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山西省 > 临汾市民俗文化

临汾市民俗文化介绍第6页

  凤头鞋,鞋头以凤纹为饰,故名,亦称“凤翘”。相传,明万历皇帝的生母,祖籍系山西翼城,在世期间,经常怀念家祖,多次回乡省亲。万历皇帝为生母思乡情绪所感动,钦赐翼城姑娘在出嫁时可与宫内公主享受同等待遇:坐凤轿、戴凤冠、穿凤头鞋。从此四百余年来,翼城妇女因享此特权而倍感骄傲,穿凤头鞋已成为历代妇女地位和身份的象征,此俗为孝定李太后特赐家乡女子的出嫁礼仪,它处女子不得享此殊荣。凤头鞋做工精细,用料考究,色……[详细]
  印染来源于古老的捺印技艺,唐、宋时期称“药斑布”,明、清时期称“浇花布”。平阳印染布艺是流行于临汾及其周边地区的一种印染工艺,清末民初已盛行于晋南地区,由于印染艺人流动性较大,因此其工艺遍布晋南、晋东南个乡村,影响面较广。平阳印染布艺最早采用的染料是在植物中提取的,紫色、蓝色较多,后来有了矿物颜料,常使用的染色颜料有品红(胭脂红)、品蓝、嫩黄(亮黄色)、品桃红(玫瑰精)等基色,其他色彩可自行调配。……[详细]
  晋国古都侯马(古称新田),位于山西省临汾市最南端,汾河、浍河交汇处,是中华文明发源地,这里土壤肥沃,人杰地灵,商阜汇聚,历史上曾是晋南服装业繁荣发展的集中地。民国初年,当地的土布制作已成多元化,花色品种发展至十余种,闻名周边县市。新田手工土布织造从采棉纺线到上机织布经轧花、弹花、纺线、打线、浆染、沌线、落线、经线、刷线、作综、闯杼、掏综、吊机子、栓布、织布、了机等大小72道工序,以22种基本色线可……[详细]
  第四批省级扩展项目,第四批国家级扩展项目。麻笺即麻纸。平阳麻笺历史悠久,据《晋南史料》记载:山西造纸始于东汉永初(公元107-114年)年间,在公元121年(蔡伦卒年)前,蒲州地区的造纸业已具相当规模,产品即为麻纸。平阳麻笺以山西襄汾邓庄所产为上,曾一度作为贡纸、府纸,故被誉为“邓庄麻笺”。明清时代,“平阳麻笺”就被指定为皇宫用纸,蜚声京华,当时各部大臣及地方官员向皇室呈文,大都用的是“平阳麻笺”……[详细]
  洪洞重八席历史源远流长,据传起源于先民祭祀人文始祖伏羲氏的民俗活动,后明代大移民又将重八席带到各地,当时的一曲民谣至今流传:“朱重八,朱重八,槐乡人在天涯,喜相逢,吃重八,百家姓里是一家。”故民间又将其称为“重逢席”、“八八汤水”。此宴规格严谨,选料精细,做工考究,并以师徒口传手授、世代传承的形式一直沿袭至今,被誉为“根祖槐乡第一席”。重八席分为有头有尾的全席和无头无尾的单重八,除了头和尾外,中间……[详细]
  花食,面塑的一种,顾名思义是用面粉制作的手工艺品。乡宁面食文化历史悠久,内容丰富,种类繁多,富有地方特色,是一种由风俗习惯积淀形成的极具代表性的地方文化。乡宁花食主要包括清明节上坟祭祖用的寒食馍,祭祖上坟用的“子柱”、“顶子”、“娃娃子”、“滚坟鱼”。小孩过岁婴儿满月时,要蒸“牛箍鸾”或称“项圈馍”、“鼓鼓馍”、“枣花长馍”,象征从此敲响了人生征途的鼓点。小孩十二岁要在娘娘庙举行“赎身”仪式,除了……[详细]
  翼城秧歌也称干板秧歌,起源于明清时期的社火小调,后经历地摊子表演唱,又移植了梆子戏中的一些袍带戏,逐渐成型。清末民初,翼城秧歌戏较为盛兴,当时全县30多个村庄有秧歌戏班,大部分戏班在50人以上,较出名的秧歌戏班分布于故城、冶中、岳庄、冷泉、南常岭(斜口庙)段庄、木坪、孝义、杨石家、霍家涧等村。翼城秧歌属于“三小戏”,配乐只用打击乐(鼓板、马锣、小锣、梆子等)和唢呐,无弦乐。唱腔近似于民歌,词律上以……[详细]
  襄汾抬阁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最早流行于本县西中黄村,故又称“西中黄民间抬阁”。据老艺人相传,本村地处三官峪洪灌地带,过去每逢岁旱之时都要开展祭鼓祈雨的民俗活动,人们穿上节日的服装,载歌载舞,围观者多时就把化妆好的儿童杠在肩上行走,或是站在木方桌上表演,这便是扛抬和桌子抬的雏形。后经艺人改进曾以戏曲内容、生活内容的形式出现,日渐盛行,遂成为民间社火中一种娱乐主要活动。襄汾抬阁有扛台、桌子抬和高抬三种……[详细]
