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篆刻,第一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传统美术类项目。汉代扬州已有篆刻艺术。在汉代玺印中,以“广陵王玺”最著名,刀法刚劲利索,章法空间平均,笔画精细适中。宋元印章,扬州博物馆存有元“左翼散居军副统之印”,为楔形钮铜质方形,朱文九叠篆书。扬州篆刻艺术兴盛于明清时代。这时的扬州篆刻与徽派印学、浙……[详细] |
扬州灯彩,第一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传统美术类项目。扬州彩灯起源于汉代,繁盛于明清,一千多年的历史使其形成了浓郁鲜明的地方文化特色。它种类多样、构思独特、灯面精美、制作考究,无论在造型、制作、风格上均有独到之处。彩灯的艺术特征是“灵巧、秀美、活泼”,扬州工艺上除彩扎、剪纸、裱糊、刺绣外,还很注重书画、诗文的配制,具有浓厚的人文气息。以牛、羊角加工制成的角明灯(琉璃灯),以竹簧为架,裱糊……[详细] |
扬州昆曲,第一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传统戏剧类项目。昆曲在明代已流传至扬州。约在明万历年间,扬州已有专业昆班演出。明清交替之际,扬州十日的烽烟取代了竹西歌吹的丝管,昆班烟消云散。然而一旦社会安定,经济复苏,扬州昆曲很快繁盛起来。乾隆时扬州昆曲的最大特点,是涌现了一大批盐商蓄养的家庭昆班,后来被成为“七大内班”。扬州七大内班在戏曲史上具有独特地位。他们名伶荟萃,角色俱全,剧目繁多,行头富……[详细] |
武坚莲湘花鼓,第一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传统舞蹈类项目。江都武坚莲湘花鼓约起源于明代由安徽凤阳传至武坚,后成为当地农民文化活动的主要形式,扎根繁衍,世代传承。传统的武坚莲湘花鼓有三个明显特征:一是以莲湘(当地俗称钱串子、霸王鞭)为主要道具,边行进边表演,不受场地限制;二是融歌、舞、杂技、曲……[详细] |
月塘镗叉舞,第一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传统舞蹈类项目。《镗叉舞》是清朝中期以来,流行于仪征市月塘、移居谢集一带,是当地农民在正月灯会和重大节庆期间经常演练的一种民间舞蹈。它与民俗活动紧密相联,至今延绵不断。《镗叉舞》是男子群舞,人数在30人以上。舞者手持特制铁叉,身着对襟布衫,头扎白毛巾,……[详细] |
仪征跑驴舞,第一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传统舞蹈类项目。《跑驴舞》产生于清朝道光年间,是一种欢乐喜庆的民间舞蹈,距今已近200年左右,流传至今。其舞蹈形式多样,有二人转、多至10人的组合,主要舞蹈形式是大、小秧歌结合的表演,场面热闹风趣,深受群众欢迎。舞蹈中夹有歌曲及表演,有二人对唱,问答式的唱法,组合集体唱,内容丰富,亦可即兴创作。歌词内容涉及民风民俗、好人好事、婚姻家庭、时事政治、科……[详细] |
宝应三人花鼓,第一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传统舞蹈类项目。《三人花鼓》,始于元末明初,盛于清末民初,是由凤阳花鼓演变而来,又称“花鼓灯”,流传于扬州宝应北部乡村,在黄塍地区尤为盛行。它将舞蹈、演唱和锣鼓音乐,情节性、情绪性完美地结合在一起,融技艺性、表演性于一身,舞蹈动感强,节奏铿锵有力,动……[详细] |
宝应河蚌舞,第一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传统舞蹈类项目。宝应蚌舞俗称“歪歪精”舞,独具水乡特色,是一种用竹子、彩纸扎成蚌壳形状为道具,由演员扮演角色,通过跑、滚、翻等动作来表现故事情节的一种民间舞蹈。20世纪80年代,“蚌舞”被收入《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江苏卷》中,并称“苏州太仓县的‘蚌壳……[详细] |
