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广西 > 玉林市 > 玉州区民俗文化

玉州区十大民俗文化

荔枝狗肉节
  夏至节吃狗肉尝荔枝这三样看起来毫无关系的事情,如今却成为了一些地区的人夏天中一个最重要的节日——“荔枝狗肉节”。在我国各地,都有冬季吃狗肉的习俗。有关狗肉的谚语有许多,民间有云:“吃了狗肉,不盖被褥”,“狗肉滚三滚,神仙站不稳”,“狗肉香,佛跳墙”,“夏至狗,无路走”,“冬至鱼生夏至狗,一年佳味几登筵”等等,狗肉的魅力可见一斑!但玉林本地,许多食客在烈日炎炎的夏至,头顶如炙高温,汗流浃背地于家中或大街小巷边的狗肉摊尝荔枝喝米酒吃狗肉火锅过“狗肉荔枝节”的盛况却是绝无仅有!其实蕴含其中的是“尽兴”二字。以毒攻毒 流鼻血也要吃荔枝狗肉俗话说“一颗荔枝三把火”,荔枝、狗肉、白酒都是很上火的东西,但玉林人却独爱在夏至这个节日里“火上加火”,大呼“感觉很爽”。“冬至鱼生夏至狗,一年佳味几登筵。”在玉林……[详细]
州佩功夫
  盛行于玉林市玉州区州佩村的传统武术。习武之风盛行于玉州州佩村,州佩村很早以前就有习武的传统,州佩基本上每个生产队(共18个生产队)都有一个武馆(堂),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州佩村还有10个“茶门”(今称武馆,即喝茶聊天、练武的场所)。直到现在,州佩仍保留下武林庄、爱国堂、长胜居、明善堂、庆善堂、义勇居、浩然居等7个有规模的武馆。其武术主要套路为:拳术七路,即四平天地、铁线连头、小拆打,四门炮打,即“国字”、杂槌炮打、运车桩;长棍二路,即中拦棍、短棍一路;侠刀二路;挑刀一路;牛头耙一路;手拆十二藏等十几个套路。由玉州区州佩村村民苏老三及其侄子苏崇根发扬和研习少林功夫,经过传承发展,衍变为“州佩武术”。苏老三也成为精通拳、棍、刀、钯等武艺超群的州佩武术领军人物。关于州佩功夫的来源,民间流传其源于福……[详细]
玉林采茶舞
  玉林采茶舞是我市的民间舞蹈之一,其历史悠久,渊远流长。该舞蹈是民间艺人以模拟种采、采茶、炒茶等劳作生活,表现男女爱情,和抒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等为内容创编而成的系列舞蹈,如以体现种茶、炒茶为题材的舞蹈“采茶舞”,以撑船生活为题材的“撑船舞”,拟雄鸡闹五更的“五更舞”、歌赞生活美满的“十打舞”等极富有生活气息。舞蹈纯朴健康而富有情趣,动作流畅、舞步轻快,最大的特点是舞蹈动作的幅度和力度,随着歌唱和打击乐合奏曲的交替起伏而变化。舞蹈中使用的道具分别有钱鞭、彩扇、绢帕等。演出时间多为喜庆节日、寺庙诞期。演员歌唱时,舞蹈动作柔和含蓄,幅度小,力度弱;打击乐间奏时,动作舒展奔放,幅度大,力度强;两者形成强烈对比。采茶艺人将这一特点概括为“歌时缓,舞时烈,锣响激动头擞擞。”……[详细]
玉林木偶戏
  相传木偶是由楚汉战争时期刘邦的谋士陈平为守住被围困的城池大摆“空城计”,斩木做成木偶扮成士兵,配以击鼓、制造兵多将广的氛围用来迷惑敌人,使敌人退兵的故事,经后人效仿,逐渐成为一种集说、唱、舞为一体的艺术表演形式,民国时期传入我市后,和当地的民间文化整合交融,融入了当地的地方语言,演出时都是用本地的方言白话和客家话。木偶戏一般在农村喜庆日或节日时唱,主要颂扬忠、孝、节、义、仁、礼、智、信等,题材广泛,扮相众多,上分君王、将相,中有才子佳人,下有阎王、仆人,世间万象,喜怒哀乐皆在其中。角色鲜明,分文武生、花旦、正副帅、反派大花脸、走堂等多种角色,配以击乐锣、鼓、钹来演唱,一般三人便可演出,一人多角,并模仿不同行当的声腔特色演唱,风格诙谐、幽默,活灵活现,惟妙惟肖,故事题材多贴近生活,深受广大群众……[详细]
麒麟调
  麒麟调又名舞麒麟,既唱麒麟歌,又跳麒麟舞,是我市群众喜闻乐见的一种佩戴道具并同时载歌载舞的综合性民间艺术形式,自汉朝时期流传至今。每年春节初一至十五期间,民间就有“舞麒麟”和唱麒麟歌的习惯,将其作为一种祈福志庆的文娱活动。麒麟舞中,歌、乐、舞三者密切结合在一起,一般由4-7人参加,1人扮麒麟,1人主唱麒麟歌;其余有的撑罗伞,有的举彩牌,有的司鼓乐。贺年时,舞着麒麟进门,鼓乐声一停,麒麟歌即起,见人赞人,见物誉物,见事贺事,七言四句,随编随唱,唱词都是祝福、歌颂的内容,且歌词是取材于各家各户的即兴之作。麒麟歌的语言艺术和表现手法都是灵活多变,鲜明独特。麒麟歌的题材相当广泛,实地记载了我国历史上的一些神话传说、名人故事、风俗习惯、典章制度以及文化艺术、农事生产等情况,为我们的学术研究提供了最真实……[详细]
