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五穷,又称扫五魔,扫五群,即扫除邪、怪、灾、病、贫五种魔群,是一种鲜见的民俗现象,它只发生在中国汉水上游的汉中洋县及其周边地区城固、西乡一带。每年农历正月初五,由社火会出面,在村民中挑选几个十四五岁的男孩子,化妆成红、黑灵官,孙悟空,喜神,土地神,广成子,托塔天王李靖,毛女子等,在铿锵的锣鼓声和鞭炮声中,由“土地神”领路,挨家挨户在村里走一遍(认为这些法力无边的天神会驱走五穷)。毛女子手拿小簸箕……[详细] |
茶文化节暨樱桃旅游节:明年4月下旬,茶文化节暨樱桃旅游节在西乡举办,主要活动有:樱桃沟游园采摘品果活动、午子山登山活动、茶产品展销、茶艺表演、民俗演出、商贸洽谈等活动。……[详细] |
相传在盛唐时期,汉中西乡县城北秦岭山区的桑园村,住着一对青梅竹马的年轻夫妇,男的叫赵山顺,妻子名雪莲,婚后相亲相爱。山顺会做豆腐卖,雪莲会编竹筐,小日子过得美满幸福。光阴荏苒,转眼过了两年,雪莲生了个胖小子,小俩口十分高兴。但雪莲产后身体十分虚弱,胃口不开,白米细面也不想吃。山顺烩了一碗豆腐端来,可雪莲只吃了几口就推到一边,说是“豆腐太硬、咽不下去。若是能做成软软的豆腐花花,再加点青菜叶子就好了”……[详细] |
茶酒文化茶是西乡特产,茶也是西乡家家户户必备之品,来客后首先要倒茶。过去一般来客后才烧开水泡茶,现在备有热水瓶,随时可泡茶。但人们习惯沸水泡茶,端上茶主人陪着客人喝茶、抽烟,叙情议事。古时候,西乡最红火的地方要数茶馆了,上集镇买卖,坐在茶馆里等生意,谈生意,讲价钱,以打发时间。边远农村人办完事顺便泡一碗茶歇气提神,至于年老无事者更是茶馆听书喝茶的常客。其实,现在西乡的每一个家也是一个小型的茶馆。西……[详细] |
婚俗男大当婚,女大当嫁。男妇女到婚龄,“娃家请人说媒,女家望人说媒”。“媒不媒,跑三回”,既使双方有恋爱基础,女方父母为女儿终身大事负责,也得让介绍人多跑几趟,才能“放话”。如果女方无意则以各种理由推辞,介绍人就不再登门。双方同意,方可“认门”,也叫“看门户”。介绍人领着男娃到女方家里,给双方父母介绍情况,当面征求意见,男女双方表态同意后,再经过一段接触交谈,下一步就可“订婚”,也叫“为订”。媒人……[详细] |
葬礼西乡人很注重孝道和骨肉情谊。“葬礼”往往比“婚礼”还隆重。老人亡故后,儿孙都要披麻戴孝,敬香烧纸,向户族、邻里、亲友磕头下跪“报丧”,准备棺木、寿衣。年过七旬的老人,早已准备好“寿木”、“寿衣”,落气后“净身”、“穿寿衣”、“装棺”。将“亡灵”停在堂屋正中,燃香蜡、烧纸、献供品祭奠。一般亡故后三日上山,“人死无牵挂,入土最为安”。葬后七天“烧纸、敬香”,每七天一次,经过七次,再逢百日烧“百期”……[详细] |
“地围子”是流传在西乡县白龙塘乡贯溪村的一种民间小歌舞。它通过载歌载舞和幽默诙谐的表演展现故事情节,塑造人物。长期流传地围子的贯溪村,地处牧马河边,过去当地村民为解决贯溪渡口桥、船维修资金,曾组织“船桥会”。每当春节耍灯,就由这一民间组织筹备地围子等节目的演出。当地俗话说“三年不要灯,人死马遭瘟”。灯会有会首、灯头(监使)和会员,会首由群众选举德高望重的长者担任,由他指定灯头,组织安排演出。灯会每……[详细] |
西乡打锣镲流传于陕西省西乡县白龙塘镇贯溪村的汉族舞蹈。贯溪村的汉族劳动人民长期以耕织和渔猎活动为职。为了祈求神灵保佑丰收,修庙祭祀成为当地群众的愿望和习俗,每年都要举行庙会(船桥会),后来演变成春节灯会。西乡打锣镲是十分独特的汉族民俗文化和民族风情,是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贯溪村位于白龙塘镇牧马河南岸,距何家湾、李家村新石器时代遗址不远。曾经,这里土地贫瘠,山荒水患,兵灾匪扰,百姓生活十分……[详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