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贵州省 > 黔东南州 > 雷山县

苗族芦笙文化

苗族芦笙文化
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苗族芦笙文化为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苗族芦笙文化是雷山县重要文化事项。雷山县交通不便,但生态环境优美,使苗族芦笙等文化得以全面发展,保存完好。苗族居住区,村村有芦笙,寨寨有场地,无论男女老少,个个都能舞,人人都会跳,如今能吹能舞的女青年也有不少。芦笙制作工匠,分别居住在丹江镇的排卡村,方祥乡的平祥村和雀鸟等村寨,这些村寨都藏在大山里,交通极不方便。

苗族芦笙源远流长,是苗族历史文化发展的见证。芦笙是苗族传统乐器,芦笙制作工艺伴随着芦笙文化的兴起而不断传承发展。在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中就有“吹笙鼓簧,吹笙吹笙,鼓簧鼓簧”的诗句。屈原《楚辞·天问》(阚子篇)称:“楚笙冠中国,楚人吹笙天下第一”。战国时楚称荆蛮之地,“荆蛮”是苗族曾居住的地域。“楚笙”就是苗族芦笙。《新唐书·南诏》说:“西南蛮“吹瓢笙,笙上管,酒别客前,以笙推盏又酹”。“参差六竹管,长芦黄钟涛,短声清微散,舞来随节施,吹去别促缓,苗女共苗男,纷月花满山”。《宋史·西南溪峒诸蛮传》说:“一个吹瓢笙如蚊纳声,良久,数十辈连袂宛转而舞,以足顿地为节。”说的是芦笙与芦笙舞。《黔南识图》说:“择平壤为月场,男女皆艳股,吹芦笙,踏歌而舞。”《黔书》卷四“释名”说:“笙生地,象物贯地而生,以匏为之。其中空以受簧,是为匏笙,女娲氏之笙也。”

芦笙系苗族古代承传之物,属于一种簧管乐器,也是雷山苗族民众最喜爱的乐器之一,是苗族歌舞文化的象征。芦笙由 、竹管、气斗、共鸣筒四个部分组成,其制作材料和工艺流程如下:

,用响铜铸成(也有少数用黄铜),由工匠艺人将木炭在小红炉把铜烧熔后,按大、小芦笙需要,轻轻打成厚、薄、大、小、长、短不等的长形铜片,然后在铜片方匡内凿通三面,成一个梯形小簧舌,又多次烧红锤打,铸成光平密封似的整块铜片,用刀片刮平现黄、检查舌边缘是否空隙、防止漏气,当吹、吸气时,中间簧舌就上下抖动发出响音,响音的高低取决于簧舌片的长短与厚薄。

竹管(也叫笙苗),一般用白竹、紫竹、苦竹制作,其竹节长,中空大,竹壁厚薄适中,且不易裂破。制作时竹子洗净晒干,把竹节凿通至尖端,把底部堵严,在竹管下端适当位置割开一长方口,把铸成的簧舌片安放在竹口处,边缘封实,以防漏气,每根竹管要凿通一个眼,吹奏时能随音按眼。

气斗也叫笙柱,它是用来装竹管 部分的,一般用杉木等木料做成。先把木柱下端至吹气口间挖空中心,后削成下端大,上端小的园柱体或方柱体,在下端适当位置按6音竹管从正面往斗脚斜度为75度-90度角分别挖凿对通6个眼子,把已安装好的 竹管插上气斗眼,调式音量、音节,能吹出6音,芦笙就制成了,这是传统6管的工艺。在此基础上同时制作成15管、17管、18管、21管的,其调门分为C、B、E、F、G的中、高音多管芦笙。

