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江苏省 > 扬州市 > 江都区民俗文化

江都区十大民俗文化

龙舞(丁伙龙舞)
  龙舞(丁伙龙舞),江苏省省级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传统舞蹈类项目。丁伙舞龙是江苏省的传统民俗娱乐活动。她的生成、发展历史与中国舞龙的历史基本同步,起源于汉代,距今已经有2000多年的历史。当地民间传说扬州东陵圣母庙里的女道士杜姜、康紫霞在瘟疫横行时用草药熬汤救治病人,使与丁伙临近的蔡家庄人转危为安,后杜、康2人化作白龙腾空而去。为缅怀2女的功德,老百姓用舞龙的方式予以纪念。汉代以后,舞龙祈雨成为丁伙劳动人民一直沿袭的习俗。龙之舞为图腾,具有欢快、诱人的魅力。它喜庆、吉祥,是人们在吉庆和祝福时节喜闻乐见的娱乐方式。到了清代,丁伙舞龙在民间盛行,多支舞龙队曾进扬州城参加灯会表演。民国至“文革”前,丁伙舞龙又有新发展,民间舞龙手超过百人,同时形成草龙、花树龙、布龙3龙并舞的格局。抗战胜……[详细]
谜语 (竹西谜语)
  竹西是扬州的别称,扬州是谜语的故乡之一。南北朝时,高爽是名见史册的首位广陵谜人。时至唐代,书写于今扬州大明寺壁的- 无名氏字谜:“一人堂堂,二曜重光。泉深尺一,点去冰旁。二人相连,不欠一边。三梁四柱烈火燃,添却双钩两日全。”(内隐“大明寺水天下无(無)比”八字),因其流畅自然,寓意巧妙,成为唐代谜语的巅峰之作。明代诗人黄周星曾与诗朋文友在平堂山下建“木兰亭社”,创灯谜酒令以佐觞政。明末,扬州马苍山创广陵十八格,利用多种手法丰富制谜技巧,不仅扩大了谜材,且增添了谜趣,被誉为中国谜格之祖,并出现了有文字可考的业余灯谜社团——广社。清代扬州灯谜获得了蓬勃的发展。嘉道年间先有竹西春社崛起,该社以扬州方言谐音法制谜,并首创动作谜,有《竹西春社抄》七卷传世。因其手法独特,构思新颖,故使江淮一带“薰染邗风……[详细]
扬州毛笔制作技艺
  中国毛笔制作技艺有宣笔、湖笔、水笔、李福寿毛笔“四大流派”。扬州毛笔(亦称“扬州水笔”)以其麻胎作衬而独树一帜。清史载:“扬州之中管鼠心画笔,用以落墨白描佳绝,水笔亦妙。”扬州毛笔以狼毫、兔尖(兔背之毫)为主要原料,地产孔麻为辅料,工具多自制。其制作技艺十分繁难,分水盆、装套、旱作三个环节共一百多道工序,环环相扣,道道严谨。关键工序全凭艺人的手感、舌感和目测。笔尖粗细、长短、老嫩以及锋状均有讲究,工艺精致而富有韵味。学制扬州毛笔,由师傅口传心授,学者反复实践、揣摩,入门难,精通更难。扬州毛笔,带水入套、涵水不漏,经久耐用;笔头笔杆,相得益彰;品格高雅,挺健韵致。代表作“湘江一品”,曾被誉为“笔中之王”。……[详细]
  武坚莲湘花鼓​​​​​​​,第一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传统舞蹈类项目。江都武坚莲湘花鼓约起源于明代由安徽凤阳传至武坚,后成为当地农民文化活动的主要形式,扎根繁衍,世代传承。传统的武坚莲湘花鼓有三个明显特征:一是以莲湘(当地俗称钱串子、霸王鞭)为主要道具,边行进边表演,不受场地限制;二是融歌、舞、杂技、曲艺为一体,角色中除村姑和少年外,还增添了一个“三花脸”,表演特别诙谐风趣,这在各地流行的莲湘花鼓中是绝无仅有的;三是唱腔音乐来自民歌小调,歌词可即兴创作,有长有短,长的则带故事情节,能连唱几天,与说书艺术相似。武坚莲湘花鼓虽经整理和创新,但仍然保持着浓厚的乡土气息。1984年,武坚莲湘花鼓被收入《中……[详细]
  社火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每年正月和各大节日,吴桥当地都要举办热闹非凡的社火活动,影响遍及江都吴桥及其周边县市。吴桥社火具体表演有荡湖船、走马灯、女子舞龙等,在强烈节奏的锣鼓音乐伴奏下,做行进队列或场地定点表演。表演场地一般为家庭院落、街道、打麦场等。吴桥社火将说唱、对唱和舞蹈相糅合,乐器以二胡、竹笛、锣鼓为主,曲调有“四季歌”、“无锡景”、“杨柳青”、“八段锦”等,节奏欢快流畅,表达出农村人的真挚情感以及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它的音乐风格鲜明,节目贴近农民生活,彰显了节日期间群众性民间歌舞的韵味,深受农村群众的欢迎。……[详细]
