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涟小调,淮安市第五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传统音乐类项目。
历史沿革及分布情况
清涟小调,是苏北民间小调在涟水及周边地区的别称,亦称小曲或民间小调,是民歌的一种曲调,柔婉流畅,结构简朴整齐,歌词通俗形象。清涟小调在涟水县保滩、南集、石湖、唐集、蒋庵、小李集等乡镇及周边地区流传,距今已有170多年历史。
清涟小调最初起源于门叹词等民间说唱。传说清光绪(1875年—1908年)年间,荒年期间,涟水当地逃荒人在童子在从事祈福、求神、驱灾的活动,以及巫师祈求丰收做的青苗会、加苗会和延福消灾做的太平会、火星会等活动中,跟随童子和巫师学习与民间鬼神信仰联系紧密的一些曲调,结合当时社会现状,编成门叹词,走村串户说唱以求生计。解放前,清涟小调在民间作为一项谋生手段广为流传。新中国成立后,小调得到党和政府的重视,被搬上了舞台,取得很大的发展,并作为一种宣传艺术得以推广运用。
基本内容及艺术特征
清涟小调的表现形式以歌唱和道白为主,有一人独唱、二人对唱和数人同台合唱等多种表现形式,通常以男女二人混搭为主,女唱男道白,后发展为对唱。
清涟小调的表现内容随时代发展而不断变化。早期,清涟小调作为一项谋生工具,表现内容多以《十八摸》、《十二月探妹》、《王妈说媒》等较为低俗的小调为主,主要是为了具有吸引力。后来,又增添了《孟姜女哭长城》、《手扶栏杆叹十声》、《五更调》、《十劝郎》、《三十- 头》、《梳妆台》等,广泛流传于乡村及城市各个阶层。解放后,清涟小调在民间继续广为流传,并逐渐发展成为民间舞龙船、玩花船中的主要曲调。20世纪50年代以歌颂共产党和毛主席为主要题材,出现了《光棍翻了身》、《家乡变了样》、《中华儿女志气豪》等一批作品。到了70年代以后,则主要以宣传毛泽东思想和党的计划生育政策为主要内容,民间艺人发挥聪明才智,把反映社会现实的内容编成歌词,谱上曲调,以民间小调的形式表演出来,颇受群众欢迎。
清涟小调的声调随着表现形式和内容的不断更新而发展变化,逐步吸收了无锡《孟姜女》、云南《绣荷包》、东北《送情郎》、西北《走西口》等一些曲调。小调的伴奏乐器主要有二胡、三弦、扬琴、笛、唢呐、扁鼓、苏锣、铙钹、堂鼓等。
清涟小调同其他民间艺术一样,受到城镇化加速发展的冲击,亟待加强保护与传承。为了更好地保护清涟小调,涟水非遗保护中心收集整理了该项目的具体资料,制定了切实可行的保护计划,一方面进一步广泛开展调查工作,录制和整理行将失传的音像资料,最大限度地避免有价值的资料流失;另一方面由保滩文化站组织了清涟小调演唱团,配合地方政府开展清涟小调创作、会演和培训、传承等活动,推动清涟小调的保存、保护与传承。
清涟小调是民间艺人创作的一种民间艺术形式,其表现形式和内容是对不同历史时期社会文化发展的记录载体,对研究当地社会人文发展进程具有弥足珍贵的价值。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