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江苏省 > 徐州市 > 铜山区民俗文化

铜山区十大民俗文化

茅村季山庙会
  茅村季山庙会,徐州市第二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民俗类项目。据现存的清朝石碑碑文记载,自唐代便兴起了季山庙会。季山“金龙殿”(原名)的建设规模雄伟壮观,香火十分旺盛。相传当时来了一个南方的风水先生经过此地,看后说:“这还了得,将来的大官、能人都出在北方”,所以建议住持在南山坡重建一座一样的大殿,元代中期的一场自然灾害中大殿毁于一旦。进入明末清初时期孙道人、孙茂田等几位道僧,在原址上又重建了大殿并任住持,延续着该庙宇的香火。每年农历四月初八释迦牟尼的生日为正会,会期三天。在逢会的十天前,就有各地的大小客商、小贩来季山抢占有利位置。初七,从山下一直到山上戏楼前后左右,到处搭满了五颜六色的大棚小棚。各种面食小吃。服装、鞋帽、各种生活用品摆满整个麦场;说书的、唱唱的、算命占卜、烧香拜佛的,……[详细]
徐州风筝
  徐州与风筝有着不解的情缘。相传公元前202年,楚汉相争九里战场,刘邦占领了西楚国都,项羽退到百里外的垓下。在此地,韩信命军士制作巨型风筝,将张良带到空中吹箫,一曲楚歌勾起八千子弟兵的思乡情,致使项羽兵败乌江,自刎身亡。此事出于徐州,张良用的牛皮风筝可推为徐州最早的风筝。徐州自张良放风筝起,至今已沿袭了二千余年,是一项有着广泛群众基础的民间传统活动。每年入春后,天气晴好,人们便纷纷走出家门,结伙成群,来到广阔的原野放起风筝。春季放风筝在徐州,近年来,城市空间日渐紧缩,徐州风筝制作者与时俱进,制造出了适合城市广场放飞的“微型风筝”,将风筝缩小到可放入火柴盒里保存。其制作工艺极其精细,非常适宜儿童放飞取乐。徐州风筝在接受了传统技艺的同时,也吸收了外来风筝技艺的精华,兼备南北大流派的风格和特点。20……[详细]
汉王拔剑泉和马扒泉传说
  汉王拔剑泉和马扒泉传说,江苏省省级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民间文学类项目。“策马来寻拔剑泉,汉王遗迹尚森然,一泓暗泄碧峰外,百丈晴拖绿树边,溜响消残龙战气,芒寒微动灞陵烟,鸿沟寂寞乌江冷,不信清流此地偏”。这首题为《拔剑泉》的古诗是清乾隆33年间,一位名叫邵大业的徐州知府写下的。汉王拔剑泉是明万历《徐州志》筛选的徐州八景之一,称为“丁塘异泉”,泉眼棱形恰似刘邦赤霄宝剑插地留下的印迹。拔剑泉西侧即丁塘山,现更名为紫金山。又因它在汉王镇,所以今称汉王拔剑泉。在拔剑泉南侧,还有一口马扒泉,泉口形似马蹄,相传刘邦的战马用前蹄扒出。丁塘拔剑泉泉池面积近一万平米,泉水温滑,清澈见底。一泓清流映春秋,几湾玉带汇龙湖。汉王拔剑泉是明代徐州古八景之一,遇到大旱季节,祷告之后泉水旺盛,它的俗名叫“龙湫……[详细]
茅村李氏中医皮肤科疗法
  茅村李氏中医皮肤科疗法,徐州市第三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传统医药类项目。茅村李氏中医皮肤科疗法起源于清朝时期,是茅村镇岗头村李金贵始创,到现在已有100多年的历史。茅村李氏中医皮肤科疗法药物配制根据不同皮肤病的用药要求,调成药膏或用泡制好的药水涂抹患处。流程包括精选购买(或上山采集)治疗各种皮肤病所需的中药;根据不同皮肤病的不同中药配方,分别将中药配好;用石磨将配好的中药磨碎或用药碾将药物研碎(熬中药、泡药水的不需碾碎);用筛子过筛,筛子的孔径尽量小(小于200目);用陶瓷药罐盛放药粉。茅村李氏中医皮肤科疗法主治各种皮肤病:带状疱疹、脉管炎(老烂腿)、腮腺炎、湿疹、丹毒、寻常疣、扁平疣、痤疮、牛皮癣、神经性皮炎、头癣、手癣、足癣、斑秃、过敏性紫癜、鹅掌风、烧伤、烫伤等皮肤病及相关……[详细]
铜山内华土陶器烧制技艺
  铜山内华土陶器烧制技艺,徐州市第二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传统技艺类项目。铜山内华土陶器烧制技艺相传起源于汉代,发展于隋唐,兴盛于明清。在明清时期内华村里村外都是烧制土陶器的窑,到处是烟火缭绕,陶器堆积如山。1949年前后,内华村尚有十多个窑进行土陶烧制,年烧制土陶器达十余万套(件)。“文革”期间,由于历史原因内华土陶器烧制被迫停止,改革开放以后又逐渐恢复了生产,但规模已大不如从前。铜山内华土陶器烧制是以内华村地表层一米左右以下的土作为主要原材料这种土色呈深褐色、黑红色,形似蒜瓣,见水浸透,细如面粉,手感柔滑,可塑性强。其工艺流程分为取土晒土、踩泥醒泥、做“灿子”、接制成活、晾干、装窑、烧窑、闭窑、出窑等。铜山内华土陶器烧制技艺的主要工具有石- 、笼(箩)框、顶锤(抵)、棒锤、刮子……[详细]
徐州泥塑
