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祛腐生肌膏医药,发源于传统中医药学,成熟于现代中医人的传承改进及临床应用,是一种历史悠久、取材地道、配方科学、疗效独特的创伤良药。属生肌拔毒,长肉类传统中药软膏剂。创伤- 染和创面愈合一直是困扰外科医师的难题,千百年来,祖国医学的中药外用对创面愈合具有独特疗效。徐州市中医院名老中医在博采众方基础上研制出祛腐生肌膏,并逐步运用于临床。治疗感染创面、开放性骨折、溃疡后期等,深受病患欢迎。目前该项目……[详细] |
草编(新沂蓑衣编织技艺),江苏省徐州市新沂市第四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传统技艺类项目。蓑衣是旧时人们普遍用的雨衣,干活、行路都离不开它。在新沂一带,用来编织蓑衣的材料有茅草、高梁叶裤等。结蓑衣要先用好麻搓绳打领子。领上绳和草所结的扣子多了,决定蓑衣的大小,就好像用毛线打毛衣讲究扣数一样。在从蓑领向下编织的过程中,用茅草编织出的花领与格路,是极为美妙而多变的几何图案,而且是呈立体的。从拔……[详细] |
铜山丁丁腔,徐州市第一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戏曲类项目。在清代,由于黄河及大运河从徐州改道,徐州北的利国驿成为大运河流入微山湖的停靠码头,所以微山湖一段的厉湾、寄堡一带,经常停泊着南方运粮的船只及停有保卫运粮船安全的砲划子船,船上的南方人、北方人会演唱很多小调。天长日久,岸上的农民学会了那……[详细] |
邳州黄石公的传说,徐州市第二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民间文学类项目。邳州黄石公的传说讲述的是黄石公与张良在下邳圯桥上相遇,张良不耻下跪纳履,黄石公授其兵书的故事。最早出自司马迁的《史记·留侯世家》,距今已有二千多年的历史。此传说以黄石山上黄石公庙为中心,向周边区域扩散传播到鲁南部分区域,中心区域为岔河镇、戴庄镇、邢楼镇、四户镇、铁富镇、邳城镇等。由于人员的流动和文字的传播,关于黄石公、张……[详细] |
孔子观吕梁洪的传说,徐州市第二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民间文学类项目。据《庄子·外篇·达生》记载,孔子观吕梁洪的传说发生于春秋时代,距今2490多年,流布于铜山县(现铜山区)伊庄镇的吕梁、城头、倪园、卯山头、白云楼、上洪、下洪和张集镇邓楼、梁塘、董家、张家及徐庄镇的山黄、圣人窝等几十个村庄。《水经注》记载:“古吕梁洪地势险恶、水流湍急,流水三四十,鱼鳖不能行,令孔子仰慕不已。”《庄子》中……[详细] |
李三娘的传说,徐州市第二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民间文学类项目。李三娘的传说在沛县各乡镇均有流传,尤其是与李三娘的出生地城关镇相邻的朱寨镇、大屯镇、张寨镇、胡寨镇等,几乎是家喻户晓。李三娘的传说与刘知远密不可分,没有刘知远,就没有李三娘凄美的爱情故事。刘知远(895年—948年),五代十国时……[详细] |
凤凰的传说,徐州市第二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民间文学类项目。丰县凤凰的传说起源于春秋时期,自丰城建成不久即有了“凤凰落丰城”、“凤凰嗉”、“凤凰卵”的传说,至刘邦祖父刘仁浩时形成“凤凰点穴、蚂蚁筑坟”与“梧桐树上落凤凰”的传说。据明版《丰县志》记载:“丰县又名凤城,凤凰嗉,城之西南角独高丈许,垂左翼于东南、右翼于西北,各长数百丈,此凤城之所由名也。”现凤凰嗉虽历经岁月沧桑遗址仍存。据清……[详细] |
柳将军传说,徐州市第二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民间文学类项目。柳将军名柳毅,唐代湖广人,后迁丰县。柳将军传说源于唐代,形成于不同历史时期,在丰县民间世代流传至今。唐代李朝威的传奇小说《柳毅传》、元代尚仲贤的杂剧《洞庭湖柳毅传书》等对该传说故事有所收录。柳将军传说中的“传书涧”现存于柳将军庙遗址,公元1966年此庙被拆除。旧时丰县于农历九月初二至初五在柳毅庙旁举办香火大会,届时,苏、鲁、豫……[详细] |
