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广东省 > 广州市 > 花都区民俗文化

花都区十大民俗文化

花都元宵灯会
  花县(今花都)大多数乡村在正月十五晚上举行游灯活动(个别乡村在正月十四晚举行),场面非常热闹。各家各户和祠堂庙宇门口都悬挂灯笼,一般有龙灯、凤灯、鲤鱼灯、莲花灯、走马灯、山水书画灯等,造型各异,色彩多样。村中男女老少个个手持各式各样灯笼,游走于村头田间。-结束,人们燃放烟花鞭炮,开始投灯活动,祈求光宗耀祖、新年顺利、五谷丰登。民国《花县志》记载:“元宵自十二三至十六七,坊乡神庙结彩张灯。”……[详细]
盘古王传说
  作为中华民族共同的远古创世神,盘古王开天辟地的丰功伟绩成为了脍炙人口的神话传说,传遍神州大地。花都区盘古王诞是广东省影响较大的传统民俗活动,至今已有1500年历史。盘古王诞多次被禁毁,但又屡次依靠民间力量灭而复生,如今已成为融合多种民间艺术形式的盘古王文化。盘古王传说与盘古王信仰一脉相承,是盘古王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上世纪80年代,王鉴波、陈棣生等老一辈文化人响应民众呼声,经走访调查,抢救性地记录了一系列珍贵的盘古王传说。盘古王传说生动有趣,富有岭南民间文化特点,在珠江三角洲及粤北地区有较大的影响力。……[详细]
狮岭黄豆酱传统制作技艺
  黄豆酱,是将煲淋的黄豆与炒熟后磨碎的小麦、大米等充分混合发酵制成的传统调味酱,花都人称其为“面豉”。清代以来,花都民间一向有酿造面豉的风俗习惯。狮岭镇卢玉清家族产的黄豆酱,以精选当年产优质黄豆和小麦、大米为原料。坚持以山泉水作为制酱用水,保证产品独特的甘甜味;坚持用自酿的高度白酒两次清洗酱缸,保证酱缸的卫生和残留酒味余香;用独特的自然发酵技术对黄豆进行发酵。豆酱色泽鲜亮、味鲜醇香、芳香扑鼻、酱香浓郁,受到周边群众的喜爱,在狮岭周边地区有较大的影响力,并远销到美国、马来西亚、香港等地。狮岭传统黄豆酱制作工艺秉承了岭南制酱工艺的优秀传统和历史文化内涵,对于研究广东酱文化的历史演变、传统制酱的科学价值,丰富美食文化,助推农业经济发展都具有深远的历史和现实意义。……[详细]
民间信俗(盘古王诞)
  盘古王诞花都盘古王诞是汉族盘古崇拜与瑶族盘瓠崇拜在岭南的融合。每年农历八月十二日为盘古王诞日,整个诞庆活动持续四天四夜。活动期间除祭拜仪式外,还有大戏(粤剧)演出、闹花灯、醒狮表演等。盘古王诞与瑶族“盘王节”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反映了古老的瑶族盘瓠崇拜和社祭文化,承载着许多历史文化信息和原始记忆,同时也从侧面反映了早期岭南地区的民族交流与融合状况。……[详细]
  花县太平天国人物传说,主要流传于太平天国运动领袖洪秀全的故乡花都区官禄布村。在洪秀全出生、成长、耕读和从事早期革命活动之地,有很多传奇式的故事相伴随,如拜木偶不如拜先生、石角潭洗礼等传说故事,展示了一个从小就聪颖勇敢、不畏强权,在艰难困苦中勇往前行、勇于实现梦想的少年英雄形象。该地区还流传着大量与太平天国其他领袖相关的少年故事,如冯云山、洪宣娇等,形成了以洪秀全为核心的太平天国人物传说群。这些传说内容朴素动人,具有较高的教育价值和史学研究价值。……[详细]
6、洪拳
  洪拳是优秀的民间传统武术,为广东南拳“洪刘蔡李莫”五大名拳之首。洪拳最早盛行于花县、禺北一带,现于广东各地及海内外许多地区都流传甚广。洪拳是以龙、虎、狮、豹、蛇、鹤等象形与特性结合武术技法创编而成,有龙拳、虎拳等单形拳术,亦有虎鹤双形拳、五形拳、十形拳等混合形拳术。洪拳风格硬桥硬马、刚劲有力、拳势威猛、重实战。其拳术套路有“一点,两手,三展,四门”的特点,被视为南拳代表。花都区炭步镇藏书院村和白云区钟落潭镇竹料村流传的洪拳传承有序,至今仍保持着传统的练功方式和拳法套路。……[详细]
  广州客家山歌客家山歌是客家人用客家方言吟唱的民间歌曲,是客家人的口头文学,它富有客家人的语言特色,乡土生活气息浓郁,是民歌中独立的一支。客家山歌伴随客家民系的形成而演进,赋、比、兴手法可溯源至十五国风,歌词近似竹枝词,受到江南吴音的影响。明代就有客家人从粤东北辗转来穗,客家山歌也随之而来开始传唱于羊城,并融入广府文化特色。客家山歌在广州的越秀区、天河区、花都区、萝岗区、增城市以及从化市都有传唱。……[详细]

全部花都区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