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湖南省 > 永州市 > 零陵区民俗文化

零陵区十大民俗文化

零陵花鼓戏
  零陵花鼓戏,又称永州花鼓戏,是湖南六大花鼓戏流派之一,至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零陵花鼓戏高亢优雅,清丽婉约,乡土韵浓,极富艺术感染力,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2008年,零陵花鼓戏被确定为湖南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零陵花鼓戏的历史渊源】零陵花鼓戏,旧称花灯,或名调子。有祁阳花鼓灯和道县调子戏两个艺术路子,是在民间歌舞演唱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地方小戏剧种。新中国成立后,祁、道两路合流,定名为零陵花鼓戏。祁阳花鼓灯源于两种不同的歌舞演唱形式。一是源于民间“车马灯”。每年正月,“车马灯”跟在鱼龙、狻猊的后面,一丑骑马前导,一旦乘车后行,锣鼓管弦伴奏,载歌载舞。二是源于巫师“出脸子”。祁阳习俗,群众为祈求人畜平安,驱瘟消灾,在立冬前请巫师唱“庆神戏”,或三年、或五年一届,村村如此。道县调子戏……[详细]
  零陵,永州,一地二名,地处五岭北麓,是潇湘二水交汇之地,为历代郡州县治所和潇湘文化的中心。独特的自然条件和人文环境,为零陵渔鼓的滋生繁衍提供了肥沃的土壤。零陵渔鼓是今永州境内所有渔鼓的统称,流布于永州全境及周边地区,产生于明末时期。零陵渔鼓的表现形式基本有三种:一是只有唱;二是有说有唱;三是说,唱、表演结合。零陵渔鼓的演唱内容一般取材于民间传说、神话故事、历史演义等。零陵渔鼓的唱腔起初是一种曲调反复演唱的单曲体,后根据曲目情节的变化、人物性格的不同,善于变化唱腔。零陵渔鼓的语言始终以地方语音为基础。渔鼓既是本艺术的称谓,又是本艺术形式所用的伴奏乐器名。零陵渔鼓源于民间、流传于民间、发展于民间。可以说,它反映了社会最低层人群的生活状态、精神需求,以及当时的社会、文化、思想道德背景,具有极高的科……[详细]

全部零陵区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