  露筋娘娘传说是由当地劳动人民创造,具有悠久的历史渊源、丰富的文化内涵、鲜明的地域特色、众多的诗词咏唱的一种口头民间文学,集中流传于江都、高邮及周边地区。传说起源于唐代,自北宋欧阳修著文,米芾题碑以后,凭恃文学名流的诗词歌赋而名播士林;至清代康熙书匾,乾隆题诗,嘉庆赐封时,传说达到了空前的社会影响度;传说的主要人物露筋娘娘由起初的普通民女成为贞女,由于学士、大夫、封建帝王的推波助澜,化身为运河的保护神,延展衍化丰富了传说内容,产生了许多美丽故事,如《两江总督祷冰灵》、《知府感梦建神祠》、《露筋祠前咏白莲》、《湖西傲姑寺传说》、《驱使神鸦斗日机》等。传说内容丰富,涉及地名,人物,风物,书法,诗词,文学,宗教,政治等,几乎涵盖了民间文学的所有领域。传说在长期口碑和文字相传的过程中,虽因时、因地、因……[详细]
  传统金银饰品工艺是中华文明史上古老而精美的手工技艺。江都传统金银饰品工艺起源于两汉,兴盛于隋唐,辉煌于明清,发展于上世纪七十年代。纵观历史,江都和扬州一脉相承、同一渊源,因此江都传统金银饰品工艺源远流长。《国宝大观》记载:“江苏邗江(时为江都)东汉广陵王刘荆墓出土有‘广陵王玺’金印和十余件制作非常精细的小金饰件。从这些出土品中可以看出当时诸如锤揲、掐丝、累丝、炸珠、焊接、镶嵌等金细工工艺已经十分成熟。”清代康乾年间,江都和扬州商贸繁荣,银楼林立,民间盛行金银首饰,至今仍有大量刻有老字号银楼印记的饰品留藏在民间。江都传统金银饰品工艺全面传承了我国古代金银饰品制作工艺,传承了古代坩埚熔炼技法,雕錾刻花技艺和扬州铜境的砑光技艺。它具有高起点、高难度、高智慧的工艺特征。唐代金栉《伎乐飞天》纹饰细密繁……[详细]
  江都漆画是传统绘画艺术和古老髹漆技艺完美结合而生成的一种民间美术。自古以来,漆画就流行于江都地区,自成体系,别具风格,是江都民间艺人用漆作画的一种独特的传统美术。江都漆画起源于两汉,中兴于唐宋,鼎盛于明清,发展于上世纪七十年代。江都漆画艺人自古就擅长用漆在盆桶、家俱、楹柱、墙壁上进行装饰彩绘,发展到明清时代,已形成了纯粹观赏用的屏风漆画、挂屏漆画、座屏漆画和大型漆壁画等。《江都县续志·物产考》中记载:“漆箧漆后描金或浅刻,多用木坯施以瓦灰细工……漆制屏联摹刻名人书画,嵌以螺钿,漆工亦精良。”1910年,江都仙女庙“章台”旅馆开业庆典,定制了四幅漆画挂屏《玉堂富贵》,事隔近百年,至今仍奕奕生辉。江都漆画具有“润、雅、彩、美”的艺术特征,具有广泛的社会价值、实用价值、学术研究价值和审美欣赏价值。……[详细]
  金银细工制作技艺(江都金银细工制作技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技艺类项目。江都金银细工制作技艺起源于两汉,兴盛于隋唐,辉煌于明清,发展于20世纪70年代。纵观历史,江都和扬州一脉相承、同一渊源,因此江都金银细工制作技艺源远流长。《国宝大观》记载:“江苏邗江(时为江都)东汉广陵王刘荆墓出土有‘广陵王玺’金印和十余件制作非常精细的小金饰件。从这些出土品中可以看出当时诸如锤揲、掐丝、累丝、炸珠、焊接、镶嵌等金细工工艺已经十分成熟。”金银细工制作技艺中的“掐丝珐琅”曾经名重京师,产品镀金厚重,造型华美,色彩和谐,掐丝图案丰富多变,别具风格。清宫养心殿、怡和轩、守望阁等内廷居室中的陈设、装饰、如隔扇、栏板和挑檐上的福寿嵌件,和为数众多的桌灯、天球、瓶、尊等掐丝珐琅器物,均为扬州艺人所制。乾隆……[详细]
  邵伯秧号子,是劳动妇女在繁重的栽秧农活中,表述心迹,解乏助兴的一种民间歌曲。相传已有千年以上历史。其内容有表达男女爱情的、有如怨如诉的、还有历史知识的等等,无所不唱。形式有齐唱、独唱、对唱,一般是“一人唱众人和”。栽秧领趟的妇女,既是栽秧能手,又是唱秧号子的能手,由她唱“头号”,众人唱“吆号”。解放后,当地党委、政府为邵伯秧号子做了许多发掘、抢救、传承的工作,许多从未听过的栽秧号子被发掘出来,一批秧号子能手脱颖而出。1951年,秧号子能手施登英、赵锦珠3次应邀参加江苏省民歌文艺汇演。1953年,江苏省歌舞队成立,施登英被招入队,专门演唱邵伯秧号子。之后赵锦珠又被请到省歌舞团,与歌唱家雪飞同台演出邵伯秧号子。邵伯秧号子曲调优美,节奏明快,生活气息浓郁。江苏音乐家费克、武俊达、吴岫明、张仲樵以及……[详细]

全部江都区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