  凌云八音会是一种寺庙音乐,主要流传于古县、安泽、沁源等太岳山区一带,并以古阳凌云为核心地带,据传是由一位叫慧尘的法师带入兴唐寺(属洪洞县,始建于唐),传承至今。凌云八音会最早是僧众超度亡灵的法乐,后逐渐与民间礼俗、节庆活动相融合,成为当地著名的民间吹打器乐。凌云八音会主要由祭呐、禅鼓、笛子、管子、二胡、钹、云锣、笙八种民间乐器组成;表演形式有吹、拉、弹、唱、说;代表曲目是《天上下雨地下湿》;主要套……[详细]
  襄汾民歌是当地民众在长期生产生活实践活动中,经过广泛的口头传唱所形成和发展起来的集体创作,是民众表达自己思想、感情、意志和愿望的一种艺术形式,世世代代伴随着人类的生产生活发生、发展、传承至今,也是反映襄汾人民社会生活和发展的历史缩影。襄汾民歌体裁多样,有号子、山歌(高调山歌、平调山歌)、小调(秧歌、民间歌舞、说唱歌曲、抒情歌、儿歌、诙谐歌、叫卖调)等;题材内容丰富多彩,大致可以分为爱情歌曲、生活歌……[详细]
  时间:每年的农历七月十五地点:洪洞大槐树景区活动历史:8活动影响:7 参与指数:7.5简介:“问我祖先在何处?-大槐树。祖先故居叫什么?大槐树下老鹳窝”。每当人们哼唱起这首民谣,它的背后,便是那场著名的明代大移民。这场发生在明朝洪武至永乐年间的移民大迁徙,历时50年,迁民18次,遍布京、冀、鲁、皖、苏、鄂、秦、陇等18个省市500多个县,是历史上规模最大、时间最长、范围最广的官方大移民。六百多年来……[详细]
  曲沃碗碗腔是流行于山西省曲沃县一带的汉族传统戏剧,属于皮影戏腔调,因其主要特色乐器为小铜碗而得名,又因其领奏乐器月琴旧称“阮咸”,故也被称为“阮儿腔”。一说叫“湾儿腔”,以产生流行于黄河湾处而称谓。2006年,曲沃碗碗腔成功申报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2011年被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作为一种汉族民间艺术,碗碗腔原是陕西东部华阴、大荔一带皮影戏的唱腔。旧称“时腔”,老艺人认为曲沃碗碗腔……[详细]
  湖州三跳,俗称“纤板书”、“三敲板”,简称“三跳”,皆因它的伴奏乐器是“三敲板”而得名。流行、分布予以湖州为中心的浙北各市县,是一种用【劝世调】单曲往复,使用湖州当地方言,说唱相间的地方曲艺。据考证,三跳的起源和形式与宣卷有一定的渊源关系。最初流传于湖州东乡和江苏的交界处。20世纪初,最早在湖州府庙内的茶室书场演唱三跳的艺人有杨阿培、王仁堂等,受到湖州人的喜爱,三跳演唱逐渐向湖州四乡辐射延伸,艺人……[详细]
  2011年5月23日,国务院公布了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云丘山中和节以民俗类名列其中。此前的2009年,云丘山中和节已被确定为山西省示范保护基地,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云丘山中和节是云丘山一带的传统节俗,起始于唐代,历时千年,传承未衰。据专家、学者考证和挖掘:“以中为心、以和致用”的云丘山中和节,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本源、精髓和灵魂,是中华民族人文精神的重要体现,其内涵是以中正为精髓,以阴……[详细]
  翼城琴书因说唱时主要伴奏乐器为扬琴,故名“琴书”。翼城琴书是一种古老的汉族民间曲艺。相传起源于元代末年,流行于以山西翼城为中心的河南、陕西、山西三省交界地区。唱腔分为以小钹击节的“钹儿腔”和以八角鼓击节的“鼓儿腔”两类。2010年5月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翼城琴书是在山西翼城这方有着数千年文化底蕴的沃土上,土生土长的汉族民间说唱艺术,俗称“本地书”。据《翼城县志》《梨园百年琐记》记载……[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