艺根雕是宿迁重要的民间工艺,清代中期宿迁的文人雅士对根艺的制作和收藏颇具规模。近几年,宿迁的民间根艺制作者在张大志、王良才、周永文、陈超等人的带领下,多次参加国家、省、市汇展,多人获奖。目前,宿豫区代表性传承人周永文的根艺作品先后发表在《宿迁晚报》、《宿迁日报》、《扬子晚报》、《宿豫文艺》、《艺术世界》等报刊杂志上,受到各大新闻媒体的关注,多件作品被各地艺术馆收藏。……[详细]
  宿豫民间剪纸是一种乡土艺术,其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分布于全区大部分乡镇。宿豫剪纸主要取材于人们的日常生活,内容有人物、花鸟、虫鱼、瑞兽、神话传说、民间故事、生活场景、山村小景以及一些象征和寓意福、禄、寿、喜、财的各种物象。剪纸制作过程通常是剪纸艺人先进行构思,然后用铅笔绘图,作品成熟后再动手制作。剪纸用途广泛,用于实际生活的大多是剪花样,如鞋花、帽花、肚兜花、枕皮花、帐围花、荷包花以及各种服饰花样……[详细]
  宿豫烙书画是独特的书画创作方式,就是用烙笔在优质的板材、纸张、皮革、布料上进行书画创作的一种艺术形式。无需用墨,而是以高温代墨,让“墨韵”在上述材料上自然生发出来,不仅有浓、淡、深浅的变化,还要求作者要有“意在笔先”的书法基础。因此,一件成功的烙书画作品需要书写者炉火纯青的烙烫技艺和深厚的书画功底。烙书画作品古朴、雅致、精巧、美观,宜藏宜携,是收藏、装饰、馈赠的理想艺术品。目前,第四代传承人颜士昌……[详细]
  泥塑是宿迁民间传统手工艺术,主要发源于宿豫区来龙镇。泥塑艺人用当地的粘泥捏制一些诸如鸡、猴、牛、狗、猪等玩具摆件,凉干后彩绘。当地的大人们在制作泥人,村里的一帮小孩也跟着捏一些小动物、小房子和一些农具等。泥塑主要制作摆件、挂件等手工艺品,其“搓印甩拉以手为模、捏粘挤压以指达意”独到的捏塑工艺技法日趋成熟,已形成宿迁泥塑特有的表现形态。泥塑代表性传人郝钧通过长期实践总结出一套完整的制泥工艺,采集当地……[详细]
  陆集粉皮制作技艺有2000多年的历史,主要分布在宿迁东南8公里处的陆集镇。该制作技艺主要以颗粒饱满、无蛀虫的绿豆为原料,经过水磨、吊渣、沉淀、调汁、加温、研制、旋转、揭皮等流程制作出的薄如蝉翼、微黄、透明、有韧性的圆形粉皮。该粉皮口感顺滑、筋拽,可搭配其它荤、素菜,烧、炒、炖、凉拌等多种烹饪方法皆宜,深受人们喜爱。……[详细]
  舞狮是广场和沿街表演的一种传统的民间艺术,在泗阳广为流传,每逢元宵佳节或重大的- 庆典,民间都会以舞狮前来助兴。这一习俗起源于三国时期,南北朝时开始流行,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据传说,舞狮艺术最早是从西域传入的,它原引自西凉的“假面戏”,后来,随着佛教传入中国,舞狮艺术在中国也就有了一席之地。另外,也有人认为,舞狮是五世纪时产生于军队,后传入民间的。两种说法,各有依据,今天已很难判断其是非。不过……[详细]
  舞龙,不是某一地区、某一民族独有“自喻”项目,而是属于整个中华民族的独具特色的民间娱乐活动。从春节到元宵灯节,我国城乡广大地区都有舞龙的习俗。经过千百年的沿袭、发展,舞龙已成为一种形式活泼、表演优美、带有浪漫色彩的民间舞蹈。舞龙活动之所以这么广泛的根植于民间,一代一代相传而不衰,大概是因为龙在神话中是海洋的主宰,威力无穷,而海洋主水,龙也就很自然地做了农作物的司雨神。据《中国龙船协会网》考证,早在……[详细]
