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江苏省 > 徐州市民俗文化

徐州市民俗文化介绍第7页

  邳州柳琴戏,徐州市第三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传统戏剧类项目。柳琴戏,古称“拉魂腔”、“拉后腔”、“拉胡腔”、“拉河腔”、“拉呼腔”等,因其主要伴奏乐器为柳叶琴,而改称柳琴戏。柳琴戏起源于清乾隆年间,迄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主要流行于邳州及其接壤的苏北、鲁南、皖北、豫东地区。柳琴戏是邳州人民的家乡戏,男女老幼都能哼唱,故有“三天不听拉魂腔,吃饭睡觉也不香”的民谣,柳琴戏腔调委婉缠绵,优……[详细]
  桃园皮影戏,徐州市第三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传统戏剧类项目。桃园皮影戏从有文字记载,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清朝时,睢宁桃园镇人沈桂香父亲沈培根在安徽马鞍山学习了皮影戏的简单演技,到了民国时期传给沈桂香。解放初期,睢宁县文化馆成立了皮影戏剧团,不仅在全县城乡巡演,还到山东、安徽、河南、苏南等地区演出。皮影戏在睢宁县主要分布在桃园镇。在毗邻的李集镇、乃至临近的安徽省宿县、灵璧、大路、高楼……[详细]
  睢宁八匹马,徐州市第三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传统舞蹈类项目。据《双沟镇志》等史料记载,双沟地区的传统民俗舞蹈“八匹马”,已经有500多年的历史,最早起源于明朝初年的屯兵营时期。当年从双沟到宿迁的皂河共有72个屯兵营地,在双沟附近就有焦家营、王家营、苏塘营等屯兵营。其中焦家营是骑兵营。民国初年,在双沟地区各大村庄都在每年的春节前后,排演八匹马,活跃在集市、村庄和春会上。据上世纪八十年代全……[详细]
  荷叶落子,曲艺的一种,一只大镲(钹)像荷叶,一杆击打大镲的大木锤,一双竹板,这简简单单的道具,却能演唱腔调激昂、婉转动听、惟妙惟肖,神态各异,千姿百态的人物来。荷叶落子是河北唐山落子(评剧的前身)演化来。清朝嘉庆年间,唐山落子演员穷困潦倒,先是流落在山东菏泽地区、济宁地区一带,靠演唱乞讨为生。当时叫“山东洛子”。一大镲,一竹板,一锣点,自打自唱,快慢结合。后来又流落在河南永城、夏邑、安徽宿州地区、……[详细]
  邳州香包,徐州市第三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传统美术类项目。香包是我国传统的民间艺术品,其历史悠久,可追溯到战国时期,汉代已普遍佩戴,如汉乐府长诗《孔雀东南飞》中有“红罗覆斗帐,四角垂香囊”。邳州境内汉代养蚕、织布业已很发达,香包在汉代邳州民间已有缝制,唐宋时期已普遍流行,明清时期已作为家庭女孩和妇女必学必备的针线活,一直延传至今天。邳州香包多用绸缎、五色丝线、香料、棉素和茅香樟根粉拌辛……[详细]
  徐州毛猴制作技艺,徐州市第三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传统美术类项目。毛猴,过去俗称“药材猴儿”、“猴戏”,学名“昆塑”。从清朝同治年间老北京出现第一只毛猴起,至今已有一百五十年的历史。清代同治年间出现了第一只毛猴后,逐渐流传于民间,“猴儿汪”、“猴儿钱”都是著名的毛猴艺人,毛猴制作技艺在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达到了一个高峰,过去,在老北京的庙会上,“买猴料、粘毛猴”曾是过年时必有的一景。清……[详细]
  泉山花鸟字,徐州市第三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传统美术类项目。历史沿革及分布情况:花鸟字经专家考证是东周时期以鸟为图腾的宋、吴等国创造的鸟书演化来的。徐州先民曾活动在泉山区域的云龙山下园墩、桃山集及多座凤凰山等地,在东周时期用树枝、刀、锥及漆刷等刻写怪异的鸟(图腾)来装饰文字,创造了鸟书。泉山花鸟字就是由徐州先民创造的凤鸟书发展演化来的,具有强大的生命力、辐射力、影响力。基本内容及艺术特……[详细]
