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山西省 > 临汾市民俗文化

临汾市民俗文化介绍第2页

  打瓦是流传于我国北方地区的一项由多人参与的竞技性投掷游戏,种类动作繁多。据考证,宋朝文献中便有“打砖”一词,足见其历史久远。永和打瓦游戏场地一般长7—10米、宽6米,道具为就地选取的长宽约20厘米、厚约2厘米的方石板,参加人数从两人到多人不等。分组比试,以准获胜。既适合儿童游戏,也适合中青年人娱乐,老年人也可参加。其规则朴素,程序简明,娱乐性强。伴随着打瓦游戏还产生了很多童谣、民歌,也派生出如“打……[详细]
  翼城老虎上山是在传统民间杂耍“虎舞”(俗称耍老虎)基础上发展而成的传统体育项目。翼城县南梁镇下涧峡村表演的老虎上山形成于明末,兴盛于清朝和民国时期。据老艺人回忆,该村在清代曾有“老虎会”组织,会员50—80人,年年元宵节期间在本村和南梁镇进行表演,还常参加县城社火表演,也应邀到外地演出。老虎上山表演时,需要在高15米的木杆上搭建两块门板,再固定两把圈椅,作为“假山”;两边各挂两条大绳,从顶端斜拖地……[详细]
  洪洞通背缠拳又名“通背拳”、“洪洞通背”,是一种古老的传统武术拳种,主要流行于山西洪桐及周边地区,通常用于防身健体。通背缠拳最早可追溯至宋代,自清乾隆年间先辈郭永福大师传艺洪洞以来,已盛行二百多年,传播十余县,其习练者众多,名师辈出。通背缠拳有其鲜明独特的拳理、拳法和技术要求。“通背”者即周身通达,力从背发之意也。“背”为周身活动中心。“缠拳”者含意有三:其一,为缠绕之意,为化敌力之法;其二,即手……[详细]
  西闫民歌流行于山西省翼城县西闫镇,是一种诙谐风趣、通俗易懂、委婉动听、颇受群众喜爱的山区小调。据传,在西闫镇十河村一带,很早就流行唱酒曲。起先是讨媳妇闹洞房时,在洞房里唱的一种小调。闹洞房者让新媳妇喝酒,新媳妇不能喝酒,就得唱一支小曲。这样你也让唱,他也让唱,新媳妇不喝酒,就得一支一支地唱下去。所以许多新娘在没结婚之前就你传我,我传你,学了不少小曲,以备新婚之夜闹洞房时唱。由于这些小曲风趣好学,慢……[详细]
  霍州三弦书,也称霍州地方书,是清代末年兴盛并流传于霍州地区以三弦为主要乐器的民间说唱艺术形式。霍州三弦书演唱形式多以单人活动为主,或两人及多人合作分角色演唱。演唱者通常是面前横放一张条桌,身坐古式靠背椅,左脚蹬甩板,以此击节,右膝上绑一扇小钗打花填空,怀抱三弦,边弹边唱边打小钗。其曲调常用“断桥”、“别母”、“崩三崩”、“割韭菜”、“将军令”等曲牌,用于开书前招引观众,渲染气氛。书调为板腔体,有“……[详细]
  洪洞书调又称“洪洞地方书”或“四音子书”,主要流行于山西省洪洞县及周边的古县、霍州、汾西、浮山等地,是具有鲜明地方特色又为当地民众喜闻乐见的一种曲艺形式。洪洞书调的具体形成年代无文献资料可考。据现存艺人口述的传承谱系推断,至迟在清代末期的道光年间就已经十分盛行,距今至少有150年的发展历史。洪洞书调的早期表演形式主要为一人自弹三弦采用洪洞方音表演,说唱相间,以唱为主。唱腔属板腔体,基本曲调为上下两……[详细]
  木偶戏,在山西的传播历史悠久,这种又称之为“傀儡戏”、“傀儡子”的民间戏曲,源于汉代,是由殉葬木俑演变发展而来的。清末民初,浮山地区木偶兴盛,当地有许多人以制作偶制箱而闻名,涌现了许多木偶戏艺人。1949年,浮山县成立了木偶剧团,剧团吸收蒲州梆子和眉户戏的音乐唱腔,排演了《金刚庙》、《闹堂》、《斩子》等剧目。之后,浮山木偶剧团参加了山西省第一届民间艺术观摩演出并随国家文艺代表团赴朝鲜慰问演出,博得……[详细]
  唐城花灯秧歌,是一种以秧歌的舞步为基础,舞者手持花灯,花灯随舞者的舞步而舞动的舞蹈。适于夜间燃起烛火时表演,舞者在烛影摇曳中舞动步伐,与灯影相映成趣。每年的正月十三日,是唐城村民庆丰收的集体日子。众百姓忙活了一年,举着花灯,扭着欢快的秧歌尽情地表演,所有的欢快情绪都要在这一天宣泄出来。唐城村习俗,所有参与花灯秧歌的队伍都要集中于街中心,由主持指挥调度。在震天动地的威风锣鼓声中,花灯秧歌队伍绕街一周……[详细]