  踩高跷,俗称“缚柴脚”,是泗阳广为流传的、在广场或沿街表演的一种民间舞蹈形式。高跷的起源,无考。但专家和学者们认为,它与原始民族的图腾崇拜,与沿海渔民的捕鱼 有关。早在尧舜时代,以鹤为图腾的丹朱民族,在节日祭祀中都要踩着高跷拟鹤跳舞。据古文献《山海经》关于《长股国》的记述:“长脚人常负长臂人入海中捕渔也。”可知“长股国”与踩高跷是有关的,我们不难想象出古人脚上绑着长跷,手持长木制成的原始捕鱼工具在……[详细]
  淮海戏与柳琴戏、泗州戏同源于“拉魂腔”,因流行于连云港、灌云、灌南、沭阳、涟水、淮阴、泗阳等地,曾称“淮海小戏”,是江苏地方戏主要剧种之一。淮海戏的产生与发展,至今已有240年的历史。相传,清乾隆年间,山东历城唐大牛、唐二年兄弟,因灾年饥荒,身背大鼓三弦,到沭阳一带卖唱乞讨,海州的邱、葛、杨姓三人从其学艺,并结合当地盛行的“太平歌”和“猎户腔”两种民歌,改造成“怡心调”和“拉魂腔”,后三人分别外出……[详细]
  淮海锣鼓历史上名为“工鼓锣”、“公锣鼓”,亦称“唱书”,它源于沭阳,形成于清代中叶,流行于沭阳、灌云、灌南、泗阳、淮阴、涟水、响水、连云港等地,是苏北广大农村颇受群众欢迎的一种曲艺形式。据民间传说,东周列国时,楚庄王让人用竹筒做鼓,当作乐器,在农人下田劳动时敲鼓娱乐,后又编成故事说唱,以娱人视听。后来庄王收徒传艺,弟子散于各地。传说庄子殿下有一太医名叫崔公,因受奸臣所害,崔公觉得说书倒是一个很好的……[详细]
  童子戏起源于唐朝,出自“傩戏”(傩戏分为四大类:民间傩、宫延傩、军傩和寺院傩),童子戏属民间傩和宫廷傩系列,自沭阳传入泗阳,至今已有上千年历史。童子戏唱腔古怪、悠扬动听,如“怪味豆”般别有一番风味,深受当地广大群众的喜爱。一般多为人家酬神(俗称“烧猪”,旧时生病祷神“允的”)而演唱。它保存了古代“打七”、“了愿”的民间习俗,是研究我国古代民间丧葬和巫文化风俗的不可多得的活化石,也是研究戏剧起源与发……[详细]
  琴书种类很多,有北京琴书、武乡琴书、徐州琴书、安徽琴书、山东琴书、四川琴书、云南琴书等。泗阳琴书属徐州琴书系统。原名丝弦,到清代用扬琴伴奏,又称“扬琴”或“蛮琴”,解放后改称琴书。泗阳琴书是受黄泛的影响,由徐州传入的。早在明、清小曲的基础上,由“小曲儿”、“小吹儿”、“唱曲儿”、“唱孩子”等一步步演变而成的乐曲系、联曲体的曲艺种类。其表演形式多样,有单人唱,有对唱,也有三人坐唱和多人联唱等。唱腔也……[详细]
  花船,又名旱船。玩花船,亦有叫玩鱼船的,因为花船的造型酷似鲤鱼。玩花船是本地广为流行的一种民间表演形式,已有四百多年历史。据记载,明清年代至民国初年,在每年庙会、乡会、民俗节日期间,花船表演就十分盛行,而且久玩不衰,相传至今。花船,一般长2米左右,宽1.2米左右,高亦约2米左右,用竹篾扎成船形或鲤鱼状,四周围上绿绸,里外用彩纸糊起来,绘有各种各样的图案,看上去很花梢。当然,也有扎得简单的,但必须像……[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