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卷源于唐代的“俗讲”、宋代的“讲经”,乃为佛教信徒及念佛吃0 宣讲“宝卷”的称法。明代起,民间的“白莲教”“红莲教”利用“宣卷”形式宣传教义,走向民间。随着由北方传向南方。传至广东后,称为“南音”,后传至浙江则衍变为“四明南词”,而传到上海后则仍谓“宣卷”。
据有关资料记载,宣卷真正作为民间曲艺流传至上海,最早出现于沪郊大地的南汇县沈庄区。该区在历史上曾管辖过南汇县的西部片,东起瓦屑乡、横沔乡,西至今日康桥、闵行区的陈行、苏民等地。解放前后,这里广泛流传着由苏州传来的民间曲艺——宣卷,可称为上海市郊民间曲艺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
清《光绪南汇县志》《续志》“风俗篇”中载:“妇女茹素佞佛”,“有终岁不茹荤者曰长素”。这些吃0 “做寿”或亡故“超度”时,邀请专为吃0 操祭的“素油道场班”,为其诵经拜忏,俗称做“素油道场”。“素油道场”的仪式中,专设一出娱乐助兴的节目,曰“念仙卷”,亦称“念宣卷”,专门说唱民间故事、神仙故事等。
据《中国民族民间器乐集成•上海卷》部在全上海普查时得知,唯浦东和上海老城厢地区才有这种素油道场和念宣卷。其中,瓦屑乡界浜村的素油道场班历史最为悠久。这个班子名为“大众挂”。据“大众挂”传人孔才根先生回忆,他家为素油道场班世家,其祖上于清乾隆年间已开始做素油道场,距今二百余年。他手中祖传的一对竹笛,还是老太太所遗。这种素油道场活动,在清末民初,风靡乡里。其中以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为黄楼乡旗杆村张家、泥城乡一户操办的素油道场,颇具规模,尤其是为黄楼乡奚家操办的三次法事规模最大,每次有周围几个乡和少数来自川沙、奉贤、上海的同行三四十人参加,且都操三昼夜素油道场,每天晚上必唱“念仙卷”。
晚清时期,本县周浦镇上开始有人出售宣卷的木版脚本,从此形成了浦东宣卷。因唱腔的帮腔中有“南无阿弥陀佛”(“南无”读音为“那摩”),故俚人俗称“捉那摩”,又称为“念宣卷”。后来宣卷传入上海,叫“文明宣卷”。随后,又从昆山传入青浦,叫“西乡宣卷”,(亦称“商榻宣卷”),于是当地的宣卷被称为“浦东宣卷”。
起初,乡绅请来宣卷班子白天念经庆喜祝寿,晚上余兴娱乐,后逐渐传至乡村民间。乡民们经常以包场形式聘请宣卷班子“待青苗”(盼庆丰收)、纪念观音生日等,于是宣卷在当地民间逐渐发展成为一种民间曲艺的形式。
宣卷分长篇、中篇、短篇。唱长篇,在书场可唱一个月,在庄户人家唱一日一夜至三日三夜;唱中篇,可唱几个黄昏;短篇只唱2—3小时。
演唱书目以文书为主,长篇有《双珠凤》《何文秀》《八宝双柳巧》《合同记》《牙痕记》《蜜蜂记》《鹦鹉记》《孝灯记》《渔舟过渡》等。开篇有《三戏白牡丹》《做长工》《养媳妇翻身》《十二只台子》《祝福寿》《十二月倒花名》等。在今天的乡镇艺术节上,还出现了不少新作。
宣卷的演唱形式,有说有唱,兼备曲艺“说、噱、弹、唱”的特点,并且分担角色,自己演唱自己伴奏。传统宣卷班子一般四人,其分工为:
上手一一专演男角,乐器兼老郎(檀板)。
下手——起女角(小姐、丫头等),乐器兼大、小木鱼。
小丑——起反角、丑角,乐器兼击子(对铃),跟唱拖腔。
配角——专当佣人、差人、跑龙套人物,乐器兼二胡,跟唱拖腔。
说表釆用浦东方言,脚本要求具备和其他曲艺本同样的写作特点,表演有自己的程式。例如描写景物时,有各种赋子,如“花园赋”“船赋”“街赋”“诗赋”“酒令”等。
宣卷的演变,是在“苏州宣卷”的基础上发展为“文明宣卷”,再过渡至“摊簧宣卷”,之后便演唱“幕表戏”了。顶峰期间,曲目曾多达126本。
20世纪40年代,南汇的宣卷进入鼎盛时期,当时许多宣卷班艺人参加了宣传抗日和庆祝抗日战争胜利等活动。到了50年代,宣卷班艺人还经常利用唱宣卷的形式参加时事新闻与新婚姻法的宣传。在沈庄区所辖的一些民校中,民间艺人将一些群众喜闻乐见的宣卷曲调与改填的控诉旧社会、歌颂新社会的新词内容相结合,编唱了《养媳妇自叹》,又叫《养媳妇翻身》,颇受群众欢迎。1960年5月,南汇成立了县曲艺团,其中有宣卷组演员10人,他们经常进入茶馆书场挂牌演出,深受群众欢迎。1980年后,同西乡澧西地区的宣卷班还在横沔乡汤巷村演出达半个月之久。新世纪以来,康桥地区的宣卷班还经常被无锡等地的农户邀请前去演唱,常年参与民俗活动。
自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开展以来,给浦东宣卷赋予了新的生命力。2004年新场镇表演队创作了《东海滩边出稀奇》,在上海桃花节景点连演了30多场,获得上海市民的一致好评;周浦镇在对浦东宣卷的普查、研讨、“申遗”的同时,积极创作了《桂花立规矩》,并参加2008年“上海之春”群文新人新作评选,荣获一等奖。2007年3月,曲艺《浦东宣卷》列入南汇区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有观众对浦东宣卷的传承、保护作了如此评说:“发展自有回天力,保护传承获新生”。
2014年列入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