玉林跳玻璃
  玉林跳玻璃是我市一种具有极其独特的民间绝技。它源自清代的武术气功(硬气功),是通过长期吸气,聚气,炼气,崩气,并配以身体外部的拍打等一系列动作的锻炼之后,使体内劲力在意识的指导下而强力集中,从而可以承受外来的巨大打击力,以及忍耐住各种尖锐,锋利物体冲击的硬气功绝技。该项绝技自清末由广东传入,并广泛流传和运用于城乡的武馆,及各种节庆助兴比武活动。玉林跳玻璃在长期民间的实践活动中,不断吸取、借鉴其它武林门派气功的精华,形成了具备桂东南风格的民间绝技。玉林跳玻璃,一般由单人、双人及多人表演。表演前表演者首先祭拜祖师,由舞犀醒狮队助兴5分钟左右,在鼓乐队击鼓助威下,表演者运气护体,随着几声大吼,腾空而起,- 的双脚重重踩在碎玻璃堆上,反复踩踏,玻璃碎片四溅,而表演者的脚板却丝毫无损。整个表演充满惊险……[详细]
广西八音
  “广西八音”于2011年由玉林市玉州区文化馆申报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广西八音”又称“桂南八音”,是中国民间器乐的一个乐种,主要流布于南宁、玉林、贵港、钦州、梧州、贺州等地的汉族、壮族、瑶族聚居地。它曲调优美、嘹亮,演奏风格热烈、欢快,富有广西地方民族特色,是广西颇有影响的民间器乐艺术,其中以玉林的八音最具代表性。玉林地处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南部,古称“鬱林”,自史以来就有“千年古州”之称。早在原始社会末期,就居住着西瓯、骆越等部落。秦始皇在岭南设郡时,玉林境地始有行政建制。在玉林建州的唐末宋初,西北边境少数民族的民间乐曲开始传入广西,并很快流传广西南部。受这些外来民间乐曲的影响,广西南部地区的历代民间艺人糅合了当地民间音乐元素,创造了具有桂南地方特色的民间器乐——广西八音。南宋孝宗年……[详细]
钱鞭舞
  钱鞭舞又名钱尺舞,是我市的一种民间舞蹈。舞蹈因使用钱鞭为道具而得名。钱鞭是用一两尺长的竹子挖空装入铜钱制作而成,在舞动下会发出悦耳的响声。钱鞭舞是由舞者边唱边舞,通过手打、肩拱、脚踢、头顶、腿磕、肘碰等动作,有节奏地舞动钱鞭,并不断敲击四肢、肩、背、腰等部位,击打出节奏的清脆的响声,舞时动作简单,节奏明快。上世纪60-70年代我市钱鞭舞舞蹈队分布较多,几乎村村都有,参与者众多。近年来,随着大量新的文化活动兴起,各种娱乐活动越来越丰富,这种具有民间特色的舞蹈队迅速锐减,亟需关注。……[详细]
地藏王诞
  地藏王是一个玉林民间传说掌管一方百姓生死寿限的神。每年到了他的生日,玉林话叫“诞”,四面八方的百姓便会蜂拥而来,进恭祈福。到这一天,地藏堂内挤满了来参拜的百姓。农历七月三十,是一个宗教节日,名为“地藏节”,这是汉族秋季的一个重要节日,这天,是地藏菩萨应化中国的涅槃日。国内以及香港很多寺院或净室,都要举行地藏法会,纪念地藏菩萨。从《地藏菩萨本愿经》中可知,因其是提倡孝道,重点超度救济父母,与中国人提倡孝道,百善孝为先,慎终追远之传统观念相合,故此地藏菩萨在中国深受民间所尊崇。相传,有新罗王子发心出家,名地藏比丘,于唐太宗贞观四年,来中国参学。随处参访,游化数年,后来到安徽省九华山,见深山中有盆地,就在此山结庐苦修。不知过了多少年,地方官绅诸葛节游山时,发现了这个和尚,住的是石洞茅篷,破锅残粒,……[详细]
10、跳傀堂
跳傀堂
  跳傀堂,又称跳鬼脚、跳庙、傩戏等,一般在庙会、诞期等场合表演。表演时,先演“戏头”请师傅,由两人同时演出 ,共跳同舞 ,锣鼓伴奏 ,节奏明快 。“戏头”过后即开始正式表演,单人演出,不论表演什么角色,均戴上不同的面具 ,面具是根据表演的人物形象用木头雕刻而成 。演员边跳边唱,主要表演神的历史故事或片段,文武神交替出演,演完一个接下来另一个人戴上另一个面具出台再演下一个神,个次不限,可演较长时间,表演动作简单、粗犷、热烈,音乐简单 ,主要以锣鼓伴奏,人声帮和 。道具一般用木制的戟、刀、剑、护板、扇和旗令等。过去傀堂戏在玉林各县市不少地方都有流行,而今天只在福绵管理区的樟木、石和和博白县凤山、江宁等乡镇还有传承。石和、樟木等乡镇的傀堂戏介于“舞蹈”与“戏”之间,说它是舞,它有简单的唱词和道白,说……[详细]

全部玉州区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