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山西省 > 吕梁市民俗文化

吕梁市民俗文化介绍第2页

  桥头大鼓是流传于文水民间的一种打击乐,主奏乐器是一面十分罕见的巨鼓,因源于桥头村,当地人称“桥头大鼓”。桥头大鼓主奏乐器是一面直径12尺、高约4尺,由4名鼓手分站东、南、西、北敲击的巨鼓,当地人称“九龙浑天雷公鼓”,协奏乐器为铙、钹。演奏时,由64名铙钹手按伏羲六十四卦的布局簇拥在大鼓周围,形成多队形变化的演奏阵式。桥头大鼓源于古代的祭祀祈雨活动,距今至少有600余年的历史,它与当地民间迎祀麻衣仙……[详细]
  凤山(古称三阳云凤山)位于吕梁市离石城北,凤山道院(亦称天贞观)坐落在凤山山腰,每年正月二十四日至二十六日,道院都会举办传统古庙会,祭祀本院道士孙真人。据史料记载,孙真人本名孙浩远,字云际,离石玉亭街(今南关旧街)人,约生于明代洪武年间。成化十九年(1483)云际道人羽化石州(今离石),其弟子姜浩渊告请知县,组织了规模较大的葬仪,并建楼三间,塑天尊真人像,将先师诞辰日正月二十六日作为道观祭日,州人……[详细]
  “四姐闹温阳”在孝义境内广为流传,故事讲述天帝的四女儿为追求爱情与封建礼教相抗衡的传奇经历,歌颂青年男女追求婚姻自由,鞭笞丑恶势力,赞扬人世间的真、善、美。故事中有众多的现存实物,甚至村名、地名都是真实存在,如崔家庄、东庄沿村、西泉村、温泉村以及大铁钟、八角琉璃井、铜帮铁底河等。千百年来,四姐闹温阳这一古老的传说经孝义劳动人民口口相传,并不断充实、完善,已形成具有完整情节的故事群。“四姐闹温阳”形……[详细]
  汾阳德义园酱园创立于明末,全称“万记德义园”,是传统老字号店铺。昔日的汾州府人称“三晋旱码头”,各地客商尤其是晋陕之间从事皮毛、粮食交易的商人常年往返于此。德义园府酱因酱香独特、经济实惠、便于携带,而成为广大民众餐饮之必备佳品。当时,“府酱”除汾州八县(汾阳、平遥、介休、孝义、离石、中阳、临县、石楼)外,还远销太原府、平阳府(临汾)、潞安府(长治)、陕北榆林府等地。德义园府酱以汾阳优质小麦为原料,……[详细]
  桑皮纸,又叫纱纸、棉纸、纱皮纸,是以山区特有的构树皮、纱树皮、野生植物皮、植物胶等为原料,经多道工序特制加工而成。山西省柳林县孟门镇前冯家沟村有着悠久的桑树种植历史,明清时期,当地桑皮纸使用频率颇高,直至20世纪40年代,许多公文、契约和包装都还在使用。本县孟门镇刘家圪达村民俗陈列室收藏的古代手抄书及契约、军渡郝宏武收藏的晋绥边区革命文献中,有相当多的一部分即为桑皮纸抄写。孟门桑皮纸完整的保留了中……[详细]
  剪刀面是山西民间的特色面食名吃,流行于晋中、晋南等地,因制面工具用剪刀而得名,又因剪出的面条呈鱼形,亦称剪鱼子。相传,黄河东岸渡口的巧姑出嫁到一家富户子弟为媳,过门三天,婆婆要考验新媳妇的手艺,让她下厨擀面条。巧姑因不会做饭而受到婆婆的责骂,后来在邻居大娘、大婶的启发下,她用剪刀剪出面条从而消除婆媳间的隔膜。河东一带的主妇们听说此事,纷纷前往渡口找巧姑学艺,“剪刀面”不胫而走,流传于晋南各地。剪刀……[详细]
  交口县位于山西省西部,吕梁山脉中断山麓,双游河上游,山林覆盖率达到全县国土面积的60%,丰富独特的地域山林资源为当地的“根雕艺术”提供了优质的原材料,同时也为交口根雕艺术的发展创造了优越的物质基础。根雕作品在创作过程中,既要充分利用植物根茎的自然形态,又要在匠人明确的创作思想指导下,依势造型,因材施艺,巧借天然进行取舍、雕琢和工艺磨制等加工处理方法,将根茎的自然形态美和人工造型美“奇”“巧”的结合……[详细]
  柳林民间剪纸历史悠久,主要分布于柳林县孟门镇、王家沟乡、陈家湾乡、三交镇等地,它以丰富的民俗事象为基础,与农耕习俗密切结合,是柳林地方传统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柳林剪纸内容丰富、题材广泛,大体可分为四类。一是用于逢年过节美化环境的岁时节令剪纸。二是婚丧嫁娶时的人生礼俗剪纸,如“喜花”、“蛇盘兔”等。三是宗教礼仪活动的装饰。四是用于制作刺绣,布玩具的底样。从制作手法来看,柳林剪纸大多为单色剪纸,手法有……[详细]
