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四川省 > 成都市 > 成华区民俗文化

成华区十大民俗文化

成都面人
  据史料记载,中国的面塑艺术早在汉代就已有文字记载,经过不断的传承和经营,成为我国传统民间工艺的瑰宝,以新疆土鲁番阿斯塔那唐墓出土的面制人佣和小猪来推断,距今至少已有一千三百四十多年了。南宋《东京梦年录》中对做面人也有记载:“有油画糖蜜造如笑宠儿”,而民间对捏面人还有一个传说,相传三国孔明征伐南蛮,在渡芦江的时忽遇狂风大作,机智的孔明随即以面料制成人头与牲礼模祭拜江神,使部队渡江并顺利平定南蛮。就捏制风格来说,黄河流域古朴,粗犷、豪放、深厚,长江流域却是细致、优美、精巧。成都在历史上为巴蜀文化中心,面塑作品具有浓厚的乡村文化气息。在传承的基础上得到发扬,为中国面塑的传承和发展做贡献。面塑料自汉代形成以来,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经过一千多年的发展和传承,形成如下一些基本特征:面塑不仅类别繁多,……[详细]
四川评书
  四川评书是一种汉族说唱艺术。流行地区遍及四川城乡,由于语音相近,还流传到云南、贵州两省。说为主的四川评书,明代以后流行四川各地。艺人借助桌子、醒木、折扇、帖子等道具,以语言吸引听众,并有一些表演动作。其表演地点多为茶馆,听众可以边品茗边听书。四川评书艺人一方醒木,一张手巾和一把折扇,又说又演,亦述亦评,把故事说得绘声绘色,角色扮得维妙维肖。四川评书源于唐代的“说话”及明代的“评话”而盛于清。咸丰后四川评书盛极一时,著名评书艺人有钟晓凡、代全懦。20世纪50年代,四川评书艺人创造一种短小精悍的“韵文评书”,用韵文讲故事。20世纪60年代评书艺人和专业作者把一批革命长篇小说,如《红岩》、《保卫廷安》、《烈火金刚》、《1雪原》、《平原枪声》改编为评书讲说并取得成功引。现代四川评书代表人物,民间曲艺……[详细]

全部成华区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