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江苏省 > 苏州市 > 太仓市民俗文化

太仓市十大民俗文化

江南丝竹
  江南丝竹是流行于江苏南部、浙江西部、上海地区的丝竹音乐的统称。因乐队主要由二胡、扬琴、琵琶、三弦、秦琴、笛、箫等丝竹类乐器组成,故名。明代嘉隆年间,以魏良辅为首的戏曲音乐家们在太仓南码头创制昆曲水磨腔的同时,以张野塘为中坚人物组成了规模完整的丝竹乐队,用工尺谱演奏,由昆曲班社、堂名鼓手兼奏,后逐渐形成丝竹演奏的专职班社。明万历末在吴中(苏州地区)形成了新的乐种“弦索”,可算是江南丝竹的前身。它与民俗活动密切结合,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后正式定名为江南丝竹。江南丝竹传统的技法中有你繁我简、你高我低、加花变奏、嵌挡让路、即兴发挥等手法,并逐步形成“小、细、轻、雅”的风格特色。这种技法和风格包含了人与人之间相互谦让、协调创新等深刻的社会文化内涵。丝竹乐来自民间,植根民间,简便易行,适宜推广,有重要的……[详细]
浏河妈祖祭
  妈祖信俗影响广泛。该妈祖拜祭礼仪主要流行于太仓浏河地区。浏河东临长江,与崇明岛隔江相望,南与宝山、嘉定毗邻,是国内著名古港与水上交通要津,元、明时已有“六国码头”之称。浏河因明永乐年间郑和七次下西洋由此起航而声名远扬。妈祖信仰与这里的地理位置有关。浏河在晋唐时以江滨渔村闻名,宋代景佑年(1034-1038),苏州知府范仲淹亲临浏河,开茜泾,凿澛漕,通娄江,致渔村发展为集市,此后海运日渐昌盛而渐成通商大港。渔民与商贾的大量涌入,作为精神寄托,浏河出现了长江口一带最早供奉妈祖的庙宇——“灵济宫”,妈祖文化由此传入浏河。此后,漕运开辟,须经浏河入海,漕运船队每运必祭妈祖,以求庇佑,且延续了元、明、清三个朝代,使妈祖文化家喻户晓,深入人心。每年在妈祖诞辰日、妈祖升天日和妈祖元宵活动日,均举行规模不等……[详细]
太仓滚灯
  滚灯为汉族民间节日中群众自娱自乐的一种艺术形式,也是显示村坊实力的竞技表演。主要流行于江浙沪及江南农村地区。据史料记载,至少已有七百余年的历史,南宋著名诗人范成大在诗中记述“掷烛腾空稳(小球滚灯),推球滚地轻(大球滚灯)”。清海盐文人彭孙贻诗《轮灯》的小序中有“儿童缚竹为轮,展转相环,旋转飞覆,而灯不倾灭。壮士运之,衢中腾掷不休,曰滚灯”的描写。滚灯是一种集舞蹈、杂技、体育为一体的运动。舞者多为男子,以单人和双人表演为主。现发展演变到多人群体舞灯,亦有女子参加。滚灯作有戏球、缠腰、跳灯等动作组成,名目有白鸽生蛋、蜘蛛放丝、缠腰缠足中脱靴、金猴嬉球、日落西山、鲤鱼卷水草、鹁鸪冲王等,集中了跳、滚、爬、窜、转、旋、腾、跃、甩等多种刚柔相济的体育、舞蹈动作,汉族滚灯由九套二十七个动作组成。滚灯西谚……[详细]
双凤新湖龙狮制作技艺
  双凤新湖龙狮制作技艺,苏州市第四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传统技艺类项目。​​​​​​​双凤镇,位于太仓市的西北部。双凤人舞龙耍狮,始于清代。清同治年间,湘军首领曾国藩是个“龙狮迷”,经常在军营中开展舞龙耍狮活动。1864年,他带兵攻陷太平天国首府天京(今南京)后,其部属及后裔逐渐分散、流落到长江南北,其中一部分落户到太仓双凤,从此将湖南人制龙狮、舞龙狮的技艺带到双凤。此后,苏北、河南等地逃荒要饭及行乞丐帮也逐渐来此落户,他们也将祖传舞龙耍狮谋生之艺带来,使双凤成了民间舞龙耍狮演技融合之地。当代舞龙耍狮的兴旺,始于20世纪70年代。时任新湖镇文化站长仇国良,发现舞龙耍狮这一民间艺术瑰宝后,就组织下乡知……[详细]
浏河渔民号子
  渔民号子(浏河渔民号子),苏州市第四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传统音乐类项目。​​​​​​​渔业是太仓刘家港(今浏河镇)的传统产业,有众多以海上捕捞为生的渔民。所用四桅帆船,出海时要高悬风帆、捕捞时要按潮汛下网、起网。在劳动过程中,为了协调动作,统一步调,激发干劲,产生了简单易唱、朗朗上口、富有地域特色的渔民号子。船只离开港口时,要有几个船员通过两根吊索,用桅上的滑轮钩住舢板首尾,一齐用力把系在船尾的舢板吊上船来。为了保持舢板的平衡状态,就要唱“吊舢板号子”。船只要转移渔场,要把抛驻在海底,上千斤重的铁锚通过绞关(即绞盘)绞上船来。推关的船员众多,必须唱“推关号子”协调动作。船上厚帆布做成的帆蓬,长达……[详细]
