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唐竹马舞起源于高唐县清平镇刘海子村。据刘海子村刘氏族谱记载,其始祖于明洪武年间由直隶顺天府密云县迁来定居。大概密云北邻少数民族,少数民族尚武、喜骑射和行军布阵,故而传下此舞。“竹马”舞的道具竹马分前后两部分,即马前身和马后身。因竹马用竹作骨架,并用多层纸糊制而成,故曰“竹马”。表演时,骑手戴头盔,穿铠甲,将马的前身、后身拴在腰间,左手拉动马头,右手高举兵刃,配以敲击乐助威,煞是威风。
“竹马”舞,以群马舞之,表演各种作战阵法。“竹马”的颜色分红、黄、橙、绿、青、蓝、紫。每种颜色可单匹也可双匹。骑手的盔甲颜色与坐骑颜色相同。表演者按各种阵法跑动。原有一百单八阵,因年久失传,现只能表演11阵,即“二龙出水阵”、“龙门阵”、“起门阵”、“迷魂阵”、“连环阵”、“埋伏阵”、“葫芦阵”、“剪刀阵”、“麦穗阵”、“罗成阵”、“四门阵”。跑阵时,表演者加道白和唱段,以增强表演效果。“竹马”舞不仅是一种娱乐活动,对研究古代作战阵法也有启示。
竹马舞又称“跑竹马”,是山东聊城有名的民间舞蹈形式,因为舞蹈道具竹马和动作而得名。“竹马舞”是春节期间民间的一种花会形式,多在元宵节前后表演。山东省高唐县“跑竹马”历史悠久,相传源于600多年前元朝末年群众起义杀元兵、推翻元朝黑暗统治的故事。后来,人们为了纪念当时的起义和牺牲的五位将领,编排了一段舞蹈--用竹马的形式来表现当时的情形。
竹马骨架为竹制,外面衬以不同颜色的布料,并刷有桐油。马颈至头部置一竹竿,表演者用手握住竹竿,可将马头上下抖动如真马。马身中空,人能站在其中,表演时骑手可将马的前身和后身用带子拴在腰间。据介绍,除白马由男子表演外,其余表演者皆为女性。
表演竹马者一般要求4男4女,分生、旦、净、末、丑等角色,正生骑红马,青衣(俏闺女)骑黄马,小生骑绿马,花旦(花大姐)骑白马,小丑骑黑马。竹马的表演在跑动时,各角色分工明确,各司其职,配合默契,以走场为主,有“双进门”、“开四门”、“水溜溜”、“绕八字”、“蛇蜕皮”、“十字靠”、“剪子股”、“跑圆场”、“三龙出水”、“南瓜蔓”等十余种。演员手中的道具,或马鞭,或刀枪剑戟,或棍棒,根据人物身份选定。表演者通过表情、姿态和唱腔,表现剧情和人物性格。表演时,伴奏乐器多为锣、鼓、镲等打击乐器。这种活动已与秧歌、戏曲小唱如弦子戏、三句半、吕剧、豫剧等有机结合,逐渐发展成为一种内容更鲜活的寓教于乐的民间娱乐健身运动。每逢节庆,五颜六色的群马,生龙活虎,跳跃奔驰,大大活跃了节日气氛,表达人们对美好生活的祝愿,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
竹马表演主要依靠阵型变化,因所有学习皆为口述,无任何文字记载,所以今天流传下来的阵型变化不多。高唐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姜洁说:“清末民初,高唐县竹马舞全盛时期,演出者可跑一百单八阵。由于年久失传,现在只能跑几十种阵法了,代表阵型有天王阵、地王阵、龙门阵、虎门阵、雷公阵、阳光阵等,固定套路主要有双进门、四门斗、水溜溜、绕八字、蛇脱皮、十字靠、剪子股、跑圆场、二龙出水等。”跑阵时,表演者“骑”在“马”上,按照古代战场上作战时的阵法变化线路舞蹈,粗犷豪放,动作逼真,步伐矫健。大阵变化结构严谨,时而平缓銮铃叮咚似行云流水,时而急促战鼓轰轰如万马奔腾,再现了中原民众的淳朴民风。
“竹马舞”主要在高唐县农村流传,是群众农闲时娱乐的传统节目,颇受百姓欢迎。但由于种种历史原因,“竹马舞”在高唐的延续却是时兴时断。在高唐县委宣传部的大力支持下,该县文广新局制定了5年保护计划,通过摸底调查、音像录制、资料整理、选拔培养年轻继承人等方式,对竹马舞进行了全面系统的保护。董士俊、麻海忠、赵虎臣等传承人也重新制作了竹马,并在村里积极寻找传承人,该村已有十多人学会了这项表演技艺。2011年8月,该县“竹马舞”被列入聊城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