芦笙具体分为以下几种类型:高排芦笙,这是方祥地区苗族的芦笙,是世界上最高的芦笙。雷山地区的芦笙多数是三支为一付,唯方祥地区的芦笙与众不同,高达五六米,七支以上为一组,所以叫高排芦笙,声音宏亮。芒筒芦笙,是芒筒加芦笙的合称。当地苗族叫“敢懂”,即芒筒芦笙之意。芒筒若干对,加芦笙若干支,吹奏时高、中、低音互和,组成和谐的曲子。芒筒由单音簧管加上竹音筒做成,亦有高、中、低音制品。大芦笙,是在普通芦笙的基础上笙管加高,音量放大的大芦笙。这种芦笙制作工艺精湛,美观大方,吹奏时音调悠扬。另有一种用杨山竹经过精制加工成小喇叭形和一个倒挂竹筒,配装在芦笙中管上端用于扩大音量的芦笙,也叫大芦笙,当地苗语叫“敢折”。若吹奏小调时,婉转动听,柔情绵缠,动人心扉。多管芦笙,是经过改良而成的品种,少的十二管,多的达十八管。多管多音,完全可以演奏音乐。另有一种小芦笙,仅长尺许,音斗气管安衔接口,可装可卸,方便携带,工艺别致,十分美观,既是芦笙,又是工艺品,很受顾客欢迎,远销国内外。

芦笙词、芦笙曲和芦笙舞。芦笙词:芦笙词是由“衬词”和“歌词”两部分组成。“衬词”是指每一首芦笙词都配衬有一首口唱词(或称“口读谱”)。人们一旦学会“口读谱”,吹起芦笙就容易得手,是一种传习方法。“歌词”是一种类似语句的芦笙音调,可以有筒音的表意功能,是一种“以乐传文”的“乐词”。

芦笙曲:通过笙管音域的高低,运气的长短和嘴舌吐气的变化、强弱的有效控制,以高低不同声部的旋律线为纵轴,配以多声部的乐器组合,把节奏的缓急、停顿、持续、强弱以及谐和音的运用等组织统一起来,从而表达一定思想感情的曲调。芦笙常用和声音有纯八度、纯五度、纯四度和大二度。

芦笙舞:就是以芦笙为伴的舞蹈。吹者能舞,舞者能吹,边吹边舞。根据不同内容、情绪、节奏的变化要求,分为三人舞、集体舞、三步舞、四步舞、锦鸡舞、讨花带舞等近三十种舞式。吹芦笙及舞蹈的关系有:笙伴舞、笙领舞、笙自舞几类。

芦笙音律可分为《诺德仲之歌》、《大悲调》、《和调》、《赛调》、《讨花带》等。

雷山苗族芦笙制作工艺的系列化,将芦笙音乐丰富发展得多彩斑斓。芦笙制作工艺保存了中国远古即有的传统簧管乐器的制作技术,并在其基础上发展成具有鲜明个性。雷山地区制作的芦笙音质纯正,外表光洁美观。芦笙制作是乐理学和物理学的完美结合,制作芦笙,除了要懂得一定的乐理知识外,还要具备物理知识和力学原理。工匠在当地世代相传,芦笙型制多样,不同型制的芦笙在使用中有不同的功能。庄重场合多用高排芦笙、芒筒,歌舞时多用多管芦笙、小芦笙,节庆时大芦笙、多管芦笙更为常用。

芦笙工艺与相关音乐、舞蹈、制品及其功能,是苗族社区的历史记忆、族群认同、社交活动、文化传承的重要手段,在苗族社区具有极为重要的文化适用价值。芦笙蕴涵着苗族人民的智慧和信仰,极富地方民族色彩的苗族芦笙舞,在其发展的过程中表现出身心健康、文化传承的价值。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传统芦笙制作工艺的传承出现了一些困难,除了屈指可数的几个芦笙师傅现在仍能操刀制作外,年轻一代能独立制作或愿意学习者甚少。苗族芦笙的制作工艺极为讲究,对制作者的综合素质要求很高,一方面,制作芦笙需要很高的悟性,非一般人所能胜任,有一定的乐理知识最好;另一方面,传统的芦笙制作全靠手工操作,需要很大的劳动量,一般艺人很难在短时期内熟练掌握这门手工技艺。6管芦笙大部分村寨还存有,但在雷山县,高排芦笙现在保存的只有方祥和南猛郎德上寨等不多的村寨。苗族芦笙制作工艺以师传方式进行传承,芦笙制作师傅们从来不用图纸,全靠大脑记忆,缺乏可以参考的文献资料,加上外来文化的冲击,年轻人都很少吹芦笙了。他们不愿学习芦笙的传统曲目,而常常用芦笙吹奏流行歌曲,年轻人更不愿意去学制作。




下一篇:雷山苗族银饰锻制技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