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江苏省 > 苏州市 > 常熟市

上鹞灯

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上鹞灯为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上鹞灯

​​​​​​​正月十五元宵,常熟东乡一带民间有“上鹞灯”习俗。

鹞子,即风筝。元末明初,这里农村家宅前都竖高高的竹竿,从年初一到正月二十,每晚要在这竹竿上挂灯笼,叫“牵高灯”。挂得越多、越高,越好。于是“牵高灯”的杆子越竖越高,灯笼也越挂越多。据说,后来来了一个和尚,看到这里既放鹞子,又牵高灯,就出了一个点子,将灯笼系在鹞子上,鹞子上天,灯笼就跟着上天。这样“上鹞灯”就代替了“牵高灯”。黄昏时分,鹞子放飞上天,鹞线上挂着鹞灯,少的30,多的60,好似一条条火龙在空中游动。

上鹞灯的鹞子虽大,但天黑以后也看不见,所以在上鹞灯之前,先要放一盏“飞灯”,即把一盏特制的灯挂在鹞线上,让它随风沿线上飞,飞到距鹞子1、2丈的地方自动停止,用它来判断鹞子的位置。而鹞灯是在鹞子放高后,再将鹞线使劲压低后一盏一盏挂上去的。第一盏鹞灯距“飞灯”约200米,第二盏起每隔2米挂一盏。挂的盏数越多,难度越大。为了使鹞子能够提起灯笼,大多采用2、3只组成的“二领鹞”、“三领鹞”,即2、3只鹞子在一根绳子上一起放。

鹞子制扎,先要设计;再用竹篾扎成骨架,将面筋纸或牛皮纸糊在骨架上(或用麻线将牛皮纸缝),在纸上绘画;鹞子扎好后,拴上接引的角线;最后试飞。有的鹞子还扎有用竹哨做的“鹞琴”,鹞子上天,风吹鹞琴,发出悦耳的声音。

鹞灯用约50厘米长的干芦苇杆制成,将它从中间平均开成4片。捏住两端,撑出中间,用篾圈支撑,形成橄榄形灯架;再用面筋纸糊上,底部开个“风门”,顶端留个“气门”,里边扎竹钎,用以扦蜡烛。要求蜡烛吹不灭,看得见,稳得住。

上鹞灯的鹞线要粗一点,有一定摩擦力,便于抓紧。

放飞鹞灯与放一般风筝相似,只是由于鹞线上挂有鹞灯,份量重,放飞时用人多,至少要10个以上。特大特长的鹞子要有人帮忙高举,并将鹞线拖至10米开外,阵风一起迅速将鹞子松开,徐徐奔跑使鹞子慢慢升起。待鹞子放得既高又稳时,再将鹞线压低,挂上鹞灯。

鹞子大小、精美程度、放飞高低、鹞灯多少、挂灯时间长短、鹞琴声音等,都由现场村民进行公评。

东张的鹞子品种大致有“板门鹞”、“亮月鹞”、“双蝴蝶鹞”、“单蝴蝶鹞”、“百脚鹞”、“老鹰鹞”、“六角鹞”“八角鹞”等10多种。上鹞灯的大部分选用“双蝴蝶鹞”。

经过数百年的传承,上鹞灯已成为东张一带全民狂欢的节日庆典。展示了群众的聪明才智,抒发了人们向往美好生活的情感,具有突出的历史文化价值。

鹞灯的制作和放飞,是科学技术在百姓生活中的应用,具有较高的科普价值和艺术观赏价值。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下一篇:邓尉探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