谭氏中医外科
  谭氏中医外科,苏州市第六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传统医药类项目。太仓潭氏中医外科,因太仓牌楼卫生院谭伯琴擅长中医外科治疗而得名。谭伯琴于17岁到璜泾镇戴一飞诊所学医,是戴的开门徒弟(戴一飞为当时太仓的名医)。谭20岁学成出师并开始单独行医,于1950年进入岳东乡联合诊所,岳王成立公社时即进入岳王卫生院,1963年调入牌楼公社卫生院。谭伯琴毕生致力于中药外敷治疗疾病,并成为远近皆知的一方名医。戴擅长研制以中药配方为主的外敷药,治疗药名有:- 合剂、八宝散、三石散、九黄丹、消肿膏、复方湿疹膏、肤灵乳膏等。相关的药材主要是:珍珠、琥珀、朱砂、红昇、石膏、川贝、赤石脂、黄岑、黄连、冰片、姜黄、黄柏、六花粉、硫磺等。主要治疗蛇盘疮(带状疱疹)、老烂脚、痈、疔、疮、奶癣、痱子、褥疮、皮炎、口疳……[详细]
太仓七夕节习俗
  太仓位于江苏省东南部,濒江(长江)临海(上海),历史上以种植水稻棉花为主,农业比较发达。许多富有地方特色的生活习俗都与农耕文化相关,太仓七夕节就是其中之一。在太仓,每年都举办七夕庙会,有许多群众自发参加,十分踊跃。太仓七夕节有三个特点:一是有历史传说。南宋龚明之在《中吴纪闻》中记载,太仓黄姑村,相传牛郎织女星曾降生于此,乡人为之立祠,祠中列牛郎织女二像。后来牛郎迁出,移往嘉定,庙中专奉织女。明张采《太仓州志》记载了变迁的原因:“织女庙,在州南七里黄姑塘上,即牵牛、织女二星降处……建炎兵火,士大夫多避东冈,有游客经庙祠下,题壁云:商飙处至月埋轮,乌鹊桥边绰约身,闻道佳期唯一夕,因何朝夕对斯人?乡人遂去牵牛,独祠织女。”二是有“物证”,织女庙虽几经摧毁,但群众又屡次集资重建,今天仍然存在。三是依……[详细]
麦秸(杆)画
  麦秸(杆)画是美术园地里的一种新品种,被誉为美术苑地里的奇葩。                  麦秸工艺品历史上曾一度有过,但通常把麦秸染然后再拼贴成图案,以求得工艺品效果。麦秸画则更上一层楼了,它的主要特点是精选麦秸为原料,经过除膜、切片、劈丝等加工处理,运用拼贴、镂刻、镶嵌等制作方法,按照平面、浮雕、立体等构图造型,并熟练地利用麦秸(杆)原有的光泽、独有的纹理,巧妙设计,精工细作,通过麦秸的明暗、深浅、厚薄、疏密等等搭配,以及点、线、面的合理布局来表达,表现创作者对真善美的理解,对艺术的追求。  &……[详细]
  吴歌扩展(双凤山歌)​​​​​​​双凤位于太仓西部,历来有着深厚的山歌演唱传统,盛行大山歌、小山歌,以劳动山歌、情歌和历史传说歌著称。双凤山歌的歌词、曲调均十分丰富,大都音域适中,虽不高亢,却很嘹亮,容易传唱。一般高低八度,较宽的十度左右,最少的只有五、六度。著名的曲调有吃食五更调、开心调、划龙船调、绣荷包调和摇船调。其中部分曲调与昆曲有一定的渊源。旧时双凤盛行对歌、赛歌。1963年,曾举办水上对歌会,影响极大。……[详细]
  太仓糟油制作技艺太仓糟油,始创于清乾嘉年间。创制人李梧江是太仓城内经营酱园和酿酒的商人。他将白糯米浸水蒸熟,加入甜酒药,入缸发酵50多天,酿成酒浆原液。再往酒浆中加上丁香、月桂、玉果、茴香、玉竹、香菇、白芷、陈皮、甘草、花椒、麦曲、盐等二十多种辅料,密封了一段时间之后出现了独特的糟香。后来李梧江再选择香料搭配,进行改进,把新产品兑入糟油底子,入缸密封一年后,制出了味道更佳的新调味品——糟油。糟油之妙,就在于它的底子,而且时间越长糟油越香。太仓糟油的经营模式最初为小作坊式的生产,店名为“老意诚”。后来,太仓糟油受到了慈禧太后的喜爱。老意诚店挂出了“进呈糟油”的金字大匾,于是,生意兴隆,声誉日上。尽管百年风雨,但“老意诚”始终保存了糟油底子,使太仓糟油能一直流传下来。解放后,“老意诚”经过公私合……[详细]

全部太仓市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