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德高腔为常德汉剧高、昆、弹三大声腔之一。它是在本地原始祭祀歌舞等乡土音乐的基础上不断吸收明代弋阳腔、青阳腔等早期戏曲声腔而逐渐发展成熟的,主要流行于西洞庭区、武陵山系、辰水、沅水流域,远及鄂西南和黔东一带,1986年更名为武陵戏。明代万历至清代乾嘉年间是常德高腔最为兴盛的时期,此后随着弹腔南北路的兴起而逐渐走向衰落。《祭头巾》、《思凡》、《两狼山》、《双猴斗》、《程咬金娶亲》等是常德高腔中的代表性剧目,解放后又出现了《芙蓉女》、《紫苏传》等新编高腔戏,演出轰动一时。
常德高腔有三十余种基本腔和七十余种曲牌,演唱形式有滚唱、帮腔等。其中帮腔受沅水船歌、扎排号子音调的影响较大,分人声帮腔和乐器随奏两类,人声帮腔一唱众和,乐器随奏以大锣、大钹和唢呐伴奏。其唱腔与本地方言紧密结合,并融入了大量本地巫腔、傩愿腔、渔鼓调的音乐素材,表现力很强。演唱时有本嗓、边嗓、夹嗓、小嗓等多种表现方法。
常德高腔的脚色分为生、旦、净、丑四行,其中包括青须、白须、小生等“三生”,正旦、小旦、老旦等“三旦”,大花脸、二花脸、小花脸等“三净”。表演中唱念以中州韵拼读标准与常德方言声调相结合,为了强调人物的地域特点,也兼用一些外地语言。常德高腔特别重视表演基本功的训练,有一套富于表现力的动作程式,此外还从生活中提炼出一些特殊的表演范式,形成模拟飞禽走兽或其他动静物态的身法动作。常德高腔的表演中常会穿插一些精彩的特技,往往能收到引人入胜的演出效果。
早在清代嘉庆、道光时,众多常德高腔班社已相继解体或改唱弹腔,导致大批剧目失传,传承关系几近中断。1954年,常德市文化主管部门举办高腔学习班,挖掘传统剧本二十余个并恢复上演了其中的少数剧目,使几近消亡的常德高腔重新萌发了生机。常德高腔为常德地域文化的有机载体,为研究地方戏曲声腔的流播衍变提供了鲜活的材料。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巨大变迁,常德高腔又一次陷入濒临灭绝的艰困境地,迫切需要得到抢救和保护。
龚锦云(常德高腔) 湖南省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 龚锦云,1957年向汉剧老艺人李福祥学演常德高腔戏《思凡》小尼姑,初步懂得掌握了传统高腔的演唱方法。1962年又向汉剧老艺人万金红学演了“帅印重归天波府”穆桂英。后来又排演过多个高腔剧日,更加熟悉了‘红绣鞋’、‘红纳袄’、‘三坡羊’、‘风如松’、‘苦坪’等高腔曲牌。 八十年代先后对青年演员王阳娟,刘定霞,陈...... 详细>>>
李少先(常德高腔)湖南省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 李少先1956年9月—至今同乐、文华两戏班合并成立常德市汉剧团(原名常德市湘剧团)一直从事常德汉剧音乐创作。先后拜多位常德汉剧界名家学艺,师承“武场”老师李阳生学习常德汉剧打击乐,又师承“文场”老师李春伯、聂长发,精学唢呐、胡琴等器乐,之后得到省著名音乐家张九、易杨两位师长的艺术熏陶和指数,进而对音乐理论和作曲知识方面有了很大...... 详细>>>