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江苏省 > 徐州市 > 邳州市民俗文化

邳州市十大民俗文化

邳州八义集臭豆乳制作技艺
  邳州八义集臭豆乳制作技艺,徐州市第三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传统技艺类项目。乾隆年间,邳州八集街农民刘祥胜以做豆腐谋生。一次当地接连数十天阴雨绵绵,刘祥胜做出的豆腐无法出售,只好放在豆腐坊里。但豆腐房里温度很高,没过几天豆腐上就长出了白毛,刘祥胜担心豆腐变质,生意折本,就用盐腌制。腌制几天后,见豆腐块色彩鲜亮,略有臭味,就吃了一口,觉得臭中带香,越吃越香,于是上街喊卖,很快就销售一空。后如法炮制,经二、三年不断总结、改进终成佳肴。新中国成立后,邳州八义集成立了八集酱菜厂,以生产臭豆乳为主,深受广大百姓的喜爱,传承至今。邳州八义集臭豆乳以优质大豆,当地井水,祖传秘方,精心调制而成。八义集臭豆乳其貌不扬,每块切成火柴盒形状,色泽青灰、肉质松软、气味别致(即使是常年做臭豆腐的老师傅在启缸……[详细]
邳州跑竹马
  竹马(邳州跑竹马),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传统舞蹈类项目。邳州跑竹马(又称“竹马舞”、“竹马会”),流行于邳州的滩上镇、八路镇、官湖镇等地,尤以滩上镇起源最早并具有代表性。跑竹马约在清代嘉庆年间流入邳州,直到20世纪50年代,邳州地区依然还有10多个“竹马会”在活动。邳州跑竹马的节目有“五马投唐”、“时装”、“金兀术打围”等。表演者腰挂竹劈和纸糊制成的马或麒麟,扮演历史人物并跑出各种阵势。整个舞蹈以“跑”贯穿始终,跑中见阵、阵中见情,阵容分明,舞姿“稳”、“晃”、“变”、“快”。表演过程佐以打击乐、唢呐及歌唱等音乐形式伴奏,载歌载舞,十分热闹。邳州跑竹马不讲究十分严格的传承关系,从晚清至上世纪80年代,涌现出众多的竹马艺人,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为张庆友和张学明两家,至今已相继传……[详细]
邳州蓝印花布印染技艺
  蓝印花布又称靛蓝花布,俗称药斑布、浇花布等。是传统的工艺印染品,镂空版白浆防染印花,距今已有一千三百年历史。最初以蓝草为染料印染而成。早在三千多年前,中国就已经采用浸渍兰草的方法把白布染蓝。在春秋战国时期,农村种桑植麻,纺纱织造,已较为普遍,染织工艺也迅速发展。据《禹贡》记载,徐州是当时八大染织工艺生产地之一,产玄织缟。而邳州蓝印花布据当地资料记载,唐代,开始了凸板印花,邳州北部地区彩印花布盛行,染匠人担挑子走村串户收印蓝花布,蓝印花布已在民间广泛应用。明清时期,邳州历代官府都大力倡导、鼓励、指导民众广为发展纺织印染产业,并实行生产奖励措施。邳州丰富的原材料生产,给蓝印花布印染业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四通八达的水陆交通,横贯南北的京杭大运河勾通了邳州与南北方文化艺术、生产技术的交流和物资贸易,促……[详细]
邳州柳琴戏
  邳州柳琴戏,徐州市第三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传统戏剧类项目。柳琴戏,古称“拉魂腔”、“拉后腔”、“拉胡腔”、“拉河腔”、“拉呼腔”等,因其主要伴奏乐器为柳叶琴,而改称柳琴戏。柳琴戏起源于清乾隆年间,迄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主要流行于邳州及其接壤的苏北、鲁南、皖北、豫东地区。柳琴戏是邳州人民的家乡戏,男女老幼都能哼唱,故有“三天不听拉魂腔,吃饭睡觉也不香”的民谣,柳琴戏腔调委婉缠绵,优美动听,字字入耳,其尾音翻高八度,火爆激越,使人振奋着迷,似能勾人魂魄,因此得名“拉魂腔”。旧时邳州“拉魂腔”艺人先以“唱门子”,后以“跑坡”、“撂地摊”形式演唱。清末民初,开始出现组班演唱的戏班,进入到城市茶棚、小戏园演出,从而使这一剧种形式得以固定。解放后,“拉魂腔”进入了繁荣时期;1951年邳……[详细]
邳州运河船工号子
  大运河船工号子,徐州市第三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传统音乐类项目。大运河船工号子起源于隋朝,隋炀帝开掘大运河后有了船运活动。唐、宋、明以来船运业逐步发展,船只增多,人员增多,号子队越来越多,曲调越来越成熟。清代至民国已达鼎盛期。新中国成立后航运大发展,航运单位船队及私人船只增加快速,出现了职业拉纤队及上船打工的专职人员,船工号子唱响运河两岸。运河船工号子作为民间一种传统音乐,带有明显的地域性。以大运河划分,自盱眙向西进入安徽段,被称为“南河帮”。淮安境内向北至徐州被称为“淮河帮”。邳州与山东接壤,邳州大运河号子主要流布于邳州及运河沿岸的苏北鲁南。船工号子是喊唱在船上和水边的一种独特民歌。通过领唱人(号头或船长)先唱,众人随声应和、节奏统一、团结一心、各自卖力、动作一致,实现航行轻松……[详细]
