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白砂村位于鹿泉市北部,该村周围地下有厚层白砂,故以白砂为村名。鹿泉市北白砂舞龙是一项传统民间花会表演活动。该活动发源于清代初期,迄今已有二百余年历史。北白砂舞龙是当地重大节庆活动的助兴表演活动,因其龙身长、套路多、阵容大而闻名于世。乾隆四年(1739年),乾隆帝途经北白砂村,当地百姓舞龙相迎。乾隆看到巨龙翻飞,似活龙再现,龙颜大悦,亲赐“腾云龙会”四字以示表彰。此后北白砂龙会名声大震,为北武当山庙会和重大节庆活动的保留表演项目。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北白砂农民组织了“腾云舞龙队”,他们继承前辈舞龙技艺和风格,对舞龙的套路、鼓点、服装、造型加以充实完善,形成了独具地方特色的表演风格。北白砂舞龙,由青绿色水龙和红黄色火龙组成,龙长28米,龙身直径0.5米,龙首角长0.8米,表演阵容为:撑杆演员22名(每条龙由11名演员组成),领舞绣球手1名,鼓手1名,大镲2名,小镲2名,小钹1名,中锣1名,小锣1名,筛1名。舞龙表演由双龙出水、跃过龙门、二龙攀柱(龙塔)、翻江倒海、腾云驾雾、钻龙尾、摇船舞龙(高难动作)、大轮环、龙脱衣(又名龙钻洞)、慢龙快跳、跃龙身、双龙翻舞、青云平摇、桃心围珠、倾圆渐快、曲头撬尾、快慢腾云(二种舞姿)、二龙侧身平摇、慢八字、双龙归位等20个套路组成。
北白砂舞龙作为一种文化遗产,具有多种价值。一、文化价值:北白砂舞龙是当地重大节日庆典与-上的保留节目,极具观赏性与艺术性;二、经济价值:演员通过表演,可获得经济收益;三、历史价值:北白砂舞龙是一项历史悠久的传统民俗表演活动,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四、社会价值:北白砂舞龙对活跃当地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发扬传统民间艺术,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
北白砂舞龙队先后参加了石家庄市国庆文艺演出、第五届吴桥国际杂技艺术节、中国天津“麒麟杯”龙狮邀请赛、中国北京第一届舞龙艺术节、“国安杯”中华舞龙大赛、天安门广场庆祝澳门回归祖国表演大会等活动。1996年“腾云舞龙队”被文化部定为进京表演队。1998年、2000年两次参加河北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的演出。北白砂“腾云舞龙队”花会曾被中央电视台等多家新闻媒体报道,其名声享誉中华大地。
信息来源: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