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乾隆年间,恩施灯戏由重庆传入恩施,至今已有200多年历史,现分布在恩施、利川、建始、宣恩、来凤、咸丰及渝东地区等20余县市。恩施灯戏何以能历久弥新?恩施灯戏属单本折子戏,角色行当主要有小生、小旦、小丑三种。灯戏主要特点是“三小”,即“小情节、小人物、小戏班”。灯戏里的演员大都是农民,演的大多是百姓的故事,故事情节也是日常生活中的逸闻趣事,基本上不涉及帝王将相、才子佳人和历史事件,可以称为“下里巴……[详细] |
撒尔嗬是清江流域土家人的一种祭祀歌舞,它的艺术价值、民俗学价值、人文价值和史料学价值弥足珍贵。已被列入湖北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亲人去世,本是一件令人悲痛的伤心事,谁会在此时击鼓踏歌至通宵达旦?然而,在巴东县野三关、清太坪、水布垭等土家族聚居的村镇山寨,就有这样一种奇特的“丧事喜办”的民俗:在这些地方,一旦土家老人亡故,亲朋好友往往不约而同赶到孝家灵堂,参加跳撒尔嗬,借此为死者亲属排忧解愁,慰藉亡灵……[详细] |
绕棺舞,俗名“打绕棺”,是本市流传最广的一种祭祀舞蹈。老人去世,称为“白喜”,讲究热闹排场。在埋葬的头天晚上,称为“坐夜”,一般由5~7名民间艺人,绕棺而歌,飞旋起舞,形成丧葬活动的高潮。绕棺舞风格粗犷豪放,刚劲夸张。主要要动作有“弯弓射箭”、“怀中抱月”、“猛虎下山”、“犀牛望月”、“二龙戏珠”、“黄龙缠腰”、“鸳鸯伸腿”、“鹰鹤展翅”、“鲤鱼上滩”等,摹拟民间生产与生活情景。2011年1月,绕……[详细] |
傩戏起源于商周时期的方相氏驱傩活动,汉代以后逐渐发展成为具有浓厚娱人色彩和戏乐成分的礼仪祀典。宋代前后,傩仪由于受到民间歌舞、戏剧的影响,开始衍变为旨在酬神还愿的傩戏,后慢慢与民间歌舞、戏曲等艺术形式相结合,演变为面貌一新的民间艺术形式,被誉为“中国戏剧的活化石”。恩施傩戏从不参与民间的亡人祭奠活动,更多的是在祈福、纳祥等喜庆场合参与演出。恩施傩戏中的分支曲目“耍耍”十分有名,与我国东北的“二人转……[详细] |
恩施板凳龙源自恩施市芭蕉侗族乡楠木园村杨家家传武术“板凳拳”,由“板凳拳”招式演变发展而来,最初形成时期大约在清末至民国初年。杨家祖居湖南,约在300年前迁移而来,数代习武,其子孙于农闲之余为强身健体,把坐的板凳当成道具耍弄表演,形似舞龙。先由一人表演,后逐渐形成经常性的、有多人参与的表演形式。在摆弄板凳的同时又配以鼓、锣、钹等响器,舞者踏节而动,或分或合,逐渐形成了板凳龙舞蹈程式。由于板凳龙舞蹈……[详细] |
恩施市太阳河民歌大体可分为号子、山歌、田歌、灯歌、小调、风俗歌、儿歌、宗教歌等8类,约30多个歌种。太阳河号子豪迈、粗犷、淳朴、自然。旋律常为上扬进行,曲调方整,节奏具有较强的律动性。演唱方式多为一领众和,领唱、和唱交替进行,如《点点红》《小留郎》《大翻身》等。太阳河山歌有赶骡调、喊喊调、采茶歌、放牛歌、猪贩子腔等。唱腔上有高腔、平腔之分,句式上有两句体、四句体、五句体、赶五句体等。太阳河山歌一般……[详细] |
绿茶,是中国的主要茶类之一,是指采取茶树的新叶或芽,未经发酵,经杀青、整形、烘干等工艺而制作的饮品。恩施玉露是我国现存唯一的蒸青针形绿茶,主要产于恩施市芭蕉侗族乡和恩施市舞阳坝街道办事处五峰山一带。2014年12月,恩施玉露制作技艺入选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恩施玉露制作技艺历史悠久,于清朝康熙年间(1662-1722年)由施南府黄连溪一蓝姓茶商,按陆羽所著《茶经》中的“蒸之、焙之……[详细] |
