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前采茶舞是流传于台州市黄岩区新前街道的一种民间舞蹈,源于乡村民间的采茶歌、采茶戏,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和乡土风味,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
该舞原以12花名而起调,用12个月份编成唱词,前6个月为正采(即顺采),后6个月为反采(即倒采),曲调简朴健康,婉转动听,节奏感强,唱词通俗易懂,动作简单而优美,很受群众喜爱。
据民间多方调查,新前采茶舞也源于明末清初流传于黄岩茶乡的《采茶歌》,也经历了从采茶歌、采茶戏到采茶舞的三百年演变。但无史料佐证,有据可查的是晚清时期,七里村的王天明(1866年-1959年)与李小根(已亡故)就跳过采茶舞,徐达初(已亡故)等村民看过采茶舞。徐祥春老人(现年80岁)的母亲就长期保存着上代传下的采茶舞手抄本,记载着采茶舞的唱词、工尺谱、阵法,在1956年交给村里。上世纪八十年代,文化馆站在搜集整理民间艺术的时候,就搜集到一首明清时期流传在新前、头陀一带茶乡的《采茶歌》歌词,从正月采茶唱到十二月采茶,“刘全进瓜游地府,借尸还还魂李翠莲”的歌词明显有明清社会的痕迹。新前七里村的徐祥财老人(77岁)还能背诵全首《采茶歌》。并用原生态的采茶舞曲调来唱。
据尚健在的新前八十五岁老人方才根回忆,民国年间,新前当地农民逢年过节或庙会集市,常在广场或戏棚(有时用方桌拼凑成台)演出《采茶舞》庆祝丰收,自娱自乐。也有在春节期间到人家门口去演出,以获取赏钱与年糕点心并收点小钱。
内容
采茶舞表达了一群采茶姑娘上山采茶(劳作)时的欢快情景。最早的版本描写村姑在采茶时有一位姑娘的情人(也称牧童)采来鲜花,众姑娘拦住抢夺,互相追逐,走出许多美的队形,这种表演形式亦可称为“采茶抢花”“采茶扑蝶”。当时女演员12人,牧童男演员1人,演出节奏较“散”,比较自由浪漫,同时也带有浓厚的戏剧风味。
歌词
采茶的歌词内容,也是农民在实际劳动中的素材积累。象“正月采茶是新春,敲锣打鼓闹盈盈,前村狮子抢绣球,后村滚龙大翻身”。表现了解放后农民生活日益富裕,欢欣鼓舞的内容。再如“六月采茶茶叶粗,粗叶细制用工夫,采茶不怕太阳晒,烘焙不怕砻糠火”。则表现了茶农在采茶、制茶时辛勤劳动的内容。唱词通俗简单,农民一听就懂,当地的小姑娘都会唱,也会表演一些动作。
步法
新前采茶舞基本步法吸收了戏曲花旦步法(圆场)的韵律,有其独特的民间阵谱(也叫“走阵”即走队形)。有蛇形、盘龙形、四花形、八字形、十字形等等。表演者唱一段,变化一个队形,阵法变化流畅,画面丰富多彩,生动地表现了采茶姑娘在山岗、坡地等不同环境采茶时的情景和愉快心情。手的动作在模拟采摘茶叶形态的基础上又加以适当的变形,加上腕、肘的上下套叠和左右交叉,动作简单而优美,显示出舞蹈风格清新细腻,形象优美,富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和生活情趣。
传承发展
解放后,采茶舞的唱词、曲调、形式由七里村王天明、王明伦和王植芳等老艺人提供出来,经由村里宋法明、李敏山等老艺人的整理加工编排成舞后,流传开来。
1956年,黄岩文化馆派江月娥老师再次整理加工,参加黄岩县首届民间音乐舞蹈大会演,轰动全场观众,获演出一等奖。
1957年《采茶舞》在参加浙江省民间舞蹈大会演时又获演出一等奖,并留杭公演。“文革”期间,采茶舞受到践踏,长期停演。
1984年国庆调演时,新前乡重新组织七里村编排,并对舞蹈风格、服装、道具作了必要的艺术处理,参加黄岩县文艺调演获二等奖。
1999年10月采茶舞参加黄岩区庆祝国庆50周年大型广场文体表演,同年10月又参加台州市首届艺术节民间艺术大会串表演获银奖。
2002年和2005年分别参加黄岩柑桔节暨农民艺术节踩街表演活动。
2007年,新前采茶舞被区政府列入黄岩区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2008年6月,又被列入市政府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2009年列入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