  面塑,徐州市第三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传统美术类项目。面塑,俗称面花、礼馍、花糕、捏面人,是中国民间广受喜爱的一种传统雕塑艺术形式。据史料记载,中国的面塑艺术早在汉代就已有文字记载,可谓是历史渊源流长,早已是中国文化和民间艺术的一部分。新沂面塑的形成可追溯到清同治年间,是由新沂面塑当代传承人邹爽的祖辈传承下来。经过五代的传承,发展至今已有150多年的历史。主要分布于新沂市窑湾、草桥等镇……[详细]
  合沟门吊子,徐州市第三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传统美术类项目。门吊子有许多种叫法,如“门签”、“挂千”、“吊钱”、“过门笺”、“挂钱儿”,是我国传统的年节门(窗)楣吉祥装饰物。新沂门吊子由来已久,盛行于清宣宗道光年间,至今已二百多年的历史。新中国成立后,新沂门吊子技艺得到传承和发展,现在有刻制门笺作坊近2000个,艺人达3000人。目前,门吊子主要分布在新沂市合沟镇的窦老庄、曹庄等村。基……[详细]
  丰县渊子土陶制作技艺,徐州市第三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传统技艺类项目。丰县渊子土陶制作技艺始于商末周初,盛于漫长的农耕时代,具有悠久的历史。因其技艺独特,制品色泽艳丽,手感光滑,种类多、质地好、用途广,丰县渊子土陶技艺被代代相传,直至今日,丰县渊子土陶制品仍被人们所称道。丰县渊子土陶制作技艺主要流传于梁寨镇,集中在渊子周围的南集、红楼、黄楼、腰里王和夹堤等村。上世纪80年代之前,渊子附……[详细]
  邳州八义集臭豆乳制作技艺,徐州市第三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传统技艺类项目。乾隆年间,邳州八集街农民刘祥胜以做豆腐谋生。一次当地接连数十天阴雨绵绵,刘祥胜做出的豆腐无法出售,只好放在豆腐坊里。但豆腐房里温度很高,没过几天豆腐上就长出了白毛,刘祥胜担心豆腐变质,生意折本,就用盐腌制。腌制几天后,见豆腐块色彩鲜亮,略有臭味,就吃了一口,觉得臭中带香,越吃越香,于是上街喊卖,很快就销售一空。后……[详细]
  邳州柳编,徐州市第三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传统技艺类项目。从邳州大墩子遗址的陶器底部的条编编织纹为邳州柳编历史提供了依据。战国、汉代的武士们的柳编头盔、马头防护柳编罩,说明当时柳编技艺已普及,不仅进入平常百姓家,而且运用到军事防御上了。邳州因地洼宜于杞柳的繁殖生长而推动了柳编技艺的发展。明清时期柳编成为家庭必用品,邳州形成了人人学柳编,家家有作坊的场面。新中国成立后,邳州成立了许多柳编……[详细]
  素火腿加工技艺,徐州市第三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传统技艺类项目。素火腿因形似肉制火腿,实为豆制品得名。作为传统豆制品的一类,其历史渊源最早可追溯到公元2世纪东汉晚期淮南王刘安时代。历经千年发展和演进而历久弥新。18世纪末期,在贾汪一带出现了部分豆制品作坊运用卤制配方卤制传统豆制品的生产技术。其中又以金家作坊独具特色,把做出的生豆皮卷成圆柱状加以卤制,形成独具特色的素火腿而最为有名。由于……[详细]
  余窑烧陶,徐州市第三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传统技艺类项目。徐州余家祖辈为制陶工匠,清朝康熙年间,祖籍湖北武昌兴国州的余家四兄弟移居徐州西部,发现这里的土质适合制作陶器,便在此安家落户。这片地方是片沼泽地,先是称为常家庵,自余家来居,生意红火,规模扩大,名声大振,于是便称为“余窑”。清代光绪年间的徐州城图上,在城外西南有大片地方标名为“余家窑”,可见余家烧陶在徐州已有一、二百余年的历史了……[详细]
  王氏金银细工制作,徐州市第三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传统技艺类项目。在我国东汉时期,金银器制作工艺中的锤碟,掐丝,累丝,炸珠,焊接,镶嵌等细工已大体完备。经唐至清1000多年的发展使之更加流光溢彩,金碧辉煌。王氏金银细工制作始于1927年,源于清末年的锡匠王庆林,至今已近百年。王氏金银细工的加工步骤分为选料(根据要做的成品选用适合的银料),熔化(银料溶化后在料槽倒出银条或银块),打条或开……[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