  翼城浑身板亦叫“花板子”,因表演者手持三片系在一起的檀板而得名。在乐队的伴奏下,表演者有节奏地用檀板击打手、肩、膝、大腿、脚背、脚心等,是一种优美的民间舞蹈,被当地人亲切地称为“乡村健美操”。浑身板主要流行于翼城县王庄乡王虎村和南梁镇郭家坡村的郭姓家族中,是在庙会、祭祀、赛社等活动中表演的一种民间舞蹈形式。明人姚旅所著的《露书》中曾写到,在山西南部见到过多种民间舞蹈,其中就有一种手持檀板,边拍边舞……[详细]
  孝义旱船是翼城县王庄乡孝义村传统民间舞蹈表演形式,历史悠久,表演套路多,一般在正月十五闹社火时表演。据传,孝义村是翼城县跑旱船的发源地。老人们回忆,孝义旱船约形成于清初,光绪年间已负盛名,距今有二百多年历史。其村张家、郭家、马家均有传人。著名的老艺人有张万春、马效温等,均生于1858年前后,至今已传八代。孝义旱船常以多只彩船参加表演,表演者均以《白蛇传》、《打渔杀家》等戏曲中的人物进行化妆。旧时,……[详细]
  河蚌舞亦称“逗河蚌”,是翼城县西闫镇堡子村一种群众性传统舞蹈,一般在正月十五闹社火时表演,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也经常参加一些庆典活动。河蚌舞起源于清嘉庆年间,距今有180多年的历史。表演时,演员装扮成河蚌精和逗蚌人,逗蚌人把一块卷叠起来的花格布斜扎在身上,手牵一根红绳,红绳另一端拉一个河蚌精,两个人拉着红绳跑圆场。接着,逗蚌人放下绳子,把花布解下抖开(花布表示鱼网)在场子里追捕河蚌精,河蚌精做着……[详细]
  白店秧歌是流传在侯马市白店村及其周边地区的舞蹈。它历史悠久、舞姿独特、曲调优美动听,在山西省南部一带颇有影响,主要用于婚丧嫁娶,节庆礼仪活动。白店秧歌队由舞伞者1人,鼓手1人,击锣者2人,击镲者2人,共6人组成,既可以广场表演,也可以舞台表演。表演形式主要是跑队形和与演唱民歌小调交替进行。常用队形主要有“之字路”、“蒜辫子”、“剪子关”、“单蛇蜕皮”、“双蛇蜕皮”、“二龙出水”等。锣鼓点较为简单,……[详细]
  高跷,也称“拐子”,是由表演者脚踩木跷进行舞蹈表演。由于表演者高出一截,观众需要仰起头来或是站在高处观看,所以也有人把高跷称为“高瞧戏”。隰县千家庄响铃高跷源于清朝末年,因跷腿拴有响铃而得名,是当地百姓在春节、元宵节闹红火时的重要文艺形式,百余年来,受到当地民众的广泛欢迎。响铃高跷一般高为1.5米,最高的跷可达两米,演出时以小鼓、小锣、唢呐为伴奏乐器,表演者装扮成《水浒》、《西游记》、《白蛇传》等……[详细]
  洪洞金鼓乐亦称“金鼓子”,流行于山西晋南一带,是集吹奏、敲击、舞蹈为一体,广受群众欢迎的民间鼓吹艺术。据洪洞县曲亭村碑文记载,明清时期洪洞金鼓乐便已规范成乐行,得到官府认可,订立在乡规民约中。洪洞金鼓乐形式多样,演奏与表演时不拘一格,队伍人数可多可少,多至数十人,少至三四人,一鼓、一钹、一锣、一唢呐;演奏时主要以吹、打为主,要求唢呐艺人具备深厚的艺术功底与技巧:会大换气、口腔内杂耍、鼻子吹奏、放花……[详细]
  台骀锣鼓流传于侯马西部的高村乡西台神村,它由晋王祭祀用的宫廷音乐发展而来,因祭祀汾河河神——台骀而得名,距今已有2500余年的历史。台骀锣鼓分高、中、低三声部,大鼓、大钹为低声部;小鼓、小锣为高声部;大锣为中声部。演奏时高低声部交替,有板有眼,抑扬顿挫。演奏乐器有大鼓、小鼓、大锣、小锣、大钹5种。18人演奏,其中2人兼敲大小鼓,4对大钹、8个大锣、4个小锣。乐队指挥由鼓手兼任,演奏起来互相兼顾。演……[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