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四川省 > 遂宁市 > 安居区民俗文化

安居区十大民俗文化

泥脚杆花生
  “泥脚杆”牌系列花生以精选花生为主料,采用祖传秘方和现代科学技术精制而成,生产工艺独特,产品香脆、可口、化渣,口味独特、营养丰富、老少皆宜,是赠送亲友的绿色佳品。“泥脚杆”花生先后获得“遂宁市消费者喜爱商品”、“遂宁市首届旅游商品设计大赛优秀奖”、“畅销商品奖”等多种荣誉称号,2006年通过绿色食品认证,2009年“泥脚杆”牌蒸汽白玉花生成为我市首个航空食品。……[详细]
白马镇毗卢寺庙会
  白马镇毗卢寺庙会毗卢寺位于四川遂宁安居区白马镇西面5公里,为广德寺分寺。毗卢寺于2007年6月被四川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七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是安居区唯一的一处省保单位。毗卢寺自建寺以来,民间传说毗卢寺的癫师爷非常灵验。每年农历三月初七的庙会,来自四面八方的香客云集,有安岳、乐至、简阳、大英、中江等地,佛事活动极盛。每年接待人数10万余人,收集募捐资金5万余元。庙会期间,附近各小庙到毗卢寺朝拜,游僧参学20余人讲经、诵佛。信众表演地方传统节目,老年活动中心表演舞蹈、秧歌、腰鼓。白马川剧团组织20余人到庙会演出,各类地方小吃也云集毗卢寺。对周边地区影响面广,信众较多。……[详细]
  东禅镇唢呐东禅镇唢呐兴起于清乾隆初年,传承主要以家族传承为主,辅以师徒传承。师徒传承既不拜师也不收费,主要是交往比较密切的人之间建立起来的传承关系。近年来,东禅镇唢呐与时俱进,与电子琴等现代乐器相结合,在演奏内容和形式上不断创新,广泛应用于婚嫁迎娶、店铺开张、节日庆祝等,深受群众喜爱,也成为当地文化产业的一枝独秀。……[详细]
  分水镇石工号子是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该项目原汁原味,别具一格。在打石、撬石、抬石的劳动过程中,在用石头铺路、修桥、筑堤、筑坝、建造房屋时,人们都在哼唱或吆喝。这种号子的种类繁多,可达一百七十余种。石工号子腔调丰富、风格独到、韵味独特,最早传唱的人可唱九十二腔、八十二调。石工号子从轻唱至四言八句,到编成歌谣传唱,形成了一派独特的石工号子韵味。现在流行传唱的有:大锤号子、拗料号子(又分大石料、小石料)、抬石号子、转转腔、大五声、大帮腔、四平腔等七种,最为普遍的是:大锤号子、拗料号子、四平腔三种。……[详细]
  打围鼓打围鼓有称“玩友”。工余饭后或红白喜事,邀约或邀请“玩友”四五人围坐一起清唱。不用舞台、化妆和服装,一般在玩坝或茶馆举行。玩友各自坐在座位上,手执板鼓、堂鼓、川鼓、马锣、川胡、钹之类乐器,自吹自打自唱。打板鼓者是鼓师,其他乐器以鼓师手势、鼓签、鼓点指挥行事。打围鼓花钱不多,费事不大,因而深入民间,广泛流传,满足了川剧爱好者爱唱、爱听的要求。……[详细]
  龙灯舞为民间传统舞蹈,又称“龙舞”、“龙灯”、“耍龙”等。据说始于汉代。每年正月初一至十五日舞龙灯。龙形品种多样,有“彩龙”、“火龙”等。彩龙龙头五彩缤纷,龙身以各色软段制成,约9制10余节,造型精美。舞时常配以鱼虾蚌壳等彩灯同行。舞龙者不分男女,皆着对襟彩服,系红腰带,手持一节把竿,随逗宝人曲身翻舞,绵延不停。有打击乐器相伴。火龙多用彩龙头,龙身着彩绘龙鳞的粗麻布,每节内有竹笼,内置燃烛或捻子,舞时点亮。火龙较彩龙长、大,一般10余节,把竿也较长,龙把竿长约2米。因多在元宵夜举行烧龙仪式,故名“火龙”。火龙一般有双龙双宝。元宵烧龙,象征新年庆祝活动0,借以祈求“清吉平安”。舞火龙者头戴草帽、穿小裤衩、赤脚光背、持龙游舞,四周燃灯者手持鞭炮、拌以铁花、炭圆,向火龙喷射。只见火花飞溅,火龙翻滚……[详细]

全部安居区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