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河北省 > 廊坊市 > 霸州市

东王庄飞叉

东王庄飞叉
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东王庄飞叉为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飞叉道具是有古代兵器钢叉演变而来。相传南朝少林寺禅宗初祖达摩为健身而使用兵器钢叉耍练,久之练出一些简单招式,后传于民间。到了唐朝,习者增多钢叉形状变小,表演花样更多,后多为帝王将飞叉表演引入宫廷表演。随着连年战乱,飞叉表演者渐减且套路简单。到了清朝,由于叉技套式有所增加和具有观赏性,被列为“皇会”的一个种类。东王庄云叉会是本村靳西谷少年时得授于曾在清朝道光年间皇宫御膳房帮差,出宫后年逾花甲的纪天成所传,于1859年创建。

云叉会的表演主要是:飞叉、五鬼拿刘氏、和独特的敲打鼓古乐。飞叉历经一千五百余年的演绎,逐渐形成了集武术、杂技、民间花会于一体的独特艺术种类。不同之处在于其道具飞叉的“离身”和“出手”,初学者需两三年时间苦练,才能小成。飞叉由创建会初期的单人、单杆叉且套路简单表演,后经本会历代表演者不断探索创新,发展到如今的七十二个基本套路,二百多个子套路的连接变化;演出形态有单人多叉、双人和数人表演及单人双杆双头叉、三杆叉等,其技艺娴熟精湛,精彩纷呈,极具观赏性和健身功能。

古装武打表演剧五鬼拿刘氏分为上下两场,演出场面壮观,突出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不畏-、反抗压迫、敢于斗争的顽强意志和孝敬父母的传统美德。

敲打鼓古乐是本村云叉会创建时由王进友、张宝臣等人所创,共有108翻(段),是极具艺术特色的敲打鼓后乐章。

飞叉自创会以来,其技艺传播速度得到飞速发展,先后帮助周边及邻县五个村建立叉会,收徒多人:从解放前本村十几个人在北京天桥献艺招收全国各地弟子到解放后本村向各省市艺术团体输出人才40余人,这批艺人又培养出了飞叉弟子遍及全国各地。《飞叉之乡—东王庄》等文章曾在《人民日报》(海外版)等几家报刊发表。毛主席、朱德委员长等老一辈中央领导曾多次观看飞叉表演,飞叉艺人随团出访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屡获殊荣。本村云叉会多次在京、津和周边县市乡和灯节演出,均受到普遍赞誉和好评。东王庄云叉会的飞叉、五鬼拿刘氏和敲打鼓古乐是浩瀚中华历史文化大观园中的一技绚丽的奇葩。


下一篇:李派太极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