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江西省 > 九江 > 瑞昌市民俗文化

瑞昌市十大民俗文化

瑞昌剪纸
  瑞昌剪纸艺术的历史可上溯到汉晋年间,经过1000多年无数艺人的传承与糅合,已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个性和风格。瑞昌剪纸以剪刀为工具,阴、阳剪法俱用,以简练优美、构图匀称、造型生动及剪法明快为特点。既不同于以粗犷见长的北方剪纸,也有异于纤巧取胜的南方剪纸。瑞昌剪纸或有阴柔之丽,精巧、秀美、严谨;或具阳刚之美,古朴、坚实、豪放;或阴阳互补、虚实相生、刚柔相济。题材多取民间传说、花卉鸟兽、戏剧人物等,在选材上最常见的主题是使用阴阳搭配,或称为阴阳交合,在纹样及构图中完整地保留了传统文化的隐喻象征,喻示招财进宝、连生贵子、锦上添花、百年好合、榴开百子、喜上眉梢以及阴阳交合如鱼戏莲、喜鹊采梅、蝴蝶戏金瓜等题材和内容。代表作品有《八十七神仙图》《水浒108将》《金陵十二钗》《仕女图》《四美图》及“农事系列”如……[详细]
瑞昌范镇河灯节
  瑞昌范镇河灯节(第四批省级)范镇荷灯节,俗称“送船”,是瑞昌沿瀼溪岸边乡镇特有的民间传统节日。距今已有六百多年的历史,流传于范镇、南义等乡村。每年的农历五月十八日,各地乡民会邀请远嫁的姑娘、姊妹回乡聚集,先组织唱“孝亲歌”,以此教导人人行孝敬老,歌颂人间真情,倡导忠廉孝道;然后舞龙队和龙船出行,龙船所到之处,村民自发的一路为龙船泼水洗街,放着鞭炮迎龙,“龙王”便给村民发送元宝(馒头做成元宝状),以示平安富贵;最后手捧荷灯,在河道、池塘里将点燃的龙船放入水中,随后放置一盏盏点燃的荷灯,以寄托对先人的思念,并祈祷荷仙姑保佑一方百姓平安,风调雨顺。除了这些传统的祭祀活动,现在的荷灯节日增添了在庙前搭台唱戏及锣鼓、秧歌、舞龙等各种群众自娱自乐活动。岸上舞龙、水中放灯,其规模丝毫不逊于端午龙舟赛事。荷……[详细]
瑞昌秧号
  瑞昌秧号(第三批省级)瑞昌民歌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据《隆庆瑞昌县志》记载,瑞昌素有“兴行弦歌,之声不绝”的风俗。瑞昌“秧号”亦称“田歌”,属瑞昌民歌其中的一类,内容极为丰富,形式多样,风格多变,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和音乐特征。《中国民间歌曲集成·江西卷》入选瑞昌秧号29首。瑞昌秧号源于生活,起于劳动,同农事生产紧密相联。每逢插秧时节,乡邻和亲友相互帮工,请短工插秧。他们为了消除疲劳,鼓舞干劲。加快插秧进度,主家必须请一位会唱秧号的“号头”领唱秧号,催工助兴。他们在扯秧和插秧时,领者打号,一唱众和,此起彼伏,声声入耳。歌声回荡在广阔的田野间,充满了田园情趣,令人心情愉悦,早已忘却了田园劳作的疲劳和困顿。瑞昌秧号分为“扯秧号子”和“插秧号子”两大类,按照时序而演唱不同秧号曲调,表现了日出而作日落而……[详细]
瑞昌采茶戏
  瑞昌采茶戏(第二批省级)瑞昌地处长江南岸、庐山之麓,古属吴头楚尾,有青铜故里之称,既与吴越文化相互影响,又与楚文化血肉关连。境内山青水秀、资源丰富、文化底蕴深厚。二百多年来,特定的地理位置和人文环境,孕育了一代又一代民间采茶戏艺人。瑞昌采茶戏历史悠久,它是黄梅采茶于清乾隆三十年(1765)二次倒流进入赣北,与当地民间茶灯戏相结合发展而成的民间小戏,是赣北地区最具有代表性的地方剧种,唱腔抒情柔美、表演简练朴实,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俗称“糯米采茶”(以其形容之甜美)。不仅有完整的正本唱腔,还有近百首小调。历年来巡演于赣、鄂、皖、湘等地,深受广大观众的欢迎和喜爱。多次在省、市及国际戏剧大赛中获奖并受到领导、专家及同仁的一致好评。瑞昌采茶戏因流传较广,在赣北采茶戏中最具有代表性和影响力。1986年,……[详细]
  瑞昌位于江西省北部偏西,长江中游南岸,这里有山竹六万多亩,其中的竹类包括毛竹、筋竹、水竹等近十个品种。瑞昌竹编技艺历史久远,当地的商周古铜矿冶炼遗址中即曾完整出土过运送矿石的竹筐。千百年来,经过无数艺人的传承发展,瑞昌竹编已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瑞昌竹编工序复杂,编织要求较高,难度较大,加之品种繁多,相关的编织工作很难用现代机器生产来代替。在瑞昌当地,时时处处都离不开竹编,竹编技艺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瑞昌竹编的主要产品有床、桌、椅、凳、橱柜、簸箕、米筛、篼、凉席等,近年又开发出花钵、花篮、鸡、鸭、龟、水果盒、飞禽走兽、礼品盒等一百多个品种。这些竹编制品精密细腻,美观实用,都是不可多得的工艺佳品。目前这项传统的手工技艺正逐渐走出林区,进入现代大都市谋求发展。但另一方面,瑞昌竹编技艺繁复,掌握……[详细]
  瑞昌民歌丰富多彩,体裁多样。主要有山歌、田歌、灯歌、小调、劳动号子、儿歌、风俗歌等等。题材也颇广泛,有对革命的颂扬,有对劳动的赞美,有表现对剥削和压迫的反抗与斗争,也有对美好未来的憧憬。其中还有不少的情歌,控诉封建婚姻制度的罪恶,表白青年男女的爱情,并深刻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一个侧面。这些民歌都是在劳动人民的社会实践中产生、发展、丰富起来的。早于上世纪80年代初,瑞昌文化馆对全县的民歌进行了一次抢救工作--全面收集、整理并编成《瑞昌民歌集》,因而使瑞昌民歌得以传承和保护,成为宝贵的地方文化遗产。……[详细]

全部瑞昌市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