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山西省 > 朔州市民俗文化

朔州市十大民俗文化

晋北道情戏
  晋北道情戏流行于晋北二十余县及内蒙古南部、陕北东部、河北西北部,分神池、代县、应县三个艺术流派。道情音乐约于金代流入晋北一带,以曲牌体说唱形式广泛活动于民间,主要演唱道教故事,宣传教义。清代中叶,搬上舞台,以代言体演述故事,内容广泛触及社会生活。其音乐体制主要为曲牌连缀体,同时也吸收了北路梆子的音乐元素。清末民初,职业班社林立,著名艺人辈出,为蓬勃兴起和迅速发展的时期。著名的职业班社有杨侉子班、武为周班等,名艺人有李艾疙瘩、石六十八等。晋北道情的代表剧目,主要是宗教故事和劝善故事,如《韩湘子出家全图》、《庄周梦》、《郭巨埋儿》等,还有一些生活小戏和移植剧目如《老少0》、《八义图》等。其唱腔曲调,相传有72大调,若干小调,今存套曲13种96曲,如《大红袍》、《皂罗袍》等。其伴奏乐器文场有笛子、……[详细]
朔州秧歌戏
  朔州秧歌是融武术、舞蹈、戏曲于一体的综合性民间艺术形式,流行于朔州市及周边内蒙古南部的集宁、呼市、包头及河套一带,另河北张家口及陕西靠近山西的市县也有存在。早期为广场、街头的秧歌舞队表演的朔州秧歌历史悠久,在宋代加入了武术成分,清代后期又加入故事内容,现在以舞蹈和戏曲两种艺术形式活动于民间。以舞蹈为主的秧歌称为“踢鼓子秧歌”,主要是在节庆和贺生日、祝寿、拜女婿、应邀还愿等民俗事象中表演。全部演出人员为108人,但也有30或50的。男角称“踢鼓子”,女角称“拉花”,男女成对表演。演员多扮成《水浒》、《西游记》中的人物,表演粗犷奔放。表演过程有入户拜年、广场表演、进院祝拜、坐灯官、压街镇邪、烧香祭风、灯场游园、旋旺火、接下程等一系列程式。表演分子、小场子和过街场,各有自己的表演形式。以演戏为主的……[详细]
怀仁陶瓷制作技艺
  怀仁素有“北方瓷都”之称,据《大明一统志》、《大同府志》等相关记载,“怀仁窑”由吴家窑、小峪窑和张瓦沟窑组成,历史上曾与大同青磁窑、浑源窑并称“北方三大民窑”,辽金时期便以生产瓷器而闻名。中国陶瓷博物馆陈列的宋代“兔毫釉碗”和元代“枫叶瓶”皆出自怀仁,相传,闻名于世的大同九龙壁也出自于怀仁古窑。怀仁陶瓷制作选料严格讲究,主要选取本地生产的高岭土、粘土、石英、长石等“四大原料”。制作工艺分为选料、原料粉碎、制泥、拉坯塑型、修坯定型、泥坯干燥、洗坯打磨、画坯上釉和烧制成型等十道工艺流程,每道工艺流程都有严格的控制程序,对陶瓷艺人的经验、手艺要求极高,特别是对画釉、施釉和烧成工艺对艺人的艺术造诣、釉料控制以及对窑火温度和烧制时间的掌握都是重要的考验。怀仁陶瓷历史上以生产“粗瓷”为主,其瓷器线条粗犷……[详细]
右玉剪纸
  右玉民间剪纸艺术历史悠久,地方色彩浓厚,主要流传于朔州、忻州、大同地区以及内蒙古呼和浩特东南部、集宁、丰镇等地。右玉剪纸分为单色剪纸和彩色剪纸两种形式,单色剪纸即只用一种颜色的纸张进行裁剪,作品为分人物类、花草鸟兽类、动物类、风景类。彩色剪纸主要是以各色彩纸镶拼而成,其特点是一幅剪纸作品由多种彩色纸剪成的小部件组合创构。制作工具有剪刀、刻刀、锥子、纸捻、刻板、各种色纸、图案样品、煤油灯(熏花用)等。主要作品有《木桂英挂帅》、《打金枝》、《寇准背靴》、《花木兰》、《飞天》、《蒙娜丽莎》、《四大菩萨》、《太师少师图》、《红楼梦系列》、《十二属相》、《八骏图》、《福狗》、《雄鸡一唱天下白》、《麒麟送宝》、《孔雀牡丹图》、《二龙戏珠》、《龙凤图》、《北国风光》、《家乡》系列、《瞧闺女》、《瞧!大婶、……[详细]
梨花春白酒传统酿造技艺
  梨花春白酒传统酿造技艺是流行在山西省朔州市应县的白酒酿造技艺,历史悠久,工艺独特,是以汾酒酿造工艺为代表的清香型蒸馏酒的酿造技艺,也是以其他少数民族酿酒技艺中汲取的先进经验,承载了中国北方不同时期的习俗风尚,农耕文化,多民族文化融合的历史酿酒技艺,2008年,梨花春白酒传统酿造技艺被列入中国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山西省朔州市的应县古称应州,地处雁门关外,气候严寒,酒成为人们生活中必备的物品,豪饮习俗也促成了当地酿酒业的兴盛,酿酒工艺形成了自己的特色。梨花春白酒传统酿造技艺以应州东上寨出产的“狼尾巴”高粱为原料,用标准筛筛去杂质和蓖粮,然后进行粉碎、配料、润料和拌料、蒸煮糊化、冷散、加曲、加水堆积,入池发酵、出池蒸酒等8个工序。一、粉碎:古用石磨或(驴拉磨)把高粱粉碎成四六瓣,成梅花……[详细]