从新石器时期,宝应就有先民在这里耕种、生息。劳动创造了美好家园,也蕴育了宝应民间歌谣。自有文字记载以来,历朝历代均有咏歌的相关记载,唐李白在盘桓宝应途中就留下了“歌咏徐安宜”的诗句。明、清时期,宝应民歌十分兴盛,《安宜县志》载道:“高宝歌台上千首”。到了清末、民国时期,水患不断,灾民将劳动号子编成民间小调用于外出乞讨和用于敬神祭鬼的各种香会、庙会时的娱人娱神。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民歌得到空前发……[详细] |
夏集车水号子,第一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传统音乐类项目。夏集车水号子源于劳动者车水劳作,作为一种民间文艺形式,成形于明清,兴盛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及当代。其曲调拙朴,歌词通俗,是贴近自然的原生态“天籁”之音。夏集车水号子表演者亦锣亦鼓,边敲边唱,形式活泼,节奏多变。经历千年的历史沉积,流传下几百首脍炙人口的号子,分别被收入《扬州歌谣谚语集》和《中国民族民间器乐曲集成·江苏卷》。夏集镇著名……[详细] |
曹甸十番锣鼓,第一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传统音乐类项目。曹甸“十番锣鼓”源于宫廷昆曲音乐,融演奏、演唱、打击乐为一体,是一种独特的文艺形式。清朝末期,曹甸民间词曲家杨雨亭在以乐会友中学习十番锣鼓的曲牌音乐和演奏技巧后,回镇组成“同天乐”演奏班子。经传授,曹甸相继建起了四支十番锣鼓演奏队。每逢元宵灯会、农历三月十八的“都天庙会”、定善禅寺的清明庙会及盛大节日庆典时,曹甸四支十番锣鼓队伍都……[详细] |
扬州道教音乐,第一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传统音乐类项目。道教音乐,史称“道曲”、“道调”、“清曲”或“正乐”,民间俗称“道士调”或“道士班”,是道教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扬州道教音乐,相传由道士悄然从明宫内苑抄录带至扬州。其音乐语言和演奏风格,带有鲜明的宫廷雅乐特征,被称为宫廷音乐活化石。扬州道教音乐,分器乐和声乐两大部分。器乐运用笛、管、箫、弦、提琴、云锣、铴锣、木鱼、檀板、大鼓等十余……[详细] |
鉴真传说,第一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民间文学类项目。鉴真为唐代律学高僧,一生充满传奇色彩,俗姓淳于,江阳(今江苏扬州)人,生于佛教世家(唐武后垂拱四年即公元688)。据民间传说,鉴真天资聪颖,颇具佛心,自幼立志弘法,利益众生,14岁出家,从大云寺智满禅师为沙弥;27岁后于扬州大明寺兴戒坛、缮道场、建寺舍、造佛像、修塔宇、- 诵经、写经刻石、广施医药、普济众生。他在佛学、梵乐、建筑、雕塑……[详细] |
卸甲民谣,第一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民间文学类项目。卸甲民谣是苏北里下河地区具有悠久的历史渊源、丰富的文化内涵、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广泛的群众基础的一种民间俗曲。五千年前,周邶墩人在卸甲境内渔猎、种植水稻、驯养家畜,创造了远古文明,卸甲民谣也自然而然地产生了。随着历史的推进、居民社会生活的拓展,卸甲民谣的内容不断增加,品位不断提升。卸甲民谣中,不少采用“间白”、“对唱”以及“一领众和”的演……[详细] |
“高邮八景”传说,第一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民间文学类项目。高邮八景是指高邮的八处风景,各有传说。“神山爽气”在天山镇神居山,此处历来有仙人下棋与亘公炼丹传说;“文游古迹”在文游台,北宋时苏东坡路经高邮,与孙觉、秦观、王巩等聚会于此;“鹿女丹泉”在南石桥,此地旧有优钵罗庵,相传白鹿在此生下鹿女,后驾鹤升天;“甓社珠光”谓高邮湖上曾有明珠,出没湖中十余年,居民行人常见之;“露筋晓月”在今……[详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