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四川省 > 成都市

四川荷叶

四川荷叶
成都市非物质文化遗产
四川荷叶为成都市非物质文化遗产。

四川荷叶因苏镲系以红绸,红绸下垂状如荷茎托叶,因而得名“荷叶”。清咸丰、同治年间(1851-1874)荷叶已较为流行。四川荷叶的唱腔与词本最初是袭用川剧,唱词格式以七字句和十字句居多,竹签、苏镲、檀板的击打节奏也按川剧锣鼓点子敲击。清末至民国时期,四川荷叶在发展过程中,逐渐不再依赖演唱川剧,而是发展为以说唱故事为主;形式上也有所改进,不拘于单人说唱,可多人同台合作表演;调式上融合四川民歌曲调,使演唱不再单调。

新中国成立后,四川荷叶得到极大的发展,在艺术上逐渐成熟并形成了自己鲜明的个性——风格上简约明快,不拘一格,雅俗兼具;形式上可歌可舞、易学、易唱、易操作;内容上为自编、自演、自唱提供了更广的空间。

四川荷叶求变、求新的过程,促进了自身的发展,在百花争艳的民族民间艺术中,赢得了自己的一席之地,同时也赢得了大众的青睐。

四川荷叶最初由一人演唱,演唱时,由表演者先打一段前奏,称为闹台,再说正书;后来由一人站唱,发展到二人、三人对唱等形式。四川荷叶说唱内容有长篇书和短篇小段之分,长篇多移植历史故事如《打猎接水》、《罗成修书》、《彦章摆渡》、《南阳关》、《空城计》等,每部书可说唱数月之久。

四川荷叶最初是沿袭川剧高腔的曲牌,以后吸收了昆曲、胡琴、弹戏、

灯戏以及四川民歌曲调,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唱腔和调式。四川荷叶在演唱时由竹签击打铜制苏镲和木制檀板配合苏镲发出的不同响度、不同节奏的声响,在一人或多人配合演唱过程中起着控制演唱节奏、烘托现场气氛、调动演员和观众情绪的作用。四川荷叶在发展过程中不断求变、求新,一度与川剧还形成了竞争对手,这不仅从一个方面促进了川剧和自身的发展,而且也为普及川剧艺术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新中国成立后,四川荷叶常与其他曲艺节目同台演出,荷叶艺人演唱长篇渐少而以演唱短篇小段为主。在“双百”方针的鼓舞下,艺人们创作演唱了一批新曲目,如《懒汉与鸡蛋》、《双枪老太婆》、《助人为乐》等,受到群众欢迎。十分可惜的是,这个曲种传至老艺人何克纯(已故)、邹忠新这一代人后,现已后继无人。

四川荷叶艺术是由川剧行内衍生发展过来的,同时,四川荷叶与四川金钱板可以说是四川曲坛的姊妹花,很多四川荷叶演唱者同时也是四川金钱板的演唱者,它的唱词格式与四川金钱板类似,曲目也常与四川金钱板互借,然而四川荷叶艺术并不因此就丧失了自己自由灵活、不拘一格的个性,反到是它一方面巧借川剧的社会影响发展自己并与金钱板艺术一起分享市场,另一方面它又以自己的方式为普及川剧艺术作出了突出的贡献。因而研究四川荷叶艺术的发展历史,对艺术领域“宗”和“派”、“干”与“枝”等相生相存的辨证关系的研究,可以起到举一反三的作用。由于四川荷叶在演唱形式上可歌可舞、易学、易唱、易操作,因而具有广泛的群众性,这对于丰富群众文化生活、传播精神文明、创建和谐社会都十分有益,这些正是它的价值之所在。在继承的基础上研究、传承四川荷叶艺术,这是持续发展曲艺事业的需要,这也是她的价值之所在。


下一篇:川剧围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