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河北省 > 保定市 > 蠡县

中埝村娱乐会

蠡县民间花会始于明末清初,以形式多样、人数众多为特点,主要有狮子舞、高跷、龙灯、旱船、幢幡、太平车、跑驴、竹马会、秧歌、二鬼摔跤、猪八戒背媳妇、武术等。民间花会一般在春节、正月十五期间演出最多,送子参军,婚丧嫁娶,开业庆典,大型会议等也应邀助兴。从1983年以来,县政府每年正月十二组织大型民间花会进城表演,参加表演的人数多达6000余人次。最具地方特色的是中埝村娱乐会。

中埝村娱乐会前身叫“摆着会”(即会员出会参加祭祀活动自带干粮,纯自娱自乐的意思)。主要花会节目有大鼓、中幡、狮子、旱船、竹马、高跷、杠枪等。会员遍布全村,当时有顺口溜:“东头的玩意儿西头的鼓,旱船中幡满街舞,狮子、杠枪庆祥瑞,出会的寸跷不胜数(寸跷为参加人数众多的地秧歌)。”可见参加活动人员之广泛。清光绪元年(1875),“大重庆戏班”班主老虎墩(名常老厢,是清朝末年饶阳县迁民庄有名的财主)资助道具和艺术指导而成立娱乐会。其中舞中幡可追溯到清末名震京华的天桥艺人王小辫,其祖籍是中埝村,中幡的舞技始终在本家传承,时表演上乘者有王老冲,其绝活有“灌顶”、“秦琼背剑”、“二郎担山”、“童子拜观”、“老虎挠尾”等。中幡条幅书:“中集祥云一方康泰,幡招瑞气四季平安”。此幡目前保留完整。

中埝村“娱乐会”自清末开始至1937年“七七事变”停止。这一时期主要是发展保留了传统的花会形式。抗战胜利后由会头杨老超进行了系统整理,置办了新道具,坚持活动到1958年停止。1980年,由蠡县文化馆赵志宏、任玉杰等人指导,乡文化站帮助具体挖掘、整理,中埝村王光亚、陈丙寅、齐同山等牵头组织,使娱乐会发展到鼎盛时期,涌现出一批新秀,以舞狮为例,董永川、陈俊琪、齐文波、桑建波等在继承传统艺术的同时,广泛吸收新的艺术,舞狮中“探海”、“望月”等高难动作可与专业团体媲美。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下一篇:蠡县西河大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