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贵州省 > 黔东南州 > 天柱

歌会(四十八寨歌节)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歌会(四十八寨歌节)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四十八寨歌节是黔湘边区人民群众业余文化生活的缩影。该歌节历史悠久,具体起源于何时,由于当时少数民族没有文字,没有留下记载,史书、方志、族谱等虽对其进行了叙述,但就其历史起源,没有明确的定论。

从流传于民间的歌谣来推断,四十八寨歌节起源于部落首领时代,至清雍正时期达到顶峰,清乾隆至民国时期走向成熟期,新中国成立后再兴热潮,20世纪80年代后期逐步走向衰落,几经兴衰更迭,曲折发展,至今歌节在人们的心中依然神往。

流传于四十八寨的歌场起源《流离歌》唱道:“当初古人杨武王,武王手内开歌场。武王留下这条路,如今才得这团齐。”从《流离歌》中可以看出,歌场1应当开始于部落时代杨武王时期。

《流离歌》还载有:“歌场聚会不是今朝才兴起,自古留礼代代相传到如今。前人留下花盘古,如今才得这般齐。青山缈缈前人修路后人走,河水悠悠前人架桥后人行。一年四季四大歌场有根古,歌场礼义不是今修是古留。”

四十八寨歌节的发生、发展,因为没有足够的文献或其他依据,不能轻率地妄下断语,因此,对四十八寨歌节的历史渊源,就只能从流传在当地的古歌记载中判定其发生、发展的历史。

四十八寨歌节的发生、发展,经历了部落、三国、两晋时代的产生、形成期,清中至民国的成熟、兴盛期,建国初至20世纪80年代初的新生、转折期,20世纪80年代后的冷落、沉寂期,修纂集成的抢救、复苏期,以及现阶段的的弘扬、振兴期。

四十八寨歌节系以贵州省天柱县为主,贵州省锦屏县、湖南省靖州县为次的侗族、苗族人民群众聚众1玩山、唱歌、交友、恋爱的民族节日,该项节日因最初流传于贵州与湖南交界的四十八个侗族、苗族村寨(贵州天柱占70%)而得名。

四十八寨歌节地域广阔,距天柱县城最近的村寨远口村距县城29公里,距湖南靖州县最近的村寨坳上距靖州20公里,距锦屏县最近的村寨茅坪村距锦屏5公里。东临远口镇,南接靖州县,西邻锦屏县,北与天柱县社学乡相连,系贵州天柱、贵州锦屏、湖南靖州三县交界地。该地地跨北纬26°40′—26°80′,东经109°10′—109°70′,面积188平方公里。人口5万人,均系侗族、苗族,其中以侗族为主。

四十八寨是黔湘两省的交界之处,大部分村寨位于天柱境内,属深山丘陵地带,四周多山、多河谷和溪流,境内西北边的黄哨山海拔1010米,属黔东南州第四高峰,东南面的天华山海拔980米,山上建有寺庙,开设有歌场。年平均气温摄氏20度,年降水量400毫米。无霜期300天左右。林地约占全县面积的34.8%。四十八寨主要矿产有金矿、硅矿、石灰石,尤以金矿最为丰富,矿源长达5公里。水利资源好,清水江流经辖区长约30公里,另有三门溪、广溪、溪口河等大小溪河无数。

由于山高谷深,重峦叠嶂,解放前,四十八寨境内仅有两条连通黔湘的花阶路(官道)作为交通要道。清水江作为四十八寨联系两湖两广及江浙一带的唯一通道,自明清以来,从这里运出大量木材,运进大批洋贷,富裕了这方人民,清水江成为了四十八寨的母亲河,备受人们崇拜和爱护,汉文化也随之大量传入。因此,侗族、苗族杂居,民族文化大量融合,便构成了四十八寨歌节民俗民间文化生长和传承的特殊地理环境。

主要分布区域为:贵州省天柱县竹林乡、坌处镇、远口镇、社学乡,锦屏县三江镇、茅坪镇,湖南省靖州县大堡子镇、三秋乡的大部分村寨。

其主要村寨有竹林、杨家、秀田、棉花、梅花、花里、新寨、龙塘、麻阳、平茫、偏坡、中寨、抱塘、九福堂、侗腊溪、三门塘、地冲、大冲、坌处、清浪、茅坪、大堡子、坳上、青山脚、鸡田、远口、溪口等。