  离石三弦书是一种汉民族说唱艺术,主要流传于离石、柳林、临县、方山、中阳等县域和陕北部分地区,伴随三皇祭祀活动产生,清中后期发展成型。离石三弦书表演者多为盲艺人。表演时,说书人怀抱三弦,腿上缚甩板,自弹自打自唱,可插入道白,一般是或弹或唱,只有在表现紧急场面时才边弹边唱,渲染气氛。唱词主要根据通俗小说和话本进行改编,也有艺人根据民间故事和真人真事创作的符合时代特色的新曲目。句式主要以十言为主,七言为……[详细]
  离石弹唱源于宋代,是将宋调、杂剧、民歌、戏曲、二人台、秧歌等演技融为一体的一种民间传统表演艺术,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据《永宁州志》和《离石县志》记载,离石弹唱源于宋代孔三传所创的说唱艺术—诸宫调,后受元杂剧和明清小说的影响不断演变发展,民国至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又吸收了道情戏、民歌、二人台、秧歌等的艺术精华而达到鼎盛。离石弹唱最初主要流行于离石、中阳、方山和柳林一带,后不断传播,现已辐射到了晋陕……[详细]
  临县三弦书原名“说书”,流行于临县、兴县、方山、离石、柳林、陕北佳县、吴堡、榆林等地,相传在清代咸丰年间由柳林传入,也称柳林调。临县三弦书是由古老的祭祀活动演变而来,初为民众祈雨降福、敬神还愿的表演,后来演化成农闲时间不可或缺的娱乐活动。临县三弦书唱词保留了丰富的方言俗语和习惯用语,多用衬字,文白间用,传统书目有《珍珠汗衫记》、《金镯玉环记》等近百余部;表演形式为一人说唱(现有二人同台和群口表演)……[详细]
  山西兴县李家湾道情是晋西北地区道情艺术的代表,据《兴县志》(清光绪版)、《兴县文化志》记载,该剧种早在明代由陕西传入兴县李家湾、黑峪口等地,清乾隆以后,经不断创编使其内容更加丰富,同时又吸收了当地民间歌曲、歌谣及秧歌舞步,将原来宣传佛、道教思想的道情剧增添了不少反映民间生活的内容,从而成为一种具有特殊唱腔和表演形式的地方剧种。李家湾道情音乐由锣鼓点、曲牌、唱腔三部分组成。锣鼓点大部分与晋剧锣鼓点打……[详细]
  旱船秧歌也称跑旱船,是一种模拟水中行船的汉族民间舞蹈。离石旱船秧歌的活动区域主要以离石城为中心,东到大小东川,北至大武以南,西至黄河岸口,下至上白霜,南至金锣镇。明末清初,离石地区已流行唱秧歌的传统,人民在农闲之余,聚集在一起载歌载舞,共同欢庆。在这样的基础上,人们又发挥创造力,增创了许多和生活息息相关的秧歌曲调,这些曲调通俗易懂的特点,既表达了人们对丰收的喜悦,同时也寄予着对来年的祝福与期望。离……[详细]
  秧歌舞又称扭秧歌,历史悠久,是我国最具代表性的一种汉族舞蹈形式,也是一种集体性民间广场歌舞艺术。秧歌舞起源于古代农业劳动,民众在田间辛苦插秧、耕耘间隙,敲锣打鼓,用来助兴,早在宋代就有农事中唱秧歌的记载。后来人们不断丰富发展,将劳动之余自娱自乐的各种歌舞形式都统称为秧歌。秧歌舞队一般由十多人至百人组成,扮成历史故事、神话传说和现实生活中的人物边舞边走,随着鼓声节奏,变换各种队形,因舞姿丰富多彩,深……[详细]
  福胜锣鼓是流传于山西省文水县闫家社一带的民间打击乐,起源无考。远古时期,闫家社属“小约村”,地广人稀,兽害不止。村民采取敲打响器的方式驱吓野兽,形成了一种原始的打击乐。唐开元七年(719),小约村最繁华的地带建起了一座福胜寺。优美的佛乐与当地民乐相互交流,一种具有明显宗教色彩和浓郁地方特色的打击乐诞生了,因主创人员乃福胜寺的飞云长老和普法大师,故称“福胜锣鼓”。清末,伴随着迎祀麻衣仙姑的民俗活动,……[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