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山西省 > 大同市 > 新荣区民俗文化

新荣区十大民俗文化

碓臼沟秧歌
  碓臼沟秧歌是流布于大同市北部新荣区的西村乡碓臼沟村的民间歌舞,是活跃在晋冀蒙等省份的一个民间剧种,主要分布在左云、丰镇、凉城,及周边地区的下深涧村、张旺庄村、东胜庄村、座北窑村、光明村等地。因其唱腔多调、活泼、明快、旋律优美,兼有中原细腻和塞北粗犷的双重风格。地方特色浓厚,故颇受当地群众欢迎。新荣区西村乡碓臼沟秧歌剧团现有演职人员26名,大多数属于中老年演职人员,文化初小,如号称“活剧本”的老艺人刘善,还有刘珍、刘润和、刘永禄、刘文、刘谦、赵德云、刘根、刘孝云、赵培国、赵永富、赵艾、刘丽娥、刘海鱼等是团队的骨干,也是古老剧种传承人。该剧团从50—60年代建团至今,曾多次参加区文艺调演,每年春节和秋后期间下乡演出,深受群众欢迎。碓臼沟秧歌源于明代的一种民间小戏,演出内容源于民间生活,演出模式类……[详细]
  罗罗腔表演形式活泼,唱腔优美动听,生活气息浓厚,是大同地区、河北部分地区广大观众喜闻乐见的戏曲剧种。据清朝康熙年间戏剧家刘廷玑著《在园杂记》中记载:“近今且变弋阳腔为四平腔、京腔、卫腔,甚至等而下之为梆子腔、乱弹腔、巫娘腔、唢呐腔、罗罗腔矣,愈趋愈卑,新奇迭出,终以昆腔为正音。”由此可见,罗罗腔是由弋阳腔演变而来的,其形成年代起码是在康熙年间以前,甚至在明代末年就有了雏形的罗罗腔,它主要活动在冀中地区。清朝同治、光绪年间,京剧、河北梆子兴起之后,剧目丰富,名伶辈出,各个班社实力很强,相比之下的罗罗腔只能算个民间小剧种,各个方面都很逊色。因此,当时艺人们为了糊口,不得不到偏远的山区另谋生路,于是就转移到河北省的行唐、阜平与山西省的灵丘、广灵、繁峙、浑源、应县等地,并在雁北站住了脚根,成立起职业……[详细]
  大同张氏折纸是流传于山西省大同市南郊区白马城村及周边地区的传统美术表现形式。据张氏折纸传人口述张氏折纸已传承六代。大同折纸最初主要用于叠元宝、折纸鹤、扎竹马以祭奠亡人。艺人以此为职业谋生。后由文化人与折纸匠人合作,将此技能开发引至幼稚园,为孩子们折叠各种各样动物造型、人物造型,以启发孩子们的创造想象力,提高手脑并用的能力。逐渐这部分匠人脱离了扎纸店以“折画生”的身份行走于各私塾学堂。大同张氏折纸便是一例。张氏折纸艺术的主要特征为:在折叠过程中,只靠两只手,一张纸,一折到底,纯手工折叠。作品拆开后仍保持为一张完整的纸张,周边没有裁剪、粘贴的痕迹。作品题材包罗万象,人物、动物、植物、器物等应有尽有。每个作品造型不一,姿态各异,形象、生动,富有民间文化特色。张氏折纸艺人创作理念古朴,技法多变,且取……[详细]
  大同市“五音联弹会”始建于清道光年间,是我国最早的民间室内乐班社之一。据《大同府志》记载,明朝中叶,大同府守军沈军门、沈固组织民间音乐社团,融汇当时流行的主要音乐演出形式,可视为大同五音联弹的雏形。到了清代,大同五音联弹会正式形成,后被广泛传播到大同城区及周边县乡,两百年间一直活跃在民间。五音联弹会表演时一般在室内进行,参加者有十人左右,用铜鼓子、打琴、枚(笛子)、鱼鼓、夹板、四块瓦等乐器演奏,并有人伴唱,曲调通俗易懂,形式随意活泼。演唱小曲有《切蒜台》、《十里墩》、《改字十里墩》、《十样锦》等200余首;民间曲牌联奏作品有[苏武牧羊]、[大开门]、[正八板]、[柳青娘]、[黄莺亮翅]、[小八门]、[放风筝]、[喜相逢]、[西洋钉缸]、[红莺亮翅]等百余首;民间道情有正耍孩儿、反耍孩儿、西江……[详细]

全部新荣区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