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江苏省 > 南京市 > 鼓楼区民俗文化

鼓楼区十大民俗文化

马祥兴清真菜烹制技艺
  金陵老字号—马祥兴“马祥兴”是南京菜清真风味的正宗代表,坐落在鼓楼广场西北侧。对于“马祥兴”的历史来有两种说法:一日“马祥兴”是百年老年店,一日“马祥兴”的明代老店。无论是哪一种说法,有一点是肯定的,“马祥兴”乃南京餐馆中历史最悠久的店家。金陵“马祥兴”字号,自1845年清朝道光年间传至今日,已160余载。历尽世事沧桑,遍尝人生百味而不改。创业伊始,马祥兴菜馆即融北方清真风味之典藏密芨与江南食材佳肴为一炉,恬淡清雅、口齿流香,堪称清真回食南方派之翘楚。其中尤以“美人肝”“凤尾虾”“蛋烧卖”“松鼠鱼”四大镇店名菜流芳于世,吸引无数达官显贵、文人雅士竟相捧场。民国时期李宗仁、白崇喜、孔祥熙、邵力子、居正等无不在此闻香下马,大宴宾客。中央大学教授胡翔东、胡小石即兴之创“胡先生豆腐”也曾名噪一时,传……[详细]
刘长兴面点制作技艺
  刘长兴面点制作技艺我国面点小吃烹饪制作工艺,是在传统面团发酵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而来,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面食的起源,主要在春秋战国时期,当时老百姓的食物,主要以谷麦为主,汉代面食技术有了进一步发展,汉代面食讲究“花样”,在唐朝花色更多,并形成独具风格,清代面点发展至鼎盛时期,面点花样丰盛,可摆面点筵,解放后,在党和政府的关怀支持下,我国古老传统面点烹饪制作工艺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和提高。面点小吃已成为人们生活必需品,讲究营养价值,应时适口,携带方便,在人们的生活中已占重要位置。传统面点制作工艺在促进饮食业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南京刘长兴餐饮有限责任公司前身为“刘长兴面馆”,创业于1901年清朝末年,创业人刘国发,在当年三山街府西街马巷73号,接手原“春园汤包店”,刘国发善于总结开发,所使用的制作工艺……[详细]
金陵刻经印刷技艺
  南京古称金陵,这里是六朝古都,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佛教刻经事业源远流长。清同治五年(1866),我国近代佛教文化复兴的奠基人杨仁山等有识之士创办了金陵刻经处,传承我国古代佛经、佛像木刻雕版印刷技艺,百余年来在国内外享有盛誉。金陵刻经处位于江苏省南京市白下区淮海路35号,总占地面积3923平方米,收藏佛经版125318块、大型佛像版18块,是我国著名的佛教文化机构,也是融古代经书、经版收藏,经书雕刻、印刷、流通及佛学研究于一体的佛经出版机构。金陵刻经保持了中国古代传统的木刻水印技艺,它由三个环节组成:一、刻版,包括写样、上样、雕刻等工序;二、印刷,包括放版、刷墨、复纸、压擦、揭纸等工序;三、装订,包括分页、折页、撮齐、捆扎压实、数书、齐栏、串纸捻、贴封面封底、配书、切书、打装订眼、帖书名签……[详细]
戏剧脸谱
  脸谱艺术具有悠久的历史,从古代吴越的“披发文身”、“黑齿雕题”,可知最早的脸部化妆。后来的傩舞面具、战争面具,汉代百戏所戴的各种动物头形,以及六朝和隋唐时期歌舞的假面具等等,都是戏曲脸谱的远祖。随着戏曲演技的不断提高,唐代“参军”戏继续使用面具,到明代脸谱逐步规范化。清代乾隆以后,脸谱造型日臻完善,清末脸谱已趋向定型化,成为了我国民族化妆艺术,为观众接受和喜爱,并得到后人的继承和发扬,形成了自己的体系。到了近代,脸谱艺术进一步精致化、多样化,而且仍然保持着传统特点,成为一种具有高度象征性和典型化的民族化妆艺术,同时也成为人们装饰的艺术品。……[详细]
南京面塑
  南京面塑,第四批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传统美术类项目。面塑,俗称面花、礼馍、花糕、捏面人,是源于山东、山西、北京的中国民间传统艺术之一。即以面粉为主料,调成不同色彩,用手和简单工具,塑造出各种栩栩如生的形象。面塑艺术在我国流传很广,由于地域文化和民俗风情的差异,形成了风格各异的面塑艺术。南京面塑不断从泥塑、雕刻、年画等艺术中汲取营养,丰富自己的艺术语言,成为深受观众喜爱的雅俗共赏的艺术品。代表性传承人钱翠芳的面塑作品以其精湛的艺术造型、丰富的色彩搭配,具有很高的美术艺术价值,并具有淳朴、豪放、深厚、细致等特色,此外兼具造型,在各种人物、动物、植物等塑造上充满活力,形态可爱,有感染力。……[详细]
南京妈祖庙会
