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北京市 > 房山区

江村梆子

江村梆子
房山区非物质文化遗产
江村梆子为房山区非物质文化遗产。

江村梆子为房山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房山区良乡镇江村梆子是全村男女老少喜爱的艺术形式,已有近200年的历史,是1900年由大财主刘琛请师傅教戏传入江村。因唱腔淳正、曲目多样,在建国初期就远近闻名。传承方式为家族式,老演员带新演员。剧团现拥有演职人员60人,其中上场演员46人,乐师8人,场务6人,代表性传人有张继圣、尤文、琴师王志民、李淑玲等。

江村梆子是地方戏曲剧种之一,在江村又称直隶梆子、江村梆子、梆子腔;板式多样。大慢板是江村梆子唱腔中曲调性最强、演唱速度最慢的一板三眼(记作四分之四板式),多于青衣、老生行当,善于表现剧中人物的抑郁、愁烦、缅怀、沉思等情绪。小慢板是一种用途很广的板式,这种板式可用来抒情、叙事。二六板基本分为两大类,一为正调二六,一为反调二六,均属一板一眼(记作四分之二)。流水板是江村梆子中有板无眼的唱腔,有整板流水与散板流水之分。尖板是无板无眼的散板唱腔。哭板也是一种无板无眼的散板唱腔,除开头有过门,结尾处和以乐器伴奏外,在唱腔进行中间不托任何乐器。江村梆子剧团早年是坐腔形式、文武场在中间,高亢、激越、慷慨、悲忍是江村梆子唱腔固有的风格特点。

江村梆子艺术是植根于燕赵大地上的一项文艺形式,每逢节日都将进行演出,更是民众喜爱的娱乐形式,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和艺术价值,急需加强保护与传承。


下一篇:上万村小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