怀仁旺火习俗
  旺火是新春元宵节期间流行于晋北地区久负盛名的一种传统习俗,其中以怀仁旺火为最。怀仁县地处雁门关外,是典型的多民族文化融合地区;加之该地区煤炭资源比较丰富,煤的作用远在古代就已渗透到风俗民情之中,而拢旺火习俗一直流传至今。怀仁旺火,俗称拢火龙。每逢春节除夕和元宵节,家家户户院落门前都要用大块煤炭垒成一个塔状,名曰旺火,以图吉利,祝贺全年兴旺之意。里面放柴,外面贴上大红字条,上写“旺气冲天”等字。单等午夜十二点,鞭炮齐鸣之时,将旺火点燃。点燃后,火苗从无数小孔中喷出,状若浮图,既御寒,又壮观。大人孩子围起一圈,有的做游戏,有的放鞭炮,男女老少都要来烤火,以图“旺气冲天”。孩子们也可以走街串巷观看评论火堆大小,谁家的火堆大、着的旺,谁家的旺气也大。正如清朝《大同县志》所述:“元旦,家家凿炭伐薪垒垒……[详细]
女娲传说
  女娲,即女阴,是生育之神的化名。女娲是中国历史神话传说中的一位女神。与伏羲为兄妹。人首蛇身,相传曾炼五色石以补天,并抟土造人,制嫁娶之礼,延续人类生命,造化世上生灵万物。女娲是中华民族伟大的母亲,她慈祥地创造了我们,又勇敢的照顾我们免受天灾。是被民间广泛而又长久崇拜的创世神和始祖神。她神通广大化生万物,每天至少能创造出七十样东西。在目前中国,有以下几个地方都在宣传女娲的归属:1。陕西平利县:多部史书中记录的女娲的故里,生态县。当地也保留大量关于女娲的传说和足迹,有女娲山和女娲庙。出士了大量的远古时期的陶片。2.河北省涉县:宣传起步早。3甘肃天水秦安:传统说法上的“女娲故里”4.山西晋城泽州:宣传较弱,建有“华夏女娲文化园”5。河南周口西华:有个女娲捏土造人的女娲城【女娲造人】《太平御览》:女……[详细]
清凉山传说
  相传,隋炀帝三女儿南阳公主(俗称三皇姑)因不满其父荒淫无道,欲出家为尼而落难白草寺。隋炀帝听说后大发雷霆、骂皇姑辱没门风,派兵火烧白草寺。玉帝听说后派二郎神下凡相救,托皇姑出火海至清凉山下。至今二郎神迹脚印还留在清凉山。皇姑如梦醒来,见自己躺在山坡花草丛中,回想火光冲天的白草寺,方知神仙相救,忙倒头冲西南方向便拜。拜毕起身,只见山沟中有一小溪流水潺潺,顺溪而上转过两座山丘,见山脚处有一汪清水泛着浪花,仔细看去水中有一泉眼圆溜溜亮晶晶恰似龙眼,这就是清凉山的青龙泉。皇姑双手捧起清泉送入口中,顿觉浑身凉爽宜人。皇姑刚抬头,见一座青山映入眼帘,山崖、峭壁之上遍生松柏、青翠葱绿、满山花草丛生、点缀其间,仿佛一副青绿山水画,再看那苍松翠柏神态各异,威风凛凛屹立在山崖之上石缝之中,历尽沧桑英姿焕发,有的……[详细]
朔州传统鎏金技艺
  鎏金始于春秋战国,在东周和汉代以后均颇为流行,是当时最值得称道的铜器表面装饰工艺之一。该技艺是将金和- 合成金汞剂涂在铜器表面,待加热使- 蒸发后,金便附着在器面不脱。千百年来,该工艺广泛应用于宫殿、寺庙、塔台及佛像等的装饰上。20世纪80年代末,鎏金器价格迅速上涨,而今,鎏金物已成为国际艺术品市场中的一匹“黑马”。朔州地处山西北部,与河北、内蒙接壤。铜鎏金工艺在此传播辐射的实际范围为:向南为忻州五台山地区,向北途径右玉杀虎口传播至内蒙古呼和浩特市,西至河北张家口。右玉曾出土了一件汉代鎏金青铜器一一胡傅温酒樽,印证了晋北地区在汉代已掌握了铜鎏金工艺,并一直传承至今。传统鎏金技艺在朔州地区传承的主要方式是以制作鎏金铜佛像为主。其技艺分为打金、杀金、抹金、清洗、开金、压光六个步骤。其主要过程为:……[详细]
  踢鼓秧歌在晋北地区是一项深为群众喜爱的民间舞蹈艺术,在朔县、平鲁、山阴、应县、怀仁、神池、丰镇、集宁等县的乡镇最为盛行,当地大秧歌演员均能表演踢鼓秧歌。踢鼓秧歌最早起源于土著居民祭祀田祖以祈丰年的活动。随着历史的发展,到汉唐时期已逐渐发展成为以广场、街头小型表演为主的娱乐活动。到宋代,据清末老艺人薛宏、常海承传以前老师傅的说法:梁山好汉“招安”沦落之后,董平、刘唐、呼延灼等人流落到朔州一代和当地“舞坊”群众共同编排梁山好汉“备马出征”、“刀杀四门”等故事,以纪念先辈的壮举,年复一年,逐渐形成了踢鼓秧歌舞蹈。踢鼓秧歌常在春节、元宵节、祝寿、拜女婿、应邀还愿等活动中表演,解放后又加入了拜谢军烈属等活动中。表演场地一般在街头、广场、院落,男角称踢鼓子,女角称拉花,踢鼓子的步法大而刚健,表演热烈奔放……[详细]

全部朔州市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