  徐州泥塑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从新石器时代的邳州市大墩子文化遗址出土的陶屋模型,可看出当时的先民已经脱离了穴巢宿居的阶段,并展现出泥塑艺术实践,汉兵马俑代表了当时泥塑的艺术成就。六千年的文明史为徐州留下了大量宝贵的文化遗产和名胜古迹,境内土壤由黄河冲积物沉淀而成,类型主要有沙土、淤土、两合土。土壤表层之下,还有细密的粘土(胶泥)。丰富的土资源,为徐州泥塑的制作提供了极其便利的条件。汉代王符《潜夫论》中的“泥车瓦狗’’为徐州泥玩具起源于汉提供了佐证。至今,徐州泥塑作品还在为大众服务,城乡人们还有使用陶缸、泥罐、泥盆等泥制用具的习俗,对各种各样的泥塑作品和泥玩具还有需求。徐州的丰县、沛县以制作泥模、泥娃娃为主;徐州的新沂市、邳州市和睢宁县以制作各种泥玩具为主;徐州市区则以大型泥塑为主,有寺庙神像和……[详细]
铜山面塑
  铜山面塑,徐州市第一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传统美术类项目。面塑,俗称面花、礼馍、花糕、捏面人。它以面粉为主料,调成不同色彩,用手和简单工具,塑造各种栩栩如生的形象。铜山面塑作为一种民间美术形式,广泛分布于徐州各地区,其中在黄集镇范楼村更是苏鲁豫皖接壤地区远近闻名的“面塑村”,全村200多户村民,几乎家家户户都会捏面人。铜山面塑系纯手工制作,其内容多以神话传说、历史故事题材为主,如《七仙女》、《五虎将》、《穆桂英》、《三打白骨精》、《姜太公钓鱼》、《三国人物》、《水浒108将》、《红楼梦人物》等。其造型比例和人体比例基本相符,该简练的简练,该夸张的夸张,松弛有度,如侍女的造型要“杨柳腰、鹅蛋脸、悬胆鼻、菱角嘴、丹凤眼、柳叶眉”等等。铜山面塑制作流程主要为和面、蒸面、揉面团(将蒸熟的……[详细]
铜山北派少林拳
  铜山北派少林拳历史悠久,起源于清朝,乾隆25年(1761),河北沧州徐太清带艺皈依河南嵩山少林寺,师从寺僧痛禅上人,精修少林拳7年。他为人正直,匡扶正义,为民除害,打死了沧州恶霸“罗阎王”,为避难全家出走,于乾隆36年(1772)开始隐居于徐州西南三十里的焦山,开荒辟地,以务农习武为生,至六世祖徐兴武时方独支迁居铜山区汉王镇班井村。此拳原传内不传外,在徐家连续相传五世,至徐兴武祖始传外,流传至今,门生众多,故称“徐式北派少林拳”。徐式北派少林拳从清乾隆36年流入徐州以来,历尽沧桑,发展至今已有230多年的历史。徐式北派少林拳内容丰富,既有拳术套路,又有长、短、软器械套路;既有徒手对练,又有器械对搏;既有硬气功,又有养生功;既有点穴、擒拿,又有对抗散打。拳术有少林八卦拳、少林短打拳、少林头、五……[详细]
薛桥草编
  薛桥村素有“苏北第一编织村”之称。薛桥村地处铜山区(原九里区)的西北部,属于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适宜薛桥草编的原材料——高粱秸的生长,能生长出红、黄、白、奶白等颜色的高粱秸。薛桥草编工艺在清朝中期很兴盛。1949年后,薛桥村的男女老幼人人会草编活,如馍盘、草墩、蓖子等,闺女出嫁都要带草编,外村人也到薛桥订做或到集市购买草编制品送闺女。20世纪60年代,由集体组织去做草编,生产队按数量、质量记工分。随着改革开放,实行包产到户,20世纪80年代后期,又变成了各自生产。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由于多种替代品层出不穷,草编制品的用量不断减少,现在只有少部分老年人仍坚持这门技艺,四十岁以下的中青年很少有人能掌握这门技艺了。薛桥草编工艺是以高梁秸、麦秸为主要原料,集编、扎、剪等多种技艺于一体。其种类分为厨具……[详细]
  张竹坡的传说,徐州市第三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民间文学类项目。清朝初,铜山汉王出了一位小说评点家—-张竹坡,他完成了我国第一部写实小说《 梅》的点评,他点评 梅见解独到:“诗有善有恶,善者启发人之善心,恶者惩创人之逆志。圣贤著书立言之意,固昭然于千古也。文学界有《 梅》乃《红楼梦》之母的评价。政治家毛泽东更是要求高级领导干部看这部书,把它当明代历史看。这其实都是源于张竹坡的评点。张竹坡的一生与《 梅》的故事起源于清康熙年间,至今已历时300多年,其广泛的内容、脍炙人口的故事,在家乡广为流传。重要的史学价值:他完成了我国第一部写实小说《 梅》的点评,他点评 梅见解独到,对后来的文学评论和小说创作产生了很大的影响。重要的文学价值:通过张竹坡的点评,认清了中国明代历史。文学界有《 梅》……[详细]

全部铜山区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