彩扎(邳州纸塑狮子头)
  彩扎是一种普遍流行于南北各地的传统民间工艺,它与祭祀、节庆、游艺等民俗活动密不可分,经过不断的衍生发展,在民间形成巨大的影响力。彩扎技艺以篾骨纸裱为主,同时辅以表面彩绘。由于各地风俗和物产不同,具体用料上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有些地方即以秸秆替代竹篾做骨,以素色布、绸或皮纸作面,河北邯郸的彩布拧台则直接用各色布料进行装裱,色彩装饰也会因地域的变化而各具特点。总的来说,北方彩扎粗犷豪放,对比强烈;南方彩扎文秀细腻,活泼可爱。彩扎制品形态丰富,花灯、狮头、戏台、古建模型等均在其列。狮头等工艺品在创制时往往以产地的戏曲脸谱作为原型,做成后配以布、麻、绢花等饰物,常能达到惟妙惟肖、生动传神的境界。邳州纸塑狮子头是流行于江苏省邳州地区的一种民间彩扎艺术样式。据记载,纸塑狮子头的制作在邳州当地已有五百多年的……[详细]
邳州工艺葫芦
  邳州工艺葫芦为邳州传统美术之一,艺人需有较好的绘画功底,以电烫烙烤色为墨,以铁烙笔为笔,以葫芦作纸,绘画出各式各样体裁的画面作品,用于家庭装饰和人们佩戴欣赏。根据葫芦型体和大小构设图纹内容,先用画针画出图纹造型轮廓及主线条,再用烘针烫出阴阳向背,突出画面的粗细、深浅、浓淡及线条块面。邳州工艺葫芦题材广泛内容繁多,形式有烙画、针刻、镂刻、葫芦各类造型,主要用于观赏、盛物和昆虫饲养等。不仅具有文化艺术价值,也具有实用和观赏性价值。“邳州工艺葫芦”项目于2007年被邳州市政府列入县级非遗保护项目名录。……[详细]
邳州舞狮
  邳州舞狮是邳州传统的民间舞蹈之一,据史料记载已有400多年的历史。明嘉靖十六年(1537年)《邳州志》、清《邳州志》等史籍都记载了邳州“乡会”狮子舞的演出盛况:“春日赛会,鸣锣击鼓,作巨象、狮子、竹马、花车、蹴鞠之戏,冶容袄服,游演州闾”。清邳州贡生黄奋基著作《观乡会俚词》:“狮子、竹马欢快雄健,落子、莲湘轻捷多姿,花车、独杆轿、大头和尚诙谐幽默,博得众人开口笑”。他在描写狮子舞的词中写道:“前头狮子一声吼,东倒西歪人乱走,果然大小尽如狂,相习成风今已久”等诗句。证明狮子舞已早在邳州盛行,并创造了独具邳州地方特色的狮子舞……[详细]
  邳州门笺,徐州市第二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传统美术类项目。邳州门笺也称“门钱”、“过门笺”、“门吊子”。据史料记载,门笺始于汉代以前,古人初用幡胜表达人们对神灵的敬仰和崇拜,祈求吉祥。宋代开始在年节时把幡胜悬挂于门楣,作为新年的吉兆,并开始用布和纸镂空,制作挂门钱。明清时,挂门钱已演变成型,幡胜经过一千多年的传承与发展形成了现在的门笺。每当春节,邳州城乡家家户户张贴门笺,五彩门笺,色彩强烈艳丽,迎风飘舞,与春联、门神交相辉映,给节日中的新年增添了热闹的气氛。邳州门笺主要有单色门笺和五色换色门笺两种。邳州门笺制作,采用各种不同型号自制刻刀精心刻凿,刻出的纹样线条要流畅清爽,刀口要光滑整洁,还要体现出刀味,刻制要求下刀快,行刀正,收刀直顺,纹样圆润,不带毛刺。门笺刻制是一种镂刻艺术,……[详细]
  邳州唱花相,徐州市第二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曲艺类项目。邳州唱花相,也称“说花相”、“数来宝”。商周时期称之为“说乐”,汉代“说乐”已流于民间,俗称“金口”。唐代称之为“唱双簧”,宋代以后称之为“说花相”、“唱花相”。明末清初,苏北、鲁南广大地区连年遭遇自然灾害,许多灾民为了谋生而背井离乡去乞讨。乞讨时,灾民们多学习唱花相,说些吉利话以多求得施舍,后来人民则把唱花相艺术作为休闲娱乐之词,用以说唱取乐。邳州唱花相艺术道具简单,艺人手操竹板、节子,奔走于街头巷尾、场院舞台。世间千事万物,都是艺人说唱的题材。其艺术语言生动,自由活泼,韵色多变,唱词格式有三言句、五言句、七言句、十言句等,既有同韵同声的花式句,也有难度较大的“一条鞭”式的韵辙段子。邳州唱花相说唱艺术技巧独特,凝结了艺人说……[详细]

全部邳州市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