沔阳渔鼓一种湖北省的汉族戏曲剧种 ,是湖北省流行最广、群众熟悉和喜爱的曲艺走唱形式。沔阳渔鼓职业艺人代代相传,并有丰富的传统曲目和唱腔,1940年前后,盛行于鄂中江汉平原地区。1952年以后,沔阳渔鼓演唱活动遍及全省,1958年改名为湖北渔鼓。长期以来,各地仍沿用沔阳话演唱,保持着浓厚的民间乡土气息。 它以粗犷、高亢的唱腔,给听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中国民间艺术史上颇负盛名。
沔阳渔鼓是曲艺的一种,又称道情、道情渔鼓、筒子腔、南话筒。它以浓郁的乡土气息,粗犷、高亢的唱腔,给听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中国民间艺术史上颇负盛名。1952年以后,沔阳渔鼓演唱活动遍及湖北全省,1958年定名为湖北渔鼓。沔阳(今湖北省仙桃市)素称“歌艺之乡”,民间艺术比较繁荣,民俗剪纸、皮影更为醒目,仙桃市享有“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的美誉。
“沔阳渔鼓”起源于何时,来自何方,无文字记载。艺人说:“沔阳渔鼓”是由“八仙”所创制的。故在“渔鼓道情”艺人及其“行会”中素有“敬八仙”的习俗,视“八仙”为其“始祖”。沔阳渔鼓演唱前奏中的口诀“湘子湘子韩湘子,洞宾洞宾吕洞宾”,就明显含有怀师忆祖之意。艺人“师承”关系推算,“沔阳渔鼓”大约在清·嘉庆年间(公元1796年——1820年)就已在“江汉平原”的沔阳州一带广为传唱了。
江汉平原地势低洼,水灾频繁,故有“沙湖沔阳州,十年九不收”之民谣,旧时百姓深受水灾之苦,只得背井离乡,靠敲碟子、拍渔鼓、打莲湘、玩莲花落、唱民歌小调乞讨谋生。起初,渔鼓被水荒穷人作为沿门乞讨卖唱来谋生和艺人演唱养家糊口的曲艺形式;之后,在茶馆坐唱或红白喜事赶场祝酒取彩。曲目均为庆贺祝词与断片唱本,以及为人处事的应酬语言“见子打子”的即兴唱词。如“来在府门外,先把四宾礼客拜……”、“唱了这一会,茶水无一杯,虽说东家柴和贵,可用罐子煨”等。充分的体现了江汉劳动人民聪明的智慧和才能。
2021年5月24日,湖北省天门市申报的沔阳渔鼓经国务院批准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扩展项目名录,遗产编号:V-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