基本特征

四十八寨歌节自形成以来,至今已有数千年的历史。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形成了如下一一些基本特征:

(1)地域特征:由于其特定的侗族、苗族及其杂居区域的人民,在长期的的生存发展中,形成了习俗相同相近,语言相似的特点,具有一定的地域性。

(2)唱腔特征:在长期的民族民歌交流活动中,四十八寨歌节形成了根据活动地点,进行不同唱腔的特征,其唱腔主要有河边调、高坡调、青山调、阿哩调等。

(3)多元文化特征:四十八寨歌节既有源于对古代民族民间歌谣的继承,也有对民歌、时令小调等的广泛吸收,又有从阳戏、傩戏中引进,还有从湖南等地民间直接纳入,因而具形成了多元文化特征。

(4)文化共存特征:既有本土歌谣,又有外来歌谣,既有苗族,又有侗族,长期并存,各自发展,因而形成了本土和外来歌谣的共存性特征;

(5)侗语演唱特征:虽然苗族讲苗语,侗族讲侗话,但在四十八寨,唱起歌来,却一律只能用侗话唱,这是长期以来形成的演唱习惯,千年不变,其中原因,有待研究探讨。

(6)四语并存特征:在四十八寨的苗族地区,全部会讲侗话,形成了既讲苗话,又讲侗话,还讲酸汤话、汉话的奇特现象,形成了奇特的语言特征。

(7)歌手智力特征:演唱双方一旦选定演唱主题,即自由演唱,歌手往往不能将死记硬背的歌曲用上,必须随着时间、地点、内容的改变而临时编曲,随口演唱,表现出强烈的智力特征。

(8)原生文化特征:在演唱中,歌手对生产、生活中的客观事物,采用拟声、状形、达意、传情、描事等手法,随机应变,巧妙穿插,没有经过整理加工,直接演唱,纯朴自然,显出一种特有的简约美和质朴美,从而构成其原生文化特征。

主要价值

四十八寨歌节,在北部侗族地区占有重要地位,是苗族、侗族文化的缩影。它是黔湘边区的优秀民间文化,是民族古歌的遗存。发掘、抢救、保护四十八寨歌节,其价值主要有两点:

(一)学术价值。在中国56个民族中,能同时讲苗语、侗语、酸汤语、汉语的民族和村寨恐怕只有四十八寨,其歌节的丰富内容和基本特征,及其传承历史,在中国各民族中实属罕见,它体现了民族团结精神。发掘、抢救和保护四十八寨歌节,不仅对丰富和完善民族民间歌谣,乃至对中国歌谣史的丰富和完善,都将产生一定的推动作用。

(二)实用价值。发掘、抢救、保护四十八寨歌节,对加强民族地区乃至全国的精神文明建设,丰富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提高人民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水平,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都将产生重要的促进作用。

现状

四十八寨歌节虽然在天柱县委、县人民政府和有关乡镇党委、政府的大力扶持下,作了许多发掘、抢救、继承、弘扬工作,活动开展良好,但仍然存在着不少难以解决的问题:

(一)歌节乐赖以生存、发展的社会基础发生了变革。一些传统民族节日日益淡化,歌节的主要活动阵地逐渐缩小,过去那种几万人、几省人参加歌节和演唱的场面不复再现。流行歌曲及电视、VCD的普及,传统节日逐渐被人们淡忘,广大农村青年在歌场竞赛展示才华的机会日益减少。

(二)一些著名歌师因年事已高逐步退出歌场,有的相继谢世,有些优秀歌谣、长诗难以得到传承,而年轻的歌手在演唱水平上能独树一帜,在四十八寨中享有威望的很少。

(三)随着城市打工潮的兴起,一些男女青年相继外出打工,参加活动的青年愈来愈少,断代现象已然出现。四十八寨歌节的发展举步维艰,濒危状况难以改变。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下一篇:哈萨克毡绣和布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