云龙山庙会,徐州市第一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民俗类项目。云龙山庙会,原名称“大士岩庙会”,俗称“云龙山会”。清康熙年间,徐州知府姜焯,在山西坡兴建僧舍时于地基中发现一块白纹巨石,便命人雕刻成送子玉带观音。众多妇女知悉,纷纷来拜,以求早生贵子。后来求子的日期渐渐集中在农历二月十九日,而兴化寺的僧人每逢这天就做起法事,为观音菩萨诞辰庆典,为求子者还愿,来者甚众。诞寿庵推波助澜,募款修建戏楼……[详细] |
彭祖烹饪术,徐州市第一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传统手工技艺类项目。彭祖烹饪术源于尧帝时的彭祖。彭祖,一作彭铿,陆终第三子,是一位大名鼎鼎、誉满华夏的圣贤人物。他因献雉羹(野鸡汤)给尧帝,治好了尧帝的厌食与体虚症,为尧帝所赏识,遂封他为大彭氏国(今徐州)国主。后人尊称他为彭祖。当时,雉羹是用野鸡、牛羊肉等加黍稷米、藿、菰(茭)白等炖烂,用米粉勾芡制成。春秋战国时,屈原在《天问》第八十七节里……[详细] |
云龙编结工艺,徐州市第一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传统手工技艺类项目。民间编结工艺源于民间彩扎。民间彩扎是指用竹蔑或铁丝为原料,用纱纸或其它丝线所扎制的艺术造型工艺,俗称“扎作”。我国彩扎有悠久的历史,是著名的工艺美术品之一。每逢节日庆典,民间往往张灯结彩,以示庆祝。云龙编结工艺是以高梁莛、竹子为主要原料,集编、扎、糊、剪、绘多种技艺于一体。其种类分为蝈蝈笼等小件作品、高梁莛编结宫灯、竹编……[详细] |
邳州泥玩具,徐州市第一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传统手工技艺类项目。邳州泥玩具的制作历史悠久,距今已有6000年的历史。邳州四户大墩子、戴庄刘林的新石器时期遗址中就出土了三件泥响瓿和陶兽、陶猪、陶鸡、陶鸭、陶房等泥玩具,这些泥玩具均为腹空,有的在背后、有的在头、有的在两腿上各开一小圆口,与现代货郎所吹的小泥响瓿极为相似,出土时仍能吹之有声。据史料考证,汉代就已有了民间泥玩具制作销售的记录。……[详细] |
邳州蒲扇编制技艺,徐州市第一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传统手工技艺类项目。邳州草编历史悠久,据明、清《邳州志·物产礼俗卷》附载:“贫媪亦善女红,编蒲为扇,织草为履,颇精美,而海外瑰奇日”。明清以来,邳州蒲扇编织成为邳州广大农村手工业的一项支柱产业,形成了十多个蒲扇编织专业村,数千人从事蒲扇编织。1915年邳州编扇艺人李凤祥、黄作编织的“蒲编桃花扇”,被选送至巴拿马世界博览会展出,荣获银质奖……[详细] |
铜山面塑,徐州市第一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传统美术类项目。面塑,俗称面花、礼馍、花糕、捏面人。它以面粉为主料,调成不同色彩,用手和简单工具,塑造各种栩栩如生的形象。铜山面塑作为一种民间美术形式,广泛分布于徐州各地区,其中在黄集镇范楼村更是苏鲁豫皖接壤地区远近闻名的“面塑村”,全村200多户村民,几乎家家户户都会捏面人。铜山面塑系纯手工制作,其内容多以神话传说、历史故事题材为主,如《七仙……[详细] |
邳州花鸟字,徐州市第一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传统美术类项目。邳州花鸟字,又称“鸟字”、“多彩花鸟虫鱼组合书法”、“藏字画”、“飞帛板书”、“字谜语”、“意匠文字”等,是由古代“飞白书”演变而成,流行于汉魏,唐宋时期又与“鸟虫书”、“竹节书”、“蝌蚪文”、“虎爪书”、“龙爪书”、“鸾凤书”、“穗书”、“云书”等书体和传统民间花鸟画融会贯通,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书画艺术形式。据明清《邳州志》及……[详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