偷,历来是被视为可耻的卑劣行为,可是在鄂西一带的土家人聚居的吊脚楼里,至今仍保留着几种别开生面、饶有风趣的“偷俗”。这“偷俗”不仅不为土家人唾弃,而且还受土家人的赞赏并传为美谈。偷梁树土家人修建吊脚楼木房,正中堂屋脊上都要横搁一根大梁。梁上朝地一面中央绘着太极图。两头分别写着“荣华富贵金玉满堂”等吉祥词,画着“乾坤”日月卦。土家人很看重梁,说它寄托着今后的兴衰荣辱。这根梁树却是要偷来的。修屋前,主……[详细] |
月半节恩施土家人十分重视过月半,素有“年小月半大”之说。月半又称“中元节”、“鬼节”、“亡人节”,其主要活动是祭祖。祭祖时以纸钱封包,写上已故亲人的名字,在屋外烧掉,并大声呼喊亲人,表示哀悼,以示敬送银钱。当然这是迷信活动。月半原为农历七月十二,但因过月半须全家团聚,并接回出嫁的女儿,所以在时间上造成“婆家过月半走不开,娘家过月半必须去”的矛盾,于是把七月初一到十二均定为过月半。但大部分人家还是在……[详细] |
晒龙袍恩施土家人每年六月初六这天,家家户户把家中的衣服、被子、书画等物搬到太阳底下暴晒,借用阳光杀死蛀虫及细菌,同时达到防霉、防蛀的作用。晒龙袍的来历相传元进时期,朝庭派兵镇压土家族人民,民族英雄覃土王抗击暴元,在六月初六这一天不幸战败,血染战袍,但他宁死不屈,终被元军杀害。从此,每年的六月初六,当地人各家各户都要以晒衣服代替战袍(因覃土王战袍上绣有龙,故称龙袍),表示哀悼。恩施有的地方过这个节日……[详细] |
向王节向王是鄂西土家族的远祖。传说他生于武落钟离山赤穴,农历六月初六这天在清江河遇难。为了纪念他,人们在清江两岸修建了向王庙,现有40多座。每年六月初六,人们都要换上干净的衣服,到向王庙去烧香进贡果。向王节的来历相传向王不仅是土家人的远祖,而且是开辟清江的人。据向王庙石刻记载:“向王生而为人,死而为神,开辟清江,有大禹之德。”民间还流传着一首歌谣:“向王天子一支角,吹出一条清江河,声音高,洪水涨,……[详细] |
恩施“社节”社祭,是我国古代最重要和最隆重的农事祭日,秋社衰微很早,春社遗风只在湖北恩施等部分少数民族行区残存。“恩施社节”,恩施人称为”过社”,是每年必过的岁令节日,主要有”吃社饭”和”拦社”两大内容,在立春后第五个戊日——春社日前,即社期内进行,具有原始性、神秘性、民族性、地域性,完全自然传承。“吃社饭”,即采摘野生香蒿,经切碎、搓揉去苦水、焙干成社菜,与腊肉丁、豆干丁、野葱、大蒜苗、糯米、粘……[详细] |
恩施“花锣鼓”,是恩施市民间吹打乐中一种十分盛行又尤为突出的吹打乐,有别于其它形式的民间吹打乐。恩施“花锣鼓”由鼓、锣、钹、小锣(也叫勾锣)加唢呐组成。而鼓则为单面鼓,当地人叫作盆鼓,这种鼓仅一面有鼓皮,另一面空心,打击时音色明亮清脆,其鼓面直径不足20厘米。“花锣鼓”的打法繁多,演奏时,鼓必须占有突出位置,鼓手也必须是技艺精湛者,恩施市的“花锣鼓”在四大乡和城区各有其独特的打法,最为盛名的要算北……[详细] |
“薅草锣鼓”,也叫“薅草歌”,是恩施市民歌中田歌的一种俗称,是土家族的一种伴随劳动生产、民歌与响器相结合的艺术形式。历史上,土家族地区山大人稀,单家独户劳力不足,加上野兽出没,糟蹋庄稼,伤害人畜。在这种特定的自然条件和劳动环境中,土家人形成了互相换工、结伴成群、协作生产,并配以锣鼓敲击,既可作劳动的信息,消除劳作疲劳,又可起惊吓野兽的作用,久而久之,形成独具特色的“薅草锣鼓”。“薅草锣鼓”在演唱形……[详细] |
“女儿会”是恩施州土家族具有代表性的区域性民族传统节日之一,是一种独特而新奇的节俗文化,它因在华夏大地上独显女性文化光辉,而尤为显得光彩夺目。一般每年的农历7月7日至12日这些天,是传统的“女儿会”吉日,最初流行于恩施石灰窑、大山顶一带,如今已发展成全州性的民族节日。被誉为“东方情人节”的土家“女儿会”,保存着古代巴人原始婚俗的遗风,是偏僻的土家山寨中与封建包办婚姻相对立的一种恋爱方式,是恩施土家……[详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