  南京妈祖庙会自明代迄今,时兴时衰,绵延不绝。妈祖庙会主要集中在每年春季农历三月二十三日妈祖诞辰日前后,是流传于南京地区的重要民俗文化活动。因其融入了古都文化和民间文化的内涵,显示出与沿海等地妈祖宫庙活动不同的文化魅力。南京及周边地区民间流传着“三月二十三,乌龟(赑屭)爬下关”的谚语。每年农历三月二十三日前后,民众齐集于下关,祭祀天妃,祈求平安,逐步演变为集文化商贸活动于一体的庙会。1899年后,南京对外开埠,妈祖庙会繁盛一时。后因战乱,庙会时断时续。妈祖宫庙是妈祖庙会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其建筑风格和布局与其他宗教的庙宇不同,钟楼、鼓楼、戏台、梳妆楼、寝殿等都非常独特。妈祖庙会中表演的民间艺术主要有高跷、大幡、中幡、宝辇、捉灯捉炉、接香会、大殿会、单双伞秧歌、飞叉、十不闲、清驾会、五虎打箱、庄……[详细]
  端午彩粽制作技艺,第四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传统技艺类项目。彩粽是传统的手工艺品,来源于“缠画”。彩棕的起源,有的说是为了保护投进汨罗江的粽子不被蛟龙吃掉,也有的说是乾隆下江南时,同行的宫女传授在民间的技艺。直到现在,很多地方依然保留着端午节制作和佩戴彩棕的习俗,一个个小巧玲珑的彩棕早已成为许多人眼中可驱邪、避灾、祈福的吉祥物。由于彩粽寓意深刻,观赏性强,南京便逐渐形成了端午送彩粽的习俗。以前老南京人到了端午节,就要家家挂彩粽,还要互送彩粽,在彩粽里面放入五谷杂粮,象征五谷丰收。南京端午彩粽制作技艺经过韩玉如等几代人传承,在借鉴中国国画、工笔画等艺术表现形式,结合南北方端午彩粽技艺精华,如今已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创作出了颇具金陵韵味和人文气息的端午彩粽作品。……[详细]
  幕府登高习俗,第二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民俗类项目。在我国的民俗文化中,六为“阴数”,九为“阳数”,每年的农历九月初九,月日并阳,两九相重,故名“重阳节”。重阳节在民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日,这一天要举行各种活动,如郊游、登高、赏菊、插茱萸、吃重阳糕等。登高是重阳节的主要习俗。古人认为,九九重阳,登高可以避免灾,故重阳节被称为“登高节”。相传此风俗始于东汉,距今已有1700多年历史。后来,重阳节登高爬山,逐渐演变成了人们亲近自然、锻炼身体和休闲娱乐的活动。下关(今属鼓楼区)幕府登高习俗是历史上流传于南京地区的民俗文化活动,主要集中在每年的农历九月初九。幕府登高习俗是一种民间信仰风俗习惯,具有独特的文化背景和文化内涵,已形成了南京独具特色的民俗文化现象。“幕府登高”活动缘起于东晋,鼎……[详细]
  南京香肚制作技艺,第二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传统技艺类项目。南京香肚,又称小肚、腊肚、冰糖小肚。其形如苹果,娇小玲珑,肉质紧实,红白相间,切片可“薄如婵翼”,吃起来香嫩爽口,略带甜味。南京香肚是一种腌腊食品,生产工艺十分独特。它依托南京冬季时间长,温湿度适宜等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条件,以经过特殊处理的猪膀胱为外皮,以精选的猪肉为主要原料,从盐、糖、香料等为辅料,于每年入冬时开始生产。经过拌料、灌装、晾挂风干发酵、入缸贮存等多道工序,历时月余乃成。南京香肚既是日常生活中的佐餐佳品,也是宴席上的名菜,而且是南京人举办宴席必备的冷盘菜品。按旧时南京礼俗,筵席上香肚所放之处,即为首席客人所坐之席,因此,南京香肚又被称为“独居尊”。南京香肚已有近120年的历史,清同治年间,市场上就有香肚出售……[详细]
  南京钟制造工艺,第一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传统技艺类项目。“南京钟”因最早起源于南京,故名,后来制造地遍及江苏,故又名“苏钟”,为区别洋钟,又称为“本钟”,该钟的外壳造型仿造中国传统的插屏模式,故又有“插屏钟”之名。1601年,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来到中国,他向明朝万历皇帝进献了一件自鸣钟,这是中国人第一次认识西洋钟表。清康乾时期,从中国的官廷到民间,开始大量仿制西洋钟表。第一个改进并制造南京钟的南京人叫吉坦然。据清初刘献廷《广阳杂记》记载,明末江宁(今南京)人吉坦然制造过一件叫做“通天塔”的自鸣钟,这就是最早的南京钟,吉坦然被奉为南京钟的鼻祖。自吉坦然之后至太平天国时期,南京的造钟业迅速发展起来,最鼎盛时期,南京城内曾出现过40多家造钟作坊,成为当时中国制钟中心之一。大约在清道光……